昨天,他没上热搜,我太不甘心
2022/3/9 国学新知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脆皮,加★星标★

我是脆皮。
孙卓还是回到了养父母的家庭。
孙海洋苦苦寻找了14年,最终儿子却只在他身边呆了两天两夜。
他找回了孩子,却找不回孩子这14年的情感与成长。

我们当然希望人贩子和买家能够得到严惩。
但对现在的孙卓来说,或许怎么选,都是错。
这是一个情感困局,我们无法对这个结果评价什么。
今天,我想写的,是孙卓案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
同样是被拐,他却走上了和孙卓完全不同的路。
这或许是无数仍在寻子路上苦苦挣扎的父母,能从这个案子中获得的唯一慰藉。
他没上热搜,但应该被所有人记住。
他,就是提供了孙卓案关键信息的符建涛。
1
被拐
2007年12月28日,是符建涛的母亲彭冬英此生最绝望的一天。
这天,符建涛走失了。
符建涛在家里排行老二,那年只有4岁。

周围的邻居们常说,彭冬英的两个儿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儿子内向老实,二儿子符建涛开朗调皮。
那时彭冬英家里开着小卖店,四岁的符建涛会“教”大他两岁的哥哥,偷吃家里鸡腿,要把包装扔到外面去,免得被发现。
他会拿钱出去买糖果,然后分给别的小朋友,让一起玩耍的小朋友都听从于他。
所以彭冬英会常常教训他:再不听话就把你卖掉。
没想到,正是这句无心之言,阴差阳错之间造成了母子二人长达数十年的分离。
符建涛被拐走的那天,是个星期五。
原本彭冬英会像往常一样,晚饭后让两个孩子去楼下玩一会。
但那天恰巧大儿子有一点功课没有做完。
彭冬英要求他,做完之后才能下楼。
她自己也留在屋里陪大儿子做试卷,符建涛就自己下楼去了。
半小时后,符建涛上楼,穿着一双拖鞋的他突然说要换鞋子。
手里还拿着一根棒棒糖。
彭冬英还问:“这是谁给的?”
符建涛说:“隔壁的一个叔叔。”
换好鞋子,符建涛又跑下楼。
彭冬英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一转身,会是她和儿子的最后一面。
大儿子的试卷做完了,彭冬英下楼准备把老二找回来。
她先是在小区里逛了一圈,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
又去了符建涛经常一块玩儿的几个小朋友家里,也没有找到。
她再一次地搜寻了一遍小区,仍旧一无所获。
彭冬英慌了,她开始有一种预感:出事了。
她立马报了警。
而那时的符建涛,已经被他口中的那个给棒棒糖的叔叔吴某龙给拐走。
这个吴某龙,也就是两个月前拐走了孙卓的人。
符建涛后来回忆说:那天晚上,他到小区另外一栋楼找小伙伴玩。
在楼下碰到了吴某龙,他牵了条小黄狗,把符建涛引诱到了小区一角的围栏处。
那里没有监控,也没有保安。
随后他举起符建涛翻出了小区。
彭冬英的天,从此塌了。
她说,那是一个“黑色星期五”。
那天以后,“天就再也没有亮过。”
2
寻亲
找儿子的日子生不如死。
对手机电脑一窍不通的彭冬英,也学会了注册QQ号,加群,发帖。
她的账号名字,就叫做寻子符建涛。

这14年,她没敢搬过一次家,就是怕孩子有一天自己找回来。
彭冬英一直保存着符建涛最喜欢穿的一条红色短裤。
每晚都会将它压在枕头下。她相信母子连心。
“这样就像我儿子每天都睡在我身边”。
为了找到孩子,她前前后后参加了很多寻亲活动。
每次,都是满心期待地过去,一脸失望地回来。
每一次的无功而返,都让心上的那把刀,又捅得更深了一分。
负责符建涛案的民警卢保磊说,彭冬英是个很执着的人。
每年除夕前,她都会打来电话问:卢警官,我的儿子有消息了吗?
除夕夜里,彭冬英会多加上一副碗筷。
那是给符建涛准备的。
别人家里辞旧迎新欢声笑语,符家人却年年对着空碗筷流泪。
“又是一年了,爸妈却还没找到你。”
符建涛生日那天,彭冬英会去买一个大大的蛋糕。
当作许愿,念叨着:“儿子你在哪?妈妈还在找你啊。”
但丈夫知道,彭冬英吃下蛋糕的时候,可能比喝下毒药还要难受。

吴某龙将符建涛带回了离深圳几千公里的山东老家。
符建涛说,某一天,他突然就被带到一个陌生人面前,让他叫那人爸爸。
那个人,就是吴某龙的亲二哥。
在山东有些地方,家里没有儿子的家庭被称为绝户。
吴某龙的二哥已经生了三个女儿,求子心切。
有了符建涛之后,全家人便带着他去了山东聊城生活。
虽然当时年纪还小,但符建涛一直知道,这不是他真正的家。
他有时会问:这个爸爸为什么这么黑?妈妈也没有以前漂亮。
而奶奶只会敷衍他说:你这么小,不记事。
随着符建涛一天天长大,他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上初中的时候,他凭借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得知了自己和父母血型不符。
让他更加确定了自己并非养父母亲生。

只是,这个隐忍的孩子并没有当场发作。
一方面,他隐隐约约记得曾经的妈妈说过“不听话就把你卖掉”。
他生怕这是妈妈和吴某龙之间的一笔交易。
自己是被遗弃的。
另一方面,他又深知自己现在没有寻亲的能力。
于是,他忍了下来。
打算考上大学有了经济能力之后,自己去寻亲。
这一忍,就是14年。
这14年,符建涛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理智。
彭冬英没有想到,她在寻找着儿子的时候,符建涛也在遥远地地方,偷偷地想着她。
他从未放弃过回家的想法。
哪怕他知道,养父母对自己很不错。
但他心里更清楚,等待他的亲生父母,一定更苦。
直到今年9月,公安机关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他。
他这才说:其实,我早知道我是被拐卖的。
3
认亲
确认身份后,符建涛给彭冬英打去了电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是符建涛。”

这些年,这样的电话彭冬英接过不少。
她心灰意冷地以为这又是一个骗子。
直到符建涛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童年时的一切记忆。
和哥哥去动物园看蛇,妈妈总是会给自己放在床头的糖果……
彭冬英听完泣不成声。
这真的是她的儿子。
是无数个夜不能寐的日子里,让她悔恨交加又日思夜想的儿子。
今年10月,符建涛终于来深圳跟妈妈彭冬英相见。
国庆这几天,彭冬英带着儿子买了衣服,吃了他人生中第一顿肯德基。
彭冬英生日那天,符建涛给母亲发了一条信息。
“14年简单的言语无法形容你的痛苦,感谢你做我的妈妈,这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与福气……愿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未来,我陪你夕阳漫步”。
彭冬英读一遍,就哭一遍。

这一路的颠沛流离,都在找到孩子的这一刻烟消云散。
令人意外的是,回家之后,符建涛无意看到了孙卓的寻人启事。
看完监控录像的他,一眼就人认出了那个带走孙卓的人,就是自己的“三叔”吴某龙。
他立马告诉了妈妈和警察。
为找到孙卓提供了重大线索。
而对于这个“三叔”,符建涛的态度也很坚决。
“他做了犯法的事情,应该交给法律审判。”

4
困局
回到彭冬英身边之后,符建涛离家出走过一次。
原因是他得知养父母会被采取强制措施。
他是一个相当善良的孩子。
虽然知道自己是被拐卖来的,但养父母对他的关爱,他也一直记在心里。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
为了养家,养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符建涛成了留守儿童。
他说,虽然家里穷,但养父母还是会竭尽全力给他最好的东西。
对他说不上是溺爱,但也是无微不至。
我们如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痛恨养父母作为买家犯下的罪。
但对符建涛来说,即便他再明事理,那也是和他一起生活了14年之久的“家人”。
这是一个残忍的情感困局。
他狠不下心,也做不到大义灭亲。
甚至还责怪自己。
他曾想过,是不是都是自己的错,所以造成了两家人的痛苦?
是不是自己没出生过就好了?
他和彭冬英提过,可不可以出一份谅解书。

彭冬英拒绝了。
她说:自己最多只能适当体谅,但永远无法原谅。
不能因为他们帮自己养了14年的孩子,就谅解这一切。
那不是她求他们养的,那是他们从自己这里偷去的。
知道了妈妈的想法,符建涛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他知道,多说一句,对妈妈都是伤害。
这场悲剧里,或许在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角度上,存在绝对的对错。
但对符建涛来说,他或许能从法律和道德上分出对错。
可在情感上,他没有答案。
怎么做,都是两难。
5
希望
越看符建涛的故事,我越佩服这个孩子。
他明事理,三观正。
他始终清楚地明白,拐卖是绝不可原谅的。
有人曾问:为什么会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真的能忘记养父母吗?
符建涛只是淡淡地表示:找到了还不回家,对亲生父母来说,就是二次伤害。
甚至他还会主动和爸妈提出,要把名字改回来。
他不是不痛,不是真有那么狠心能够完全和养父母一刀两断。
但他为了让爸妈不再难过,只能把所有的痛苦都深埋起来,自己消化。
他也善良,懂感恩。
回家之后,他不止一次地说:感谢妈妈这么多年没有放弃自己。
很多被拐儿童成人后认亲时,都不免对亲生父母有些疏离。
但符建涛一见到妈妈,就给了她一个亲热的拥抱。
他比谁都懂妈妈这些年的苦。
他更知道走到今天,全家付出的是什么。

他当然有压力。
这个善良的孩子对养父母,可谓是仁至义尽。
虽然知道他们就是买家,是他们偷走了自己本该有的人生。
但他并不希望养父母坐牢。
他说,他想尽最大努力爱每个人。
他想考上南方的大学,离母亲近一点。
我们难以想象,这14年里,符建涛是用什么样的坚持和信念,忍了下来。
也难以想象,他有多么冷静和理智,又是多么聪明。
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又帮孙卓找回了家。

一直有人把他和孙卓拿来比较。
但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对两人的选择过于苛责。
他们所面对的残酷,所遭遇的一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寻找被拐儿童的网站“宝贝回家”的创办者张宝艳,在接受采访时说过:
在她这么多年找回来的900多个孩子中,真正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最多也就占两成。
符建涛的选择,对那些被拐家庭来说,就是一种希望。
他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种最圆满的可能。
我们还有机会,去弥补这些孩子们被偷走的人生。
所有的家庭,还有机会,找回下半生的团圆。
符建涛说,自己的梦想,是考上大学,学法律。
帮助和他一样的人。
懂事的孩子,我们愿你梦想成真。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孙海洋寻亲成功背后:一名男孩带着被拐记忆生活14年,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全国都在骂,别再为他洗白了,不配
韩雪们,别假装自己理解穷人了
昨天,激烈交锋现场传来:对不起,我们不忍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脆皮,加★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