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超600例,来源成谜,热搜沉底 ,青岛却让人泪奔了......
2022/3/17 国学新知堂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脆皮,加★星标★

1
本轮疫情,仍在扩散。
新的风暴眼已经出现。
那就是山东青岛。

从2020年10月份至今,已经一年多没有遭遇大规模疫情的青岛,毫无征兆地破防。
截至3月9日,青岛累计报告感染病例已经超过600例。
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城:
莱西。
莱西的疫情,是从一所中学开始的。
3月4日,莱西市通报了3例确诊病例。
皆是莱西七中的学生。
在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核酸筛查中发现。

危险的火种在此刻埋下,随后越烧越旺。
接下来的几天,感染者井喷式增长。
从发现首例病例,到9日19时。
短短5天时间,莱西市所报告的确诊病例就高达267例。
无症状感染者390例。
累计感染657例。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者中大部分都是七中的学生和教师。
说明病毒已经在学校里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
为什么,病毒会突然出现在不怎么与外界联系的学生中间?
传播源头在哪里?
为什么传播得如此之快?
随着感染者的猛增,种种疑问也不断出现。
一切,都昭示着这场疫情的非同寻常。
2
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
青岛疫情,和之前几次有明显不同。
那就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特别多。
莱西所面对的,是之前在其他城市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那就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已经确认,莱西此次传播的病毒正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它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

但同时,当地卫生部门表示:
这次疫情毒株与目前国内和境外输入病例都不同源。
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表述。
它意味着,本次疫情,并非源自任何我们已知的感染源。
这两年,我们已经应对了全国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疫情反复。
虽然有些地方的感染源头,最终也未找到。
但总能通过基因测序,来得知病毒传播的大致方向。
比如可能来自境外某个国家,抑或是国内其他省市次生而来。
从而对病毒实现精准研判和防控。
但莱西不一样。
这是我们地方上,首次提出“不同源”的结论。
病毒不可能从天而降。
找不到源头,无异于对着空气打拳。

未知的敌人隐藏在暗处虎视眈眈。
暴露在病毒风险下的莱西,防疫更加困难重重。
要知道,这座城市,人口不过70万。
还不及北京最大小区,天通苑的人口。
却要面对全国首个病毒防控“无头案”。
莱西的防疫压力,是空前的。
整个城市,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
一步都不能出错,一个漏洞都不敢有。
因为,只有莱西扛住了,才能保证我们未来面对此类情况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应对。
莱西,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
而疫情下的莱西人,也选择从容地背起了这份责任。
3
虽然确诊病例每天都在涨,但是莱西疫情,似乎并不被很多人知道。
甚至连个热搜都没上。
不怪大家不关注这里。
主要是,这次莱西的应对,实在是太冷静也太快了。

3月4日当天,疫情初露苗头。
感染者不过十几名。
可莱西,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莱西七中立马封校,所有孩子都穿上了防护服。
秩序井然地前往隔离点。

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和自己的爸妈见上一面,听一听他们的嘱托。
十几岁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独自离家。
但他们说:“爸爸妈妈,我们不怕。”
不到24小时,临时封控区就已设立489个采样点。
迅速集结2000多名采样人员。
3月5日早上6点,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展开。
一夜之间,这个城市多了很多不睡觉的人。
也多了很多不回家的人。

初春的青岛,并不如我们想的那般温暖。
气温仍在降,风还在继续刮。
但核酸队伍里,没有任何一句不满的话。
检测的长队,一直排到了凌晨。
不少人,都是还在睡梦中,就被社区的电话叫醒。
但没有一个人,不服从或是埋怨。
绝对的信任,高度的配合。
让莱西,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
就完成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

今天,莱西已经悄无声息地启动第四轮核酸了。
尽管这里没有大城市那么完备的手段与体系。
但莱西,仍表现出了不亚于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效率与智慧。
从危难到安宁,从措手不及到稳定有序。
无论你曾经如何看待青岛,看待莱西。
她在这一刻的决心与冷静,都足以让你重新定义这座城市。
4
有人说,此刻的莱西,像极了我们所认识的山东汉子。
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魄。
也有默默做事的内敛与深沉。
她踏实,实干,却也不善言谈。
没有人能窥探出她内心火热。
但温暖与柔情,也都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这里。
一条急需上下单人床的信息发出后。
不少莱西人拿出自己家的床、帐篷、被子,统统送到了执勤点……

有网友说,自己执勤的时候,偶遇了一位大爷。
大爷骑着三轮车,朝警戒线靠近。
一开始,他并不只知道大爷要做什么,还有点紧张。
直到大爷扔下了一个泡沫箱。
“恶狠狠”地说:这么冷的天,不喝点热水还不冻死?
然后扭头就走。
打开泡沫箱才发现,原来,里面,是一包包刚泡好的奶茶。

志愿者群里,有学生发来消息。
“请问初中生可以报名吗?和家长一起。”
其他人立马“警告”他:
“学生就在家里好好学习!工作让我们大人干!”


朴素的山东人就是这样。
从不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
就连关心,也要拐弯抹角地说出来。
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
嘴硬和严厉都是假的,唯那份热心与博爱不变。
有人心疼连轴转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冒着危险打开自家店铺,为他们供餐。

有阿姨心疼医护工作者忙碌地工作,吃不上一口热饭。
每天给她们包饺子送过去。
她说我一个50多岁的妇女,什么都帮不上。
但饭还是能做的。

还有一位司机,是从外地赶来送物资的。
临时被隔离在了这里,粮食和水都不够。
第二天,莱西市民送来的东西就堆了满车。

这样的故事,这6天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每个人都不愿意拖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后腿。
每个人都愿意,也努力地为这片土地拼尽全力。
或许,他们从未料到过自己有一天会离疫情如此之近。
但骨子里的忠厚与勇敢一直沸腾。
你看那队伍中的人。
他们身份不同,年龄各异。
他们是孩子,是工人,是农民……
但在这里,在此刻,他们都是为这个城市而生的战士。
5
孔子有一句话,叫讷于言而敏于行。
用来形容青岛再合适不过。
疫情爆发之后,有人为莱西抱不平。
说我们欠这里一个热搜。
但莱西人却一笑而过:上不上热搜不重要,重要的是绝不能让病毒从这里跑出去了啊。

他们从来不擅长标榜自己。
也不会主动告诉别人自己的为难和委屈。
和我们印象中的山东男人如出一辙。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永远最憨厚老实,但站得最高的那个。
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武汉疫情,青岛连夜赶制上万幅护目镜送达。
河南暴雨,青岛立马排出救援队前往支援。

他们稳重,善良,遵循着最古老的礼仪。
有着最传统的对国家的忠诚。
每一次,大灾大难。
你总能看到务实的青岛人,在一线帮忙的身影。
但这次,到他们自己了。
他们却说,别担心,我们行。
他们不是不痛。
自己的城市生病了,怎能不痛?
他们只是在忍。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他们偏偏不擅长表达,也不愿意喊疼。
他们把所有的情绪都埋在心底,
取而代之的,是令行禁止,是快速高效。
昨天,莱西的一个小区里。
被隔离在家的居民,唱起了《歌唱祖国》。
歌声响彻云霄,催人泪下。
这是他们的呐喊,也是他们的释放。
那歌声里,是宣泄,也是勇敢。
是隐忍,也是热诚。
我们听得见。
6
3月的青岛,乍暖还寒。
过不了多久,这座城市的樱花,就要开了。

这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
海还是那样蓝,但熙攘的人流不再。
风还是那样柔,但街上却没有了人流攒动。
每一个青岛人,都在苦熬这场寒冬。
虽然他们不说,但我们懂得。
我们懂得他们的低调与倔强。
我们明白他们的朴实与隐忍。

这场旷日持久的灾难,不管我们在哪个城市,来自什么民族。
都多多少少的经历了一些。
我们熬过,所以更知艰难。
我们痛过,所以愈发感怀。
无论病毒再怎么狡猾,无论形势再怎么严峻。
我们也坚定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也没有什么是不会过去。
海鸥飞走了,但海一直都在。
花季过去了,但花还会再开。
当冬日渐暖,曾经错过的一切,都会成倍的向你涌来。
熬过去,走过来。
如同以前的无数次一样。
加油青岛,加油莱西。
来日可期,希望无恙。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看了黄磊女儿的最新热搜,我才懂那个放弃50万年薪的大学生
福州女孩500万婚房被男友“算计”火遍知乎,网友劝她快逃…
武汉疫情,跌出热搜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脆皮,加★星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