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资深社畜,想11点睡觉有错吗?
2022/3/17 国学新知堂
01.
不知道是不是全天下的父母都对催子女早睡有着谜之执着。
我妈总是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希望我能突然大彻大悟:
无论是截图给我好多公众号的科普文章跟我说某某专家说早睡的好处,
还是又发生了一起年轻人熬夜猝死的社会新闻,
又或者发来一连串长达60秒的语音苦口婆心地劝说。
——纵然对于秉承着“12点后才是夜晚真正的开始”这种想法的我来说,只是嘴上答应“好的好的”就继续刷手机。
前段时间,喜欢看综艺的她说最近有个节目叫《11点睡吧》,喜临门和黄子韬叫来一堆明星“直播睡觉”,她觉得挺有教育意义的,像我这种老是爱熬夜的人都该看看。

有了明星替她撑腰这下她训起我来就更有底气了,将伊能静的那句“今天少睡一秒,未来都可能是你的医药费”复读了大概五次。
又拿出“反面教材”吴宣仪说她沉迷做手机壳的样子简直就和不肯睡觉玩游戏的我如出一辙。虽然不可否认这种“快乐面前,睡觉不值一提”挺让我感到共鸣的。

我妈最后还不忘“升华主题”,她引用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忠新在节目中的发言“睡眠问题关系到国家和全民健康”,给我下了“重大批示”:你上班累,应该多休息,也和他们一样11点睡觉,睡够8个小时。
。。。。。
不是我要硬杠,实在是觉得我妈这么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难道我们没法118不是因为996害的吗?然后没好气地挂了电话。
02.
之所以觉得生气,果然还是因为对于当代社畜来说,能“11点睡觉、睡够8小时”无论是外在原因还是内在原因,都让这种想法成为了一种奢望。
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睡眠不足和睡眠剥夺日趋严重,996和007等加班形式,通过挤压人们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来换取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多的劳动付出。
在问“为什么你们不11点睡觉?”这种问题之前,明显是“为什么不能5点下班”这个问题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打工人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其思维逻辑有点像之前被大家喷的“建议取消外卖,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做饭”。忽略“让年轻人点外卖和无法按时睡觉是因为上班太忙”,只要求提出“取消外卖和11点睡觉”这种强制性的意见,也难怪大家会不高兴。

当然,可能父母们的观点是“既然很累了,那你们也可以早点休息”。不是我们不想,只可惜现在的年轻人,有不少已经陷入了“报复性熬夜”的困境中。
你或许也和我一样,每个夜晚都经历过类似的内心煎熬。
明知道熬夜明天上班一定会精神很差,但还是不想放下手机,再把这关打过去就睡,再把这集看完就睡。结果再来一把成了再来“亿”把——当我发现时间已经变为午夜两三点了,也只是从“玩手机”变成“紧张地玩手机”。
从年轻人的心理上看,很多人选择了“报复性熬夜”,就是明知熬夜危害、在夜里也没要紧事做却依旧熬夜。很多会选择熬夜的人,每一天的时间被繁忙的工作填得满满当当,等到下班回家还要处理生活琐事。
报复性熬夜是证明自己仍是自由的,仍有能力安排和掌控自己的时间,是在报复白天不如意的生活,午夜的时间每延长一秒,就越是和YOASOBI的那首《夜に駆ける》的歌名有深刻的共鸣。向黑夜奔去,在黑夜里,尝试着去探索那些让自己满意的存在方式。
03.
在听完我妈的唠叨挂了电话之后,我果不其然收获了相同的结局——失眠。
游戏的日常任务已经清完,每周更新的动画也早已追完。
结果百无聊赖却还是不想睡觉的我只好看起了她说的《11点睡吧》,以此来积累自己抬杠的素材,为下一次“battle”做准备。
大抵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和“真香”,之前听我妈“复读”的时候觉得很烦很不想看,但没想到自己亲自看了下这节目,还真的蛮有意思的。

其实嘉宾并不是像我以为的那样“在镜头前表演一次早睡”这么单纯,很多时候,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很多时候都有着各自的心理问题和外界影响。
比如心理问题方面,吴宣仪说自己因为拍戏而产生了睡眠焦虑,越是担心睡不着影响工作就越是因此徒增了更多的压力。也难怪她要在睡前用DIY手机壳这样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压力。
还有人问张继科在国际大赛前要是失眠怎么办,他只是苦笑着回答:睡不着就睡不着呗,只能上场继续比呗。不能因为让你再睡一觉把比赛时间推迟吧。

比如袁弘说自从当了奶爸以后,睡眠的主动权就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了。因为他要随时待命以响应宝宝的需求。不过他也有着自己入睡的妙招:听助眠的音频。从郭德纲的相声到庄子、王阳明相关的哲学著作,他表示这样“非常好睡”。

这时候我才发现,发现一味地埋怨客观条件是没用的,其实明星们也有各自的苦衷,长时间拍戏、比赛和奶爸的压力,其实完全也不输给996的我们。但他们也都想办法调整心态,并找寻适合自己的睡眠方法。 越是怨天尤人就越是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黄子韬在节目里说了两个金句,让我感慨很深。
1、努力只算合格,拼命才算优秀;拼命不是让你熬夜不睡觉,而是把睡眠做好了,白天工作的时候才能更有效率。2、睡觉时就是专心好好睡觉,不要带烦恼睡觉才能事半功倍,这才是美好的生活。
想起当初《最终幻想14》新版本发布的时候,自己为了推进度疯狂的熬夜,真不知道为什么半夜还有这么多人把服务器都挤爆了,但即便如此也不想就这么“认输”,结果每次累到不行之后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极度下降,导致第二天又要加班,如此一来更加恶性循环。
现在想起来,就算996的现状无法改变,能够早一点入睡,养好精神早点干完每一天的工作,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摸鱼”。
年轻人们不断掌握世界的真谛——糊弄琐事来留出时间应对真正需要做的事。让自己过得快乐或舒服的确很难,不过总是有办法。既然竞争压力如此严峻,那就好好工作,但也量力而行。

当然,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即便11点睡觉是一种奢望,我们也可以能通过一点点小小的努力改善这种现状。比如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让自己快速入睡——
伴随着“失眠大军”人数的日渐庞大,与人们睡眠密切相关的床垫、枕头、眼罩、助眠香薰等开始大打“助眠牌”,各类睡眠保健品、智能硬件和睡眠服务层出不穷。
在睡觉的时候通过佩戴华为、小米的手环,就能检测出你是否处于深度睡眠,并依照智能算法合理帮你安排睡眠时间。

对于那些想玩游戏不想睡觉的人来说,在睡梦中盖一座房子的游戏《SleepTown睡眠小镇》也算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补偿措施吧(笑)

当然,床作为陪伴我们最久的睡眠道具,才是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有很多床垫生产商们也纷纷开始“技术内卷”,比如增加用户的舒适度,比如减少用户睡觉翻身的次数来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间。 看着躺在喜临门床垫上就快速进入梦乡的嘉宾们,不禁对当代的“黑科技”表示由衷地感谢。

04.
现在看来,《11点睡吧》这档节目,不只是普普通通“直播明星睡觉”,也不是要求人们必须11点睡觉的说教节目,而是为了普及健康睡眠,唤醒大家对于睡眠问题的关注。其实这场活动是呼吁全社会关切失眠群体的一次“社会实验”,喜临门也通过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让人们认识到早睡的重要性。
在喜临门发起的#睡眠心愿实现计划#话题中,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11点睡觉”的行列,记录自己的早睡改变。



看着很多人因为早睡收获了快乐,就会不禁想到,其实夜晚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绝望。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生活就能一点点发生改变。
05.
最后说说我和我妈吵架的后续。
和母亲“冷战”了几天之后,我偶然和父亲聊天,他说其实母亲年轻的时候因为要带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良好的睡眠。
这么一想,女性的失眠在当代也显得尤其突出。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安妮·纽曼教授等人于1997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失眠。大量研究显示,女性失眠发病率约为同龄男性的1.5倍至2倍。
春雨医生数据显示,2020年在云问诊“睡眠”相关问题的人群中,女性占比61.1%,男性占比38.9%,女性对于睡眠问题相较更加敏感。
她们失眠的原因众多,其中职场焦虑、婚姻危机、产后抑郁占据了大部分。
我妈之所以会这么叨念我早点睡觉,说白了也是年轻时候熬夜受了不少苦,才希望让我珍惜现在宝贵的睡眠时光。
那么,等会打个电话跟我妈道个歉吧。
-END-欢迎关注【推荐阅读】
从大学生挑战一万过一个月说起
俄罗斯为什么要侵略乌克兰
说说#裤裆民族主义#
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