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涣卦——洪水之灾
2022/3/17 国学新知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国学新知堂


文|新知堂原创

如何理解卦名涣呢?如果我们依据训诂方法所得结论如下:《说文》谓涣作“水流散也”。《象传》释涣为水流,又释为冲洗。高亨据此得出结论来说涣作水流无阻之义,李镜池据此得出结论涣为河河横溢,水流盛大,到处泛滥。
我们理解涣字,就不是单纯从文字出发,我们需要结合涣卦符号的意义来思考,因为涣是符号的名字,涣字的意义必然与这一符号的意义有关。涣卦是由上面的巽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我们将涣卦的意义理解为由坎到巽的变易。
坎卦,阳在阴中,巽卦阳在上,由坎到巽,我们就可以理解为阳在阴中并努力的向上。当发生洪水的灾害,人们就会向高处移动。这个过程就可以类比于阳在阳中并努力向上。所以,涣字我们理解为洪水,当洪水到来时,人们就会向地势高处移动。
将涣字理解为洪水可能没有具体文献的支持,但与卦爻辞结合起来思考,将涣理解为洪水比冲刷更符合逻辑规律。我们就是通过前后文的相互印证,最终确定了这一理解,涣其实是指大水灾。

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亨”,即享祭,意思是说筮问涣卦需要举行一个祭祀神明的仪式,求占者献上一定的祭品,用以表达对神的敬畏和诚意。
当人民遭遇了洪水等较大的灾难时,王要到庙里为民祈福,向神明祖先请罪,因为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天降灾异是对国君过失的惩戒。这就是“王假有庙”。
利涉大川讲得是涣卦的象征意义,意思是说涣卦利于涉渡大川大河的占问。“利贞”,就是有利之占,也是讲的涣卦总体的象征意义。

初六:用拯马壮。吉。
用拯马壮是释爻,吉是断辞,两者语意不连贯,不能连读。
阉割种马从而促进马儿长得更肥更壮,阉割是一个小损伤,伤害为阴,象秋杀令,属少阴。马反而因此长肥长壮,这是收获了大阳。这就是用拯马壮的意义。初六一阴、小阴,象征小小的损伤,后得终象巽卦上的二阳,大阳。所以用拯马壮是解释初六爻的。吉是初六爻的断辞,是它的吉凶属性,占卜遇初六爻就可以断为吉利。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涣奔其机是释爻,悔亡是断辞。
初六九二组成为少阴卦,少阴阴中有阳,九二之阳在阴中,意味着逆中有顺。“涣奔其机”,洪水奔向房屋,倒塌了房屋,人民的财产受到了损失,但生命未受损伤,还没有发现人员伤亡。阳长阴消,所以筮遇九二可断为“悔亡”,即悔吝去,困厄无。

六三:涣其躬。无悔。
六三只见阴不见阳,“涣其躬”,是说洪水淹没了人身,吞噬了百姓的生命。筮遇此爻断为“无悔”,无可悔之事。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六四一阴系于二阳,以小系大。个体是小,众人是大,高山是大。“涣其群。涣有丘,匪夷所思”,洪水奔向人群,奔上山丘,涛涛大水无边无际,看那样子就要淹没整个山丘,这么大的洪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筮遇此爻断为“元吉”,即此爻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因为阳多。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这段爻辞不好理解,我们如何开始呢?我们要看经文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六四九五组成为少阴卦,少阴就是阴中有阳,九五处在六四阴爻的包围中,所以九五爻爻辞要表达的意义就是阳在阴中。
涛涛洪水冲向人群,人们在洪水中奔走呼号乱作一团,这就是阳在阴中。所以,涣汗其大号要表达的意义就是人们在洪水中奔走呼号,场面混乱。涣王居,就是洪水包围了王的居所,王为大阳,所以也是阳在阴中。无咎是断辞,即筮遇到九五爻则可以断为无灾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上九这个阳爻,反少阴,意思是逃离了少阴的束缚。都是在表达这个意义。“涣其血去,逖出”,则是说洪水将人击伤,以致于流出血来,但那受伤的人得以迅速地逃走,死里逃生。六三爻阴而无阳,所以代表在洪水中丧命,上九爻逃离了少阴的束缚,代表在洪水中死里逃生。无咎是断辞,意思是说筮遇上九爻可断为无灾咎或灾祸发生。

我们认为将涣理解为洪水就能够使卦象与卦名、卦辞、爻辞等文字部分的内容统一协调起来,而且涣卦爻辞也多是再讲与洪水灾害有关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理解更有说服力。
而且,我们所获得的理解都是以卦画符号和其文字说明部分为出发点的,这些理解不是从卦画与卦爻辞之外强加的,虽然我们没有从中收获任何有关宇宙自然的微言大义,但我们仍旧认为我们的理解应当更接近古经文的真相。
在解读涣卦九五爻爻辞涣汗其大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将原文翻译过来就能理解它的本意,而是我们事先依据了规律性法则,来推测经文试图要表达的含义,从而使我们能事先定义卦爻辞的意义或某些现代不常用字词的含义。
只要我们掌握了易经中规律性的东西,每一个卦都可能得到很合理的理解,只是易经只是周代一部占筮书,而不是什么哲理书。将天书降格为占筮书,就是毁灭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吗,而我认为它恰恰相反,易本就不是什么哲理书,本就没有包含什么终极真理,只是我们以为它是而已。
我们的祖先已经再那条路上搞了几千年了,而没有收获,难道我们还要再继续沿着那个方向走下去吗?我相信即使再搞它五千年也不可能搞得出来,研究我国阴阳文化的起源不是从《易经》开始,而是从《易经》借以发生的周代社会人们的自然哲学信条开始。
揭示《周易》本意还可以将我们的国学研究方向引导到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上来,未来中国如果能在理性昌明的现代社会立一相当席位,那一定是建立在可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而这一基础只能依靠理性思考来建立。崇古或复古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我们在理性思考的原则下实现推陈出新才能可能。

点击下面卡片并关注,不错过精彩内容


您若喜欢该文章,请长按下面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新知堂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在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国学新知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