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是一个人的精神名片
2017/5/5 阅舍健康素食

     【新朋友】点击图上面蓝色字〖阅舍健康素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并收藏本文

    

    


    

     何为修养?现代汉语词典里给出了两个义项:1、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理论修养,文学修养等。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个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作者:查·霍尔

    

     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有修养指的就是养成的正确待人处事的态度,是对人的尊重。修养和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性别外貌没有必然联系,飞往欧洲的头等舱里的乘客也有没有修养的人;贫困山村的百姓也知道礼让。

    

     良好的个人修养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而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呢?应牢记“谦虚、尊重、宽容”三原则:

     谦虚,就是不要自以为是,时刻把自己摆在低调位置。这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在谦虚的人面前很容易做到。但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或能力强却傲慢的人面前就往往难以做到。须知:只有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或能力强却傲慢的人面前依然保持低调,才是真正的谦虚。

     尊重,是对各层、各类人的尊重,对周围的一切人尊重。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身居高位,但对所接触的所有人都十分尊重,甚至对待敌方的士兵也礼贤下士,因而受到各界人士、广大民众的一致拥戴。在与人打交道时,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习俗,尊重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需求。要提高个人修养,必须学会尊重。

     宽容,是要有海纳百川之胸怀。有个写弥勒佛的下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为什么这样,因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阳光与阴暗,合理与无理,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当今社会。而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很快忘记、谅解,容人之短、 容人之过、则会使自己的心灵更加净化,品位得到升华。宽容是衡量你是否精神成熟,心灵丰盈的一把标尺。

     有修养的人懂得尊重人。

     尊重是难的。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某些方面不及他人的时候,不是敬慕而是嫉恨;当他人和自己不分伯仲的时候,我们不是欣然而是相轻(这一点,文人身上最是明显);他人某些方面不及我们时,我们不是帮扶而是嘲弄,甚至生出很多优越感来。

     这种思想的根源在于出人头地,达到人上人的目的。家庭和校园也难以不受这些思想的荼毒,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的弱处和别的孩子的优点相比较,对自己孩子总是看不顺眼,孩子都是别人的好。有的老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态度。成绩好的,多和颜悦色,成绩差的讽刺挖苦嘲笑,那几个孩子说,小学的时候,考试不理想,老师不是罚抄这么简单,揪头发,踹腿不要太少。成绩也没有踹上去,现在说来,眼泪还是簌簌而下。同学间也不乐观,学习成绩好的会招来其他同学的嫉妒,风凉话、挤兑,甚至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做法,让人不寒而栗。

     有修养的人懂得尊重人,常谦卑待人。他们心底有骄傲的资本,但是绝不炫耀骄矜。相反,往往带着一种亏欠的姿态为人处世,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如有过失,会积极承担和弥补差错。他们对于强者发自内心的敬佩羡慕,对于弱者不会居高临下地施舍,而是放低自我身段帮扶推助。

     以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看他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做保洁的佣工,城市里的环卫工人,工地上忙碌的农民工,门卫师傅,残疾人等)的态度就知道了。

    

     有修养的人懂得理解人。

     有修养的人不会单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度人论事,而是能够换位思考,以同情同理之心看待。查理德菲尔说: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遇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生活的表象就匆忙价值判断,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带着偏见的特征。冈布里奇有言:所见出于所知。所知有限,所见必定存有障碍。他其实在启发我们所知要尽可能多,那样,做下的判断离真相就会切近一些。列夫·托尔斯泰说: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这里面,含有深刻的悲悯情怀。

     众生皆苦,每一个人都有不容易的地方。理解人,就是看到更多,体察他人的不容易,只有这样才不会对人苛责,才能够谅解人,宽容人。

    

     有修养的人乐于帮助人。

     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是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我们感到的是温暖、激动,心中生出了希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人身处困顿,我们能尽绵薄之力,他一定也是心怀感激的。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从别人那里取暖,却吝于付出,暖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要有人给予添加。就像一堆柴,每个人都来烤火,暖了就离开,留给后人的只能是一堆冰冷的灰烬。

     帮助别人,那个得到助力的人重整心态,心中长出了对生活的热忱,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窘况。改变境况的受助者有力量回报感恩,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人生有很多不可期的时候,当有一天自己折转身来寻求力量的时候,也是有暖可取的。助人看起来是利于他人,其实又何尝不是利于自己呢?

     狄金森的诗句总能温暖心底的苍凉: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白活一场/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或者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它的巢中/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赫本被誉为女神,不是因为貌美,貌美的人很多,但被世人记住的很少;也不是因为学问,比她学问高的比比皆是,而是因为她用一生的修为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

     她在遗言里这样写道:“若要优美的嘴唇,请讲友善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请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人之所以为人,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悔改,自我解救,自我成长;并非向人抱怨;记住,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只援助的手,它就在你的肩膀下面;在年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这是对修养最好的解读。她告诉我们嘴巴是用来传递温暖而不是释放寒冷的;眼睛是用来发现美而不是挑剔的;脑是用来反省而不是怨恨的;手是用来劳动而不是索取的。脑不仅能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还能宽宥别人;手不仅能解决自己的难题,还能帮助别人。

     有修养的人尊重别人,庄严自己;理解别人,完善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修养,是一个人的精神名片。修养精神,这是一生的功课。

    

     明日精彩继续...

     *特别声明*

     内容来自网络,真诚与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编者收集整理后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会尽量署原作者名。如未署名,原作者可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或删改!

    

    


     "阅心悟透浮华事,舍得莫做梦中人。"一家以禅修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民宿。民宿坐落西湖群山脚下,装修风格古朴,典雅,精致, 充分结合中国传统审美, 营造了静谧的禅宗意境。让您远离喧嚣的都市文明,拾得一处;静心、净心、近心之所。 入住阅舍乡居,体验营养素食(身) 、书屋静思(心)、品茶论道(灵)的高质慢生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阅舍乡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阅舍健康素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