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进行时 中医药显威力
2022/12/14 17:34:12 现代保健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全面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条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病毒性感染防治中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市级中医药救治专家指导组根据发病表现及今冬明春时令特点进行了讨论研判,由国医大师杨震拟定了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药,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更多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西安市开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

     12月12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公布了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药:

     (一)宣肺御感汤

     1.方剂组成:生黄芪15g 炒白术10g 防风6g 炙百合30g 白扁豆10g 桑叶10g 桔梗10g 芦根30g 生甘草6g 北沙参10g 虎杖10g

     2.煎煮方法:以上11味药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煎煮15分钟,倒出药汁,再次加水煎开后15分钟,合并两次药汁约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

     3.适用范围:16岁至70岁健康成年人。

     4.注意事项:该方剂以扶正御邪为主,建议于流行期间,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次,1周为1个疗程,1-2疗程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服药期间应饮食清淡,宜少食辛辣刺激、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服药期间亦不宜饮茶、酒、咖啡等,以免降低药效。

     (二)小儿保肺御感汤

     1.方剂组成:生黄芪9g 炒白术6g 防风3g 玄参6g 炙百合9g 桑叶5g 桔梗6g 厚朴6g 生甘草6g

     2.煎煮方法:以上9味药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倒出药汁,再次加水煎开后15分钟,合并两次药汁约50~100ml,每日分2~3次口服。

     3.适用范围:3岁至16岁健康儿童(青少年)。

     4.注意事项:该方剂以扶正御邪为主,建议于流行期间,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次,若儿童难以一次服用50~100ml,可一日多次少量服用,或酌情减量服用,1周为1疗程,1-2疗程即可。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用。服药期间应饮食清淡。宜少食辛辣刺激、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宜饮茶、酒、咖啡等,以免降低药效。

     防治有方 彰显中医药智慧

     除此之外,西安市中医医院还开出了独特的预防、治疗、康复方药。

     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雷瑗琳介绍,健脾益卫片(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适用于体虚易感人群提高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因各种原因不便服用汤剂者。3周一个疗程,可服用1-2个疗程。药王驱瘴散香囊具有芳香化浊、驱瘟避瘴作用,可以随身携带,每五天一包。

     推荐成人治疗方案:

     1.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银翘解热片(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等。

     2.症见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胶囊)、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清嗓利咽颗粒(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等。

     3.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感冒止咳颗粒、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有清热化痰口服液、止咳化痰口服液、镇咳化痰糖浆等。

     4.症见乏力、伴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者,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藿香和中颗粒(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等。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

     5.症见鼻塞流涕明显者,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采取中西药结合,膏方、汤剂搭配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曾用于援鄂抗疫的四款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院内自制中药膏方制剂,获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批准配制使用,有适用于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初期患者的黄参清热解毒膏 ,风寒感冒或新冠病毒感染初期的虎白祛风化痰膏,适用于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确诊者的虎黄排毒膏,适用于流感或新冠感染者恢复期的双黄益肺通便膏。患者均可通过该院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进行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和药品配送。

     中医疗法 助力康复

     西安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付大海介绍了多种康复方案:

     (一)中成药康复

     1.症见气短、多汗、胸闷、心悸、干咳者,宜服用具有补肺益肾功效的中成药,如生脉饮、金水宝胶囊、宣肺达郁颗粒(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固本咳喘胶囊(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等。

     2.症见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者,宜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香砂六君丸等。

     3.症见失眠、焦虑、抑郁者,宜服用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百乐眠、舒肝解郁胶囊等。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1.艾灸疗法: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肾俞等。

     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或肾俞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一般隔2天施灸1次,每穴灸10~15分钟,持续2周;症状明显可交替选用不同穴位每天施灸,5次后休息1~2天,然后继续施灸5次。10次为1个疗程。

     2. 经穴推拿:(1)穴位按摩: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泽等。每次1~3分钟。

     (2)经络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均匀呼吸。用一手手掌大鱼际沿经络循行方向紧贴皮肤施力作直线往返快速摩擦,可两手掌交替进行,100~120次/分钟(每手摩擦 50~60 次/分钟) ,每条经络摩擦1分钟为宜。

     3.耳穴压豆:常用耳穴: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方法: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豆贴敷于相应耳穴并稍加压力,以穴位产生酸麻重胀感或发热为度。每天按压数次,每次3~4分钟。贴压后保留1~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一般5~6次为1个疗程。

     3. 拔罐: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

     拔火罐应注意防止烫伤及引燃易燃物,留罐时间不宜太长,拔罐时如出现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冷汗、头晕等应立即停止,并让患者平卧休息。

     5.其他方法: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功法进行适当锻炼。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保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