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护理工作10余年,我学会了……
2019/8/31 11:25:38吴夏萍 现代护理报

    

    

     导读

     随着现代护理学模式和观念的转变,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病人的病,而是注重以人为本,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患者需要全身心的护理,需要护士了解其病情、感受、家庭环境等一切导致疾病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问题,以达到身心康复,护患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如何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锤炼提升自身素质

     护士的自身素质,技术水平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要多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操作锻炼,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塑造护士形象,提高自身亲和力,要进一步注重个人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言行举止做到得体大方。另外,平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肯定与满意。

     树立良好第一印象

     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一声称呼用词是否得体,会影响到护患交流。护士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及文化层次的不同,因人而异地称呼他们,在维护患者自尊的基础上,选择他们喜欢的名称称呼他们。如“阿姨,请您先坐着休息一下,我马上为您安排床位”,让患者感到亲切、融洽、无拘束,使患者尽快熟悉周围环境。

     与患者交谈时,应首先问候患者,从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谈起。然后针对要了解的问题进行直接或间接提问,对性格开朗的患者,可给他们多一点的讲话机会,让其说出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感觉,以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资料;对沉默寡言的患者,或者患者不愿谈及疾病有关的真实情况时,护士应用引导的方法,主动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用讨论方式引导患者,或者抓住重点地询问。交谈时,态度要诚恳、热情,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对方话题,双方应保持使人感到舒适的距离和姿势。一般患者初到医院都会感到陌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此刻患者渴望有人与他主动沟通,以便了解医院情况。护士应该抓住这个时机,面带微笑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从简短寒暄与问候开始,然后进行入院介绍,这样缓解患者的陌生与紧张感。

     抓住有利时机入院宣教

     治疗护理前,护士应做好解释宣教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感。操作中,要不断地询问和关注患者的感觉和要求。如“您认为这种饮食如何”等,以增加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患者因疼痛而烦躁不安,护士应耐心解释、劝慰和疏导。

     鼓励患者表达

     护士要学会倾听与沉默,伴随患者述说的语言、声调、表情等,加以点头和眼神的关注,使患者感觉到你不仅是在听,而且已经体会到他的心情。沉默一般用于沟通中期,主要是给患者提供思考的空间,尤其当患者感到悲伤时,护士应沉默片刻,患者会感到你在认真听他讲述,而达到情感的交融,并给他继续讲述的信心,同时也增加对护士的信赖感。

     沟通方式因人而异

     患者地域、年龄的差异,文化程度的不同,要求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对病人有所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抓住契机和病人进行沟通。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能遇到很多患同样疾病的病人,但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非常大。如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经常阅读有关自身所患疾病的书籍,从而对所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会对每日更改治疗药物非常敏感,护士应抓住这一时机,给这类病人讲解所更改药物的知识,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地回答。

     然而,对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所患疾病不甚了解,不知道疾病经常诱发的原因,护士就要耐心地给病人讲解一些病人能接受的医学知识,引导病人提问,针对病人提问,进行回答,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或老年人,沟通中要注意尊重他们,而且要讲得通俗易懂,必要时可对要点做重复。在回答病人所提问题时,应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知道多少回答多少;不知道的,查阅有关资料后再回答。

     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

     用封闭结尾式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将答案限定了,患者只能做是或否的回答。如“您家中有人患糖尿病吗?”这种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

     适时提出开放结尾式问题,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可采用此方式,可诱导患者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回答范围广泛,使患者宣泄内心真实情感,达到心理平衡,如“这次发病是什么原因?”这样使患者有较大的自主权,同时护士获取大量信息,使心理护理更有针对性。

     把握良好的语言技巧

     当患者询问病情时,护士应逐一耐心地做出解释,做到恰如其分地告知病情。这就要求护士针对患者的思想知识水平、个体心理特征,由浅入深地让患者了解病情。

     对特殊疾病如癌症患者,应遵循保护性的医疗制度,不可直言相告,可用委婉的用辞把“癌”字说成“溃疡”或“肿块”等,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进行语言性交流沟通时,语调要柔和,音量应适中,使谈话显得亲切,患者更容易接受。

     善于非语言沟通

     护士与患者除了依靠语言性沟通外,还要善于用敏锐的观察和非语言进行沟通,以了解患者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非语言性沟通,体现在护士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和举止上,这些往往能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①感官回应:面部的表情和眼睛的运动,可以表达出喜怒哀乐。为患者送去亲切自然的目光,可使患者感到舒适、轻松,面带微笑是护患交流时最常用的表情,它虽无声但可体现尊重、友好的情感,使患者感到亲切、安全。②触摸:如握手、轻拍背等动作,可使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怀,减轻孤独感。护士一个轻轻的拍背动作,可给予患者力量的支持。此法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文化因素不同因人而异,否则会有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

     来源:现代护理报

     作者: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吴夏萍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微信投稿:xdhlbwx@126.com

     报纸投稿:xdhlbgzz@163.com

     护士维权热线:0311-67562434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