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护理创新“十大金点子”,太太太实用了!
2024/4/1 现代护理周刊

    

     导读

     在日常护理中,医院都在鼓励白衣天使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动脑筋、找方法,很多实用、低成本、效果优、人性化的“金点子”应运而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项创新服务发明,希望可以为大家进行护理创新提供一些思路,如果觉得还不错,就分享给身边的护理同仁们快快使用起来吧!

     01

     急诊科:配药小帮手 (掰安瓿器)

    

     如今虽然易折型安瓿已被普遍使用,不过每个临床一线护士都依然有过掰安瓿被划伤手指的经历。这种被割破的事情时有发生,往往旧的伤口没有了新的又上来了。如何在加药中预防被安瓿割伤手呢?请看急诊科护士吕惠惠的小发明—— 掰安瓿器。

     优点:

     取材方便,轻巧耐用,低成本;掰安瓿时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避免割手事故的发生,砂轮和莫非氏管连在一起划安瓿更方便,可以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

     02

     妇产科:抬得易

    

     妇产科有很多剖腹产或者腹部手术的患者,从手术室回病房后,每个患者都要垫会阴垫,但会阴垫容易移位,患者经常由于手术后腹部伤口剧烈疼痛、在麻醉作用下而无法用力,当身边的家属较少时,护士需要用力帮助患者托起臀部才能垫会阴垫。可我们的小护士有时力气不够,导致护理不完美,长期以往用力不当,也容易造成护士职业病。

     优点:

     该发明使护士不需要弯腰费力帮患者托起臀部,只需拉起两侧中单或手向下用力也能抬高患者臀部,减少摩擦力,降低压疮发生率,更换会阴垫或腹带也方便了。抬臀部时护士可以手不用伸入患者臀部下,更减少了污染,既卫生又方便。

     03

     内科:改良导尿管固定法

    

     留置导尿是很常见的护理操作,多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固定法以其操作简单、无需胶布固定而被广泛使用,但其引起的并发症如泌尿系感染、尿道黏膜损伤、疼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

     优点:

     内科的护士们将导尿管置于大腿内侧,不接触床单,不易被粪便污染,阻断细菌经尿道逆行进入膀胱的途径,可以避免尿管来回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同时还可以减少躁动患者或在协助患者翻身时牵拉过紧将尿管带出时使气囊进入尿道而导致出血,还降低了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04

     骨科:吸氧面罩改良

     改良前 改良后

    

    

     在我们临床上有一些长期使用面罩吸氧的病人,因面罩固定带长期接触耳廓引起压疮,骨科的护士们将吸氧面罩的头带改成双耳带,有效提高面罩固定度,防止面罩移位;护士还将双耳带外层用绵纸包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且不易发生因固定带牵拉而引起的皮肤发红(压疮)。

     05

     手术室:自制腹腔冲洗器

    

     因一套腹腔冲洗器的成本高,手术室的护士们利用输液加压器和输血器,自制了一款腹腔冲洗器,经济又实惠,输液加压器还能重复使用,降低腔镜手术病人一次性耗材费用支出。

     06

     手术室:自制取物袋

    

     腹腔镜手术中标本的取出袋价格较高,手术室护士们用无菌手套一只、普通丝线一根自制了手术取物袋。其优点: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降低腔镜手术病人一次性耗材费用支出。

     07

     外科:沙袋加压带

    

     普外科腹股疝病人较多,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无张力网片修补术,该手术所用时间短,恢复快,可降低术后疝的复发,但其术后血肿发生率较高,因此患者术毕安返病房后医嘱予伤口压沙袋。

     以往直接沙袋放置在伤口上,病人改变体位时容易滑落,改变固定点,不能达到很好的压迫止血效果。因此外科护士姐妹们设计了一个沙袋固定装置,在腹带上缝制一袋子,可放置沙袋。病人活动,改变体位时,能防止沙袋滑脱,达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08

     胃镜室:改良肠镜检查专用裤

    

     肠镜检查专用裤后面有一开口,便于操作,但病人穿上后不雅观,特对原先的肠镜专用裤进行改良,即保护病人隐私,避免在外候诊时暴露隐私的尴尬。也起到保暖的作用,更利于病人放松心情。

     09

     手术室:示范教学

    

     每次新护士或护生刚入科时都要对她们进行各种仪器设备操作的培训,口头的讲解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特对各种仪器设备录制示教/仪器设备操作视频。

     通过视频的录制,充分挖掘科内护理骨干的潜能,使低年资护士掌握手术室基本技术操作与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手术配合能力,有利于今后轮转护士与刚入科护士学习,加快对专科队伍的建设。

     10

     临床:老年需求卡

    

     对于老年患者,你以为已经解释到位他们也应该理解清晰了,其实并没有。护士们为老年患者建卡“患者需求卡”(附图),在上面写上当日要做的检查,注意事项,是否需要空腹等,在小卡片上一一标注清楚,再向患者耐心地解释。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忘性大了!

     这些护理人员的“小发明”小创造,不仅丰富了服务内涵,而且也转变了护理思维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增加了护理人员对职业价值的认可度。

     图文来源:河南护理梦整理自网络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