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气垫床,还要2h翻身一次吗?
2024/4/1 现代护理周刊

    

     危重患者常常存在活动受限、感知觉障碍、皮肤状态改变、营养摄取不足、大小便失禁等压力性损伤易患因素。

     这类损伤一旦出现,轻者妨碍患者康复,增加患者痛苦,重者发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所以,如何预防损伤的产生就成了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翻身,小编整理了以下几个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有同样的疑惑。

     2h翻身,适用于所有患者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一直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患者带压疮入院护士没有及时发现会被“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压疮、更严重,要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组织科内讨论,并上交护理部,等待处罚,罚钱是小事,分分钟还会在白衣天使的职业生涯里加上一段“黑材料” ,影响晋升…如此,面对压疮,或可能发生的压疮,护士能不紧张吗?

     在1989年的一项研究里显示:当机体局部组织在9.33KPa压力下,持续2h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但此研究结果是机体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承受上述的压力造成的。而临床上忽略了研究前题,为了预防压疮,Q2h翻身1次就变成了护理常规,护士和护理管理者就形成了定势思维,认为一定要每Q2h翻身1次才能预防压疮的发生,并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定时翻身并作记录,还是电脑与纸质双重记录的。没有Q2h翻身是工作不到位,没有体现Q2h翻身的护理记录是不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有意外,有的患者拒绝被动地翻身,有的癌症晚期的患者翻身加重了患者的痛苦,有的严重心衰的患者频繁的翻身会引致病情的恶化…

     如此的局面,还有必要要求护士机械地执行Q2h定时翻身的护理常规吗?

     随着护理的不断发展,现在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器具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除了气垫床、水垫、翻身枕外,还有泡沫敷料贴、水胶体等来缓解局部的压力、摩擦力,促进血液循环,比传统的护理方法更加多元化。

     有研究指出,在6h内选择适当的时候翻身反而会减少剪切力和摩擦力的产生,相比频繁的2h翻身,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癌症末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不是延长生命,而是最后的时光过得相对舒适和有意义,过于频繁的翻身会增加患者的不适,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夜间频繁翻身,严重地影响了患者休息睡眠。

     因此,笔者认为,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灵活翻身。

     使用了气垫床,还要2h翻身一次吗?

     临床常规每 2 h 翻身一次,此翻身间隔时间能有效预防病人发生皮下组织及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情况。必要时根据患者情况每 1 h 翻身一次。

     研究发现使用了气垫床的患者每 3 h 翻身1次,压疮的发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而且减轻了频繁翻身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同时也减轻了家属及护士的工作量。

     一项 Meta 分析表明,在减压的情况下,对于患者费用、舒适度、满意度、家属及护士工作量等方面来说,4 h 翻身一次效果更好

     什么样的翻身角度最为合适?

     当人体局部组织与其接触面角度超过 30°,就可能产生剪切力,增加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

     国内专家发现 30°和 45°两种翻身方式相对于 15°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提高翻身角度时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力都会增加,所以建议翻身角度<30°。

     目前临床患者翻身的体位以 30°为主,即侧卧≤30°。翻身的次序则为左侧-右侧-仰卧。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表明,哪种体位变换的方式更优更好。

     但是,以上体位变换的方式对于压疮预防的效果,在临床已经明确,因此被推荐使用。

     图文来源:知护圈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