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屎尿屁”也能做文章
2024/4/1 现代护理周刊

    

     导读

     出入量计算和记录在重症监护室是基础护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对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治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哪些病人需要记24小时出入量?

     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 以及有过多液体丧失需要及时补充或需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患者。如肝硬化、肝腹水、肾功能衰竭、少尿等。

     二、24小时出入量的组成

     出入量由入量和出量组成,入量主要包括食物、药物和营养液,出量则包括显性失水量和隐性失水量。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

    

     三、入量

     饮水约1000~1500mL、固体食物水约700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mL,共计2000~2500mL。

     / 入量的测量方式 /

     (1)饮水或饮料量记录: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测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3)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

     (4)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四、出量

     肾排出约1000~1500mL、大肠排出约150mL、呼吸蒸发约350mL、皮肤蒸发约500mL,共计:2000~2500mL。

     / 显性失水量 /

     尿液、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引液量、胸腹腔引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 隐性失水量 /

     ①皮肤蒸发与呼吸时的失水,隐性失水约850ml, 体温每升高1℃,皮肤蒸发增加3~5mL/kg。

     ②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24h失水约800~1200mL。

     ③大量出汗湿透一套衣裤估计丢失1000mL体液。

     ④体力活动增加时,不显性失水增加3%显性失水量。

     ⑤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多。

     ⑥小儿呼吸增快时,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5倍,体温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增加0.5mL/kg。

     五、出入量测量方法

     ①尿量:用专用容量的量杯直接量取

    

     ②大便含水量计算方法:

     (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80%以上。

     ③尿失禁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④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⑤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可用量杯量取透析后总量减去已知药液量。

     ⑥伤口渗液或汗液: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 完善出入量记录 /

     交接班时,必须按实际的出量和入量准确计算24小时出入量,避免数据录入错误,有文献报道采用累计叠加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当次出入液量记作分子, 累积量记作分母, 至次晨7:00只需看最后1次分母即得出24h出入总量)。叠加累计式记录24h液体出入量不仅能够实时记录患者出入量的动态变化,而且准确\简便、快捷,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对特殊用药在记录剂量的同时应注明液体量;对转科、抢救、手术病人, 病房护士接病人后, 应将其他科室的出入量记录在记录单上, 便于准确计算总量;对年老体弱及大手术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图文来源:危重症护理整理自护士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介入重症病房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