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质控分析第一条永远是“护士责任心不强”?
2024/4/1 现代护理周刊

导读
作为覆盖护理全部环节的质控,为什么出了问题永远指向护士?
质控分析怎么总是护士的问题
“年轻护士缺乏临床经验”
“护士粗心大意,对病人所用的输液管道认识不足”
“护士责任心不强,需加强学习”
……
质控分析的前几条基本上都是关于护士的评价,好像归因到底都是护士本身的问题。
很多做质控的护士每次写质控分析,都是要从自我剖析、反思开始。护士长的质控分析,亦是如此。

作为覆盖护理全部环节的质控,为什么出了问题永远指向护士?
质控出问题,先看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除了对日常护理工作的把控,其实还有对科室其他因素的考查,这可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
科室检查出来质控问题,就说明当前的护理工作不对,要改正!要从根源排查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排查因素一:质控体系是否落地?
质控管理人员、护理管理者一定先自查。
如果一种指标反复出问题,对应的预防改进措施依旧没有落地,是不是质控管理体系本身就不适合当前科室级别?耗费人力和时间编制的质控标准是否不适用于当前科室?

排查因素二:科室管理环节是否有问题?
护士长、组长的管理是否太松散/严格,导致人员工作效率低?
日常工作中对人员教育有疏漏,导致重要事项未落实?
查出问题是否及时指出?反馈是否跟上了?

排查因素三:质控培训是否不到位?
每月固定培训所有护理人员是否都参与学习?
护士培训不到位,就直接上岗?
护士长、主任有没有参加过质控培训?
质控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护理质量管理也是一项严谨而且重要的工作,也不是一般护士能做的:客观角度做质控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
现在各大医院又急聘护士长、质控专家、相关专业的护士做质控管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直接上岗,做出的质控体系也不尽人意。
如果一般护士想转行做质控护士,或者科室护理管理人员想整体提高科室质控,有没有捷径可以走?

质控成就有温度的护理人
寄语医院管理者,更有护士们的上级主管——护理管理者:
质控分析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的制定、医疗设备的性能、药品的质量等等。
因此,医院质控、护理质控出了问题不要归咎于某个特定的职业群体,而是应该鼓励不同科室的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

图文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