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带式留置针敷贴的设计与应用
2024/4/1 现代护理周刊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既能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遭受的痛苦 ,又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目前已在临床各科室普遍应用。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 ,敷贴卷边 、堵管 、穿刺点被遮盖是常见的问题 ,极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因此 ,选择最佳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保证患者静脉通路的关键 。而传统留置针固定常采用布胶 、3M弹力胶 、3M 透气胶等加固的方法 ,但都存在一定缺陷 。
如布胶固定 ,易出现皮肤变态反应 、皮疹 、瘙痒 ,患者感到不舒适 ;
3M 弹力胶固定 ,虽然粘贴牢固 ,但多不易观察静脉留置针针尖处情况 、敷料下透气性差 ,且需要剪裁 ,耗材成本较高 ;
3M 透气胶则存在着不易撕脱 ,黏胶残留的问题 。
为解决上述问题 ,保障输液安全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笔者设计了一款腕带式留置针敷贴 (专利号 :ZL2018 2 1003920 .9) ,经临床使用 ,效果较好 。

1 设计与制作
腕带式留置针敷贴从下层往上层依次包括防粘隔离片 、敷贴主体 、膜片和副贴 3 层 ,其中敷贴主体分为中央部塑料膜 、两侧的敷贴带及条边 。防粘隔离片尺寸与敷贴主体一致 ,可以使敷贴主体隔离空气增加敷贴主体的黏性 。敷贴主体由聚氨酯薄膜和低致敏黏胶组成 ,塑料膜尺寸为 6 cm ×7 cm ;两侧设敷贴带 ,均为 2 cm × 8 cm ,可以将两侧敷贴带环绕输液部位相互连接 ,从而使留置针敷贴与患者皮肤表面紧密贴合 ;条边位于敷贴主体一侧 ,用于最后将留置针输液管道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膜片位于敷贴主体上方 ,其中可视窗尺寸 4 cm × 5 cm ,可视窗与条边之间设有断口 ,可以将膜片一端分裂 ,用于辅助将膜片与敷贴主体分离 ;副贴位于条边上方 。
腕带式留置针敷贴结构示意图见图 1 。


2 使用方法
护理人员在行留置针穿刺后 ,撕开防粘片 ,使防粘隔离片与敷贴主体分离 ,将可视窗对准穿刺部位 ,以穿刺点为中心 ,将粘片无张力粘贴在患者皮肤表面 ,完成以上操作后 ,已经达到了对患者留置针输液部位的初步粘合固定 。
接下来将两侧敷贴带围绕患者输液部位连接 ,使留置针敷贴与患者皮肤更好地贴合固定 ,根据患者前臂的粗细可以调节松紧度 ,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腕带式留置针敷贴的防粘片一侧备有用于替代输液贴的副贴 ,护理人员在完成以上操作后 ,可以直接把副贴撕离防粘隔离片 ,操作更方便 ,利用副贴将留置针输液管固定在患者的前臂上 ,完成腕带式留置针敷贴最后的固定 。
在输液及留置针维护过程中 ,护理人员可通过可视窗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渗血 、渗液 ,确保留置针输液安全 。腕带式留置针敷贴使用图见图2。


3 优势
腕带式留置针敷贴 ,在操作过程中 ,医护人员可将敷贴主体两侧的敷贴带绕至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相连接 ,起到对敷贴主体进一步固定的作用 ,使敷贴主体能与患者皮肤表面更紧密贴合 ,防止留置针移位 、滑脱 ;
同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腕带式敷贴的可视窗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 、渗血 、渗液 ,确保输液安全 。
除此之外 ,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敷贴主体与穿刺部位之间的松紧度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 ,不用担心手部活动幅度过大导致留置针敷贴脱落 。
来源:[1]时良芳,周临,张水仙,陈紫美,胡菊莲.一种腕带式留置针敷贴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2,21(3):101-102.DOI:10.3969/j.issn.1671-9875.2022.03.030.

图文来源:外科护理
本期责编:仇家兴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