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患高血压,73岁输给了88!拉大差距的主要原因竟是…
2018/4/13 6:40:26 现代健康报
“我在门诊同一天接诊了两个老年女患者,两人的原发病都是高血压,但不同的人生结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医生 李青
73岁,她被轮椅推来复查
她73岁,被儿子用轮椅推进诊室,整个人唉声叹气,没什么劲儿。因为疾病难受,她的儿子也似乎愁眉苦脸。
20年前,50岁不到时她发现高血压,却没当回事儿,既不改变饮食习惯,也没用任何药物治疗。
10年前血压明显升高、感觉经常头晕,才开始吃药,但也只是头晕了吃,不晕了不吃,每次检查血压都没有正常过。
(图文无关)
2年前因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放了一个支架,住院时发现肾功能受损,开始听从医生建议改变饮食,规律用药,但血压仍没有降到过正常。
直到今年春节,感觉全身没劲,食欲减退,吃不下饭。以为是劳累,却没想到是贫血和慢性肾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引起肾衰竭,肾衰竭又导致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慢性胃炎等。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非常难控制,所以后来即使坚持规律用药血压都控制不住。
88岁,她自己走进诊室复查
她88岁,自己走进了诊室,述说病情时底气十足,有说有笑。60岁的儿子跟在身后,儿子和孙女的脸上透露着幸福。小长假快到了,她想跟儿子出去旅游,所以来复查,调整下用药。
同样,50岁不到发现高血压,但是严格遵守医嘱用药,按时吃药,从未间断。发现高血压后饮食就变得清淡,喜欢运动。每年至少两次查体,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并发症。
一个记录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血压、心率、体检结果等指标及用药的情况,近几年的情况记录的一清二楚,非常有序。看得出她对高血压的重视。
(图文无关)
同样的,她们在50岁左右出现原发性高血压,然而70岁后的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
你要知道:
1. 高血压比你想象的严重,千万不要小瞧它
高血压是个“安静的杀手”,看起来貌似默默无闻,如果得不到控制,会引起冠心病、肾衰竭,还会导致脑卒中,严重危害生命健康②。
很多高血压患者不头疼、不头晕、不难受,如果不吃药、不经任何治疗,很可能在以后的的某天突然暴发、死亡。
2. 大多数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
很多人觉得自己高血压并不严重,索性有的时候忘了吃药就不吃了,以至于经常吃几天停几天。
其实,大多数高血压病一经确诊,药不能停。随便停药,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同样有损于心、脑、肾等器官,危害很大。
药物和食物一样,每天都要进行代谢,高血压患者服用维持剂量的降压药,就像每天吃饭维持生命一样,不会使血压越降越低。而且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
3. 量血压用数值高的手,两侧血压差20以上危险
量血压一般是右手,因为工作手臂血压会较高一些,而“左撇子”左侧手臂的血压会较高一些。
一般首次就诊时,医生会同时测量左、右上肢的血压,以后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肢血压。
两侧上臂所测得的血压数值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但其差值一般不会超过5-10mmHg。如果多次测量,差值都大于20mmHg,就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需要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动脉造影检查。
4. 不控制好情绪,血压也会失控
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项调查,经常处于负面情绪的男性,患上高血压的概率是情绪舒畅男性的1.5倍,女性则是1.7倍。
情绪是健康的开关,当情绪出现波动时,血压自然也会随之升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那就相当危险了。
5. 想让第二天血压稳定,前一天要睡好
许多高血压病人也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好时血压稳定,失眠时则血压升高。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只要高血压患者比平时能早睡1小时,第二天血压就会下降10mmHg,这是非常显著的控制效果。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压,最好的办法是:早点睡觉。
6. 你吃得越“轻”,血压越好
盐是导致血压升高的祸首之一,除了炒菜时少放盐以外(成人每天别超6克),你还应该时刻警惕生活中那些含“隐形盐”较多的食物。
例如:鸡精,酱油,酱豆腐、腐乳、榨菜等咸菜,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奶酪,果脯,切片面包,挂面,果冻等等。
7. 有四个时间尤需注意,危险更易发生
这些时刻——
秋冬换季的时刻、
每个星期一上班的时候、
屏气排便的时刻、
应酬喝酒的时刻,
都是血压容易升高的时间段,一定要格外注意。
8. 常揉揉几个降压穴位,辅助降压
太冲穴:中医认为,高血压是肝阳上亢造成的,而太冲穴则可以平息肝阳。太冲穴在足大指和次趾中间靠后的地方,揉到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时间长短灵活掌握,按揉力度要适可而止。
涌泉穴:位于我们的脚心,把脚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涌泉穴就在前一部分和中间一部分交叉地方的正中间,用手摸那个地方正好是一个坑,揉一揉就能对血压起到保健的作用。按这个穴位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现代健康报您身边的权威导医及养生健康资讯
来源:健康时报、医脉通、汕头日报,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6个养生锦囊,飞鸽传书与你!小病小痛你走开,实用分享
送你一套长寿秘籍|司与懿靠它熬死曹家三代,比诸葛亮多活20年!
名医有约|武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谦学:睡觉别把手机放枕边
流感季,回家第一件事90%的人都做错了!儿科专家:5个观察辨别孩子感冒轻重
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编辑:祁燕 设计:祁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