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暴晒可能致癌,你知道吗?
2022/5/21 9:30:00 兰世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天要注意防晒,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做到有效防晒的人恐怕不多。白天什么时候应该减少出门?出门撑把伞就够了吗?您知道紫外线指数是什么吗?如果未能胸有成竹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来跟随世界卫生组织(WHO),一起学习专业有效的防晒方法吧。
?防晒到底防什么?
了解如何防晒前,我们先明白防晒的涵义。其实防晒主要是防过强的紫外线辐射。那么什么是紫外线呢?大家知道,雨后彩虹,是太阳光折射形成的七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无论是白光还是彩虹七色光,都是太阳发出的可见光,而紫外光,位于七色光谱之外,靠近“紫”光,是人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具有强的辐射能量,故又称“紫外线”(UV)。
紫外线波长为100~400纳米。根据波长,将其划分为三个波长区间光带的紫外线,分别为UVA (315~400 nm)、UVB (280~315 nm)、UVC (100~280 nm)。其中UVC和90%的UVB经地球表面臭氧层、蒸汽层等吸收而过滤掉,但UVA几乎不受大气层影响,于是只剩UVA和小部分UVB最后能直射到达地面。但是暴露于阳光下,人体最终接收的紫外线辐照强度受海拔高度、地区经纬度、臭氧层厚度、云层遮盖和地面反射等影响。
少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但过度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不仅能灼伤皮肤,还可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损伤。因此,避免过强的紫外线辐射是防晒的根本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防晒行动措施有哪些?明白防晒是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我们的防晒策略便围绕此目标而展开。具体如下:
1、限制正午暴露于太阳的时间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太阳的紫外线照射最强。在这几个小时内尽量避免在太阳下暴露。
2、合理使用遮阳物,穿防护衣服
当紫外线最强时寻找遮阳处,例如树、伞或遮篷下,但它们不能起到完全防晒作用。因此,穿防护衣服尤为重要。其中,宽边帽子可为眼睛、耳朵、脸部和后颈部提供良好的防晒保护。对UVA和UVB提供99%至100%保护的太阳镜,会大大减少由于暴露于太阳下所造成的眼损伤,但请注意,即便是在佩戴太阳镜的情况下也不要在阳光下停留太长时间。身体尽可能多地由编织紧密的宽松衣服遮盖,可带来更多的防晒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
3、使用防晒霜
大量使用防晒指数为30+(至少15+)的广谱防晒霜,并做到每两个小时搽抹一次,或在室外工作、游泳、玩耍及活动之后使用,这样能够有助于减少紫外线辐射效应导致的皮肤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4、保护儿童
儿童对紫外线辐射特别脆弱,他们待在室外的时间要比成人更长。家长应特别保护,避免他们受到过度太阳紫外线的辐射。12个月以下的婴儿应一直待在阴凉处。
5、关注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指数用于测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紫外线指数越高,皮肤和眼睛损伤的风险就越大。电视天气预报或手机天气软件均可提供紫外线指数信息,我们可以利用紫外线指数安排太阳安全户外活动。当紫外线指数预报辐射级别为 3(中度)或更高时,应采取以上防晒措施。
最后,在此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发现,该组织建议限制正午暴露太阳的时间在近10年发生了变化,曾经在2006年建议限制出门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而2014年已经变更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实际上就是限制暴露太阳时间往后延长了2小时。可见,由于环境污染,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破坏,减弱了其对紫外线的滤过作用,导致穿透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辐射强度增强,相应安全日照时间延长。同时,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增加也与之相关。因此,人类健康有赖于地球,而地球的“健康”也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去守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阳光暴晒可能致癌,你知道吗?-----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2726帖
马医生推荐
这些药吃了以后,可要记着“防晒”!
烈日炎炎,防晒仅仅是防晒黑吗?
白血病、癌症、产妇出血救治都离不开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