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2022/11/9 9:30:00 兰世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往往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这并非危言耸听。老年髋部骨折后1年内,并发各种并发症者死亡率达到50%;而在我国,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可见,髋部骨折的死亡率不比癌症低。为什么髋部骨折如此可怕?髋部骨折必须手术吗?怎样防患于未然?
?什么是髋部骨折?
髋关节是连接人体躯干和下肢的重要枢纽,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通俗地讲,髋部就是大腿与臀部联结的部位,即老百姓常说的胯部。它承载了人体上部的重量也是人体最大、最重的关节。
髋部骨折主要指髋臼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老年髋部骨折的9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髋部骨折为什么如此可怕?
骨折本身并不致命,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各种并发症,其中尤以坠积性肺炎最为凶险。
1、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会导致痰液沉积在肺内,再加上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本来就弱,骨折后因为疼痛更不敢吐痰,甚至不敢深呼吸,痰就无法从体内排出,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死亡。
2、下肢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且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有心脑血管问题,有些人还有糖尿病,血管的质量本来就不好,因此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血栓一旦脱落,很可能引起身体多器官的栓塞。
3、褥疮
也称压疮,同样是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本身并不致命,但严重的褥疮会导致败血症: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生根发芽,从而导致全身恶性感染。好在如今有了专用的气垫床垫,有效地减少了褥疮的发生。
4、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卧床使身体处于阴湿的环境下,新陈代谢缓慢,如果喝水也少,就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人跌倒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不仅给老人自身带来不便,对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作为家人,要重视跌倒对老人健康和生命带来的严重威胁。
?髋部骨折后必须手术吗?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如果出现髋部骨折,医生需要慎重考虑手术给老人带来的创伤,全面评估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但若选择不手术,患者长期卧床也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医生建议,在评估结果合适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地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预防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并且骨折前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旦发生骨折往往很难愈合。因此,预防骨折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1、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肢体的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减缓自身老化的速度。由于老年人肌肉弹性下降,肌力减弱;同时老年人的肌腱、关节囊、韧带逐渐萎缩变薄、变细,关节囊松弛、脆性增高、关节滑膜分泌滑液减少,导致关节不稳定,这些因素使老人行动迟缓,甚至步履蹒跚,从而容易跌倒。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注意防滑
居住环境对于老年人安全影响最大,地面要平整且过道保持通畅,不要堆放一些杂物,家具尽量选择设计简单的款式。很多老年人的骨折是在浴室发生的。刚洗完澡的浴室地面湿滑容易摔跤,因此最好在浴室的地板铺好防滑垫、墙上装上防滑护手,同时给老人准备防滑拖鞋。
3、不要急于活动
比如刚睡醒的时候大脑往往还没完全清醒,这时候就要缓一缓再下床,以免站不稳而摔倒。还有些药物会影响人的平衡,老人要在这些药效过后再出门。尤其是入冬以后,穿着厚重,行动不便,老年人更应注意稳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检查老人视力
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老人的视力,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关注视力的变化。如果老人抱怨老花镜看不清了,请及时更换眼镜,另外可以在老人的枕边准备一个手电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骨折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很多老年人骨折后再也没有站起来。老年人及家人都应该关注骨骼健康,防止他们摔倒,以免发生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有些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再也没有站起来……-----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2895帖
马医生推荐
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以后遭遇一次骨折,甚至打个喷嚏就会骨折。该如何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骨折,该如何补钙?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