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最美词牌名,你便读懂了宋代词人的深情
2018/4/18 6:30:00 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物道(ID:wudaoone)图片:石家小鬼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当唐诗的星空黯淡下去

     映入人们眼帘的宋词的光辉

     时而温婉;时而豪放

     时而欢喜,时而悲伤

     道尽人世间,悲欢离合

     词伴曲而唱,一首词就如一首歌

     或是一时的心情,或是一生的曲调

     而一首词的曲调,就叫词牌

     每一个词牌,都是一种情

     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

     隐者之怡情,少年学子之热望和失望

     抑扬顿挫,如泣如诉,动人心弦

     一个词牌,奠定了一首词的曲调

     一首词的吟唱,道尽了人的悲欢

    

     虞美人即虞姬。唐人表其在垓下自刎之贞烈,创教坊曲,后成为词牌。《虞美人》也有李煜的家愁国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在李煜被俘归宋后的第三年写的。作为南唐国君,他不是个好君主,却精通音律,是个好词人。

    

     据说他因这首词而死。978年他的生日乞巧节,酒过三巡,阶下囚李煜勾起诸多往事,想到故国的物是人非,无限的愁恨如滔滔江水在胸膛翻滚,《虞美人》和泪而下。

     宋太宗听闻他七夕在家“命故妓作乐”,又闻词中有复国之嫌,大受刺激,赐药毒死。那年,李煜41岁。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说,愁是一江春水、物是人非;

     贺铸说,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说,愁重得连舴艋舟都载不动……

    

    


    

     《钗头凤》是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据传《撷芳词》得名于宫苑撷芳园,因其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又名《钗头凤》。

     一提到《钗头凤》,便绕不开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这对表兄妹自幼青梅竹马。陆家以一只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20岁便与唐婉结婚,两人琴瑟和鸣。不料陆母怪唐婉影响儿子登科进仕,逼陆游休妻。唐婉被休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赵士程。

    

     十年之后,陆游到绍兴沈园游玩,遇见昔日爱人唐婉,却只能远远看她与赵士程在池中水榭进食。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于是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唐婉看见陆游的题词,泪流满面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回去后抑郁而终。沈园也从此成为陆游的怀旧场所,只是美人早已归尘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恨是什么?是陆唐的“锦书难托”;

     是李煜的“人生长恨水长东”;

     是欧阳修的“此恨不关风与月”……

    

    

     《鹤冲天》为柳永自度曲。“鹤冲天”一词最早出自词人韦庄《喜迁莺》中的“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本是恭贺举子登第的吉言,柳永却用它填了个抛却浮名的曲。

     柳永是北宋前期知名度最高的词人,“有井水处皆歌柳词”。1009年,柳永参加科举,自信“魁甲登高第”。谁知宋真宗批评其辞藻“浮糜”,初试落第。

    

     他一试不中,再试仍不中,屡试屡败刺伤他自视颇高的自尊,一怒之下作了一首《鹤冲天》,发泄对科举的不满。殊不知这一书生意气对他的一生贻害无穷。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讥讽之词很快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仁宗大为恼火。而柳永发发牢骚之后,继续参加科举,有一次成绩本已过关,然而放榜时,仁宗看到柳三变的名字,大笔一挥,恨恨地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惹恼皇帝总是没有好结果的。柳永从此纵情于酒馆娼楼间,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当起了专业词人。填了几十年词,等到后来改了名,才得了个蝇头小官。

     怒是什么?对柳永来说,怒是对现实不公的反抗;

     对岳飞来说,是“怒发冲冠,壮怀激烈”;

     对辛弃疾来说,怒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江城子》分单、双调,单调首见于韦庄《花间集》,因五代欧阳炯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江城子》。苏轼将其发展为双调,因此定型。

     作为豪放的词人,苏轼其实也是个深情的男子。1054年,19岁的苏轼与16岁的王弗结为夫妻。王弗知书达礼,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帮他“幕后听言”。每次来客人,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客人走后,就为丈夫分析谈话的内容与谈话的人,使苏轼大受裨益。

    

     章惇未发迹时曾拜访苏轼,王弗叫他提防这个小人,苏轼不听。后来章惇当上宰相,不仅让王安石倒台,还把苏轼贬到海南,使苏轼对章惇恨得咬牙切齿。

     只可惜红颜薄命,王弗27岁就死了。十年后,苏轼被贬密州,梦见爱妻王弗,写下这首传诵千年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境里,妻子在窗下对镜描红妆,梦境外,孑然一身空余泪千行。

     真正的悲哀,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曾经的相濡以沫,如今的阴阳相隔,纵使苏东坡乐观豪迈,也难免老泪纵横。

     哀是什么?哀是苏轼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是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是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为词牌,取自李白“只今惟有西江月”。众多《西江月》,辛弃疾最欢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21岁抗金,渴望收复失地,却饱受猜忌和排挤,被罢官于江西隐居十年。一生奔波,难得安静。

    

     清风明月,鹊惊蝉鸣,稻香蛙声,“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

     经过许多的跌跌撞撞,稼轩居士很享受此刻的清幽恬静。淳朴宁静的农村生活让他的心灵得到慰藉,又何尝不是一种欢乐。

     欢乐是什么?欢乐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是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苏轼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醉花阴》出自词人毛滂的《东堂词》。说起《醉花阴》,就想到深闺里的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据说赵明诚接到词后赞赏不已,又激起好胜之心,于是花三天三夜写了50首词,和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给好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看后说:“只此三句最工。”赵明诚问是哪三句,“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赵明诚从此自愧作词不如李清照。

     思念是什么?是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人说,词属艳科,难登大雅之堂,然而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恰是人之本性,人有喜怒哀乐,亦有悲欢离合,一千多个词牌名,道尽了人生的种种心绪。

     离别,有柳永的《雨霖铃》;相会,有秦观的《鹊桥仙》;邂逅,有辛弃疾的《青玉案》;愤怒,有怒发冲冠的《满江红》。怀古,有姜夔的《声声慢》……

     词牌名,一朝诉衷情,十年长相思。

     延伸阅读

     怪哉:百万扶贫资金趴账上,扶贫干部“因公负债”

     深读 | 30岁之前,请逼自己成为这种人

     深读 | “人品值多少钱?”“大概1500亿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中国诗词大会后,这24首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让孩子读一读!

     “文山会海”回潮:填表太多,一个镇一年要花30万买纸张油墨

     锅、碗、筷、杯子…用啥材质最“危险”?几张表格全告诉你!

     “小岗大包干”是如何被新华社记者发现的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书旗 | 校对:赵岑

    

     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情思……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每日电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