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事件处理结果公布第3天,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2022/8/25 20:50:00 销售兵法

    

    馆长凯先生|作者志愿云(ID:zhiyuanyun)|来源

    

     今年5月28日,笔者就毒教材事件,写过一篇名为《低俗、辱华的“毒教材”,发行10年了,到底谁在坑害我们的孩子?》的文章。

     既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愤怒,同时也捋了捋“毒教材”背后可能在使坏的人。

     自那以后,笔者就一直关注着这件事的进展。

     毕竟事关教育,而我本人也是一名父亲。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希望这事能够妥善处理。

     等了近3个月左右,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22年,8月22日,教育部通报了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处理结果。

    

     来源:教育部官网

     内容有点长,笔者给大家划个重点。

     教育部的这个处理结果,主要就两点:

     第一:对“毒教材”插画定性。

     即从插画的专业角度、审美角度、规范性角度,对其否定。

    

     第二:问责。

     一是针对体制内,即对人教社以及27名失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二是针对体制外,即对插画师问责。

    

     与此同时,还公布了重新绘制的数学教程插图。

    

     这样的处理结果,笔者个人总体是满意的。

     有严肃的问责,也给出了整改后的教材插图。

     可是,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

     此事公布后,立即就上了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

     有对此拍手叫好的,但不多。

     更多的是对问责结果表示质疑,即认为处罚过轻,不痛不痒,轻描淡写。

    

    

    

    

     这说明什么呀?

     说明不少国人不相信政府部门,不相信国家机关能够秉公处理。

     甚至我可以想象,即便上面提及的27位人教社的负责人的惩罚力度再上升一个度,如都被“双开”。

     依旧会有不少人表示:为什么不抓去坐牢。

     总而言之,只要处理结果没有达到我的心理预期,我就是不相信,我就是认为你们guanguan相护。

     这种思想其实很危险!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反映出了guan民之间似乎已然存在着一条“信任沟壑”。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条“沟壑”在近些年来隐隐有扩大的趋势。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成都49中学生自杀案。

     2021年5月份的时候,该校一名学生跳楼自杀,由此引发了一场公共信任危机事件。

     当时是怎么回事呢?

     5月9日下午6点,年仅16岁的林某坠楼自杀。

     5月10日上午,他的母亲发布微博,对学校提出三点质疑:

     即拒绝家长进入学校、拒绝家长查看监控录像、校内禁言。

    

     网上舆论渐渐开始发酵。

     之后这位母亲,又发布了几条极具煽动性的微博。

     如未征得家长同意,便把自己孩子的尸体送去殡仪馆被擅自火化;

     再如声称有媒体告诉他们,里面水很深,不要白费力气等。

    

     由此舆论彻底引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官方。

     网上更爆出,该学生坠亡和该校一名化学老师有关。

     传言是因为该学生占用了该名化学老师的出国名额。

     事情愈演愈烈!

     到最后,即便警方在11日做了正式的通报,无数网友依旧不依不饶。

    

     甚至在通报后的当天晚上,还有少量人员(疑似境外势力)聚集在49中门口,统一拿着鲜花并用标准普通话喊着“要真相”的口号。

     整件事情,非常魔幻。

     无数国民宁可信网络上的谣言,也不愿意相信警方经过严密调查后的通报结果。

     学生坠楼自杀,事情很复杂吗?

     并不复杂!

     警方要查清是自杀还是他杀,不难,但民众就是不愿意相信。

     更是笃定,和该校的老师有关,存在包庇。

     其实稍微用常理想想,这样的猜测就站不住脚。

     试问,对于这样一件轰动全国的案件,警方有必要去包庇一名老师?

     别说一名普通老师,发生这种事情,就算是校长,该法办就会法办。

    

     除了这起事件,还有一件事我觉得也有必要在这提一下。

     和上面一样,同样暴露出对政府信任的问题。

     这事大家也都熟悉,那就是在今年6月份发生的“唐山打人事件”。

    

     事情很恶劣,社会反响很大。

     事后,唐山迅速开展了抓捕行动,并开展了一系列后续举措。

     给大家稍微复盘一下。

     6月10日,当地一烧烤店发生暴力伤人事件。

     6月11日,9名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

     6月12日,唐山市召开“雷霆风暴”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

     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夏季社会治安整治“雷霆风暴”专项行动。

     就此事而言,唐山市做出的反应,应当来说是非常严厉,且认真的。

     可是,网上某些人却并不这样认为。

     觉得这都是在做表面功夫,是为了应付舆论。

     甚至,还有人认为,连依法处理暴力伤人的犯罪人员,都会存在包庇的现象。

     如很多网友所言,要中央介入,要异地办案等。

     可以说充斥着浓浓的不信任!

     其实,大可不必!

     我可以这么说,就算当初打人的是当地市委书记的亲戚。

     闹出这么大的事,他们的书记,也得毫不犹豫大义灭亲。

     更何况,还是这么几个小混混。

     而如今,唐山事件已经过去2个多月了,可是这种不信任感依旧延续到现在。

     但凡唐山有点风吹草动,网上就群起而攻之。

    

     老百姓不信任zf,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2014年的时候,《公共管理学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

     在里面提到过这样一句话:

     在这样一个“大众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政府行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不再是无法解密的“黑匣子”,其所作所为可以被轻易曝光和放大。

     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每个人既是事件的接受者,又是事件的传播者。

     这势必导致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掺杂更多的个人情绪。

     以至于事件失真,被放大。

     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某件事处理结果的心理预期,就容易超出合理的范畴。

     什么意思呢?

     比如社会上发生了一起引起公愤的案件。

     在愤怒情绪的裹挟下,人们对这件事处理结果的心理预期就会变大。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不杀不足以泄民愤。

     可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依照法律,却不可能达到人们这种心理预期。

     那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往往就会滋生“阴谋论”。

     很多人转而将枪口对准政府,质疑有内幕,存在勾结等等。

     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那就是我们这些年经常提到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舆论干预司法实践。

     人人皆法官,舆论裹挟正义。

     很多时候,人们宁可固执地坚持己见,也不愿意相信官方能够妥善处理。

     从而引发公共信任危机!

     回到“毒教材”这件事中来,重新去看它的处置结果。

     它真的如很多人所言,是轻描淡写,是不痛不痒吗?

     这几天,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对此事也发表了观点。

     作为体制内的老干部,他对这样处理结果的判断,应当来说要更客观,也更具有说服力。

     他是怎么说的呢?

    

     一本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插画,直接导致27人被党内和行政处分。

     其中连位于高位的人教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党强也难以被幸免;担任总编辑、党委书记郭戈更是直接免职。

     这样的处罚,不够展现官方的态度和决心吗?

     还是说要突破法律的边界,才能够展现正义?

    

     很多时候,其实大家要相信政府,要给予这样的信任。

     如果说从问责的角度来讲,你大可放心。

     因为即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问责制度绝对算得是严厉,甚至来说有时候都不讲道理。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

     2020年5月份,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

     半年不到,湖北省光处分干部就多达3000多人。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在网上自己搜索一下。

     疫情这三年,各地共处分过多少干部?

    

     甚至来说,只要某地发生稍微大点的疫情。

     甭管你有没有过错,一个“防疫不力”,就直接把相关负责人处分。

     这就是中国政治的特点。

     可我们放眼到其他国家,你见过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处置方式。

     疫情之下,你有听过其他国家某位官员因为疫情被处分的吗?几乎没有!

     他们能不能被处分,都在他们的规章制度中写得明明白白。

     没有违规,就算天塌下来,都和他们没关系。

     就说202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的暴风雪灾害。

     因为这场暴风雪,导致当地断水断电,更是直接导致了30多人死亡。

     可那时,德州的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在干嘛?

     带着他的家人们,去墨西哥度假!

     这要换在中国,早就被处置了。

     可这位参议员呢?屁事没有。

     因为别人已经做完了他本职工作,去度假纯粹就他自己的自由。

     老百姓不满又如何,他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想去哪嗨皮就去哪嗨皮,谁也管不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本质上是因为,在我们国家,政府官员的头顶上除了法律法规,还有人民群众这条无形的尺!

     在中国,要是哪个官员,引起众怒,大概率是要被处分。

     这就是中国的富有特色的政治逻辑。

     所以,从问责角度来讲,我觉得大家应当要相信政府,相信政府在很多事情上会妥善处理。

     甚至来说比我们想象当中,做得更到位。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重视老百姓情感的国家了!

    

     《凯先生思库》,与新闻热点信息不同,这里提供深度知识,分析事件背后更深层次原因,帮助你在生活工作中思考得更稳健。由百度职业经理人、公益达人“馆长凯先生”创办。本文首发于志愿云(ID:zhiyuanyun),转载请添加微信:SSWVs02,并注明来意。志愿云(ID:zhiyuanyun),是以两位公益达人为主建立的思维类新媒体,志愿公益、正能量、成长。关注我们,每天成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销售兵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