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的“造车梦”,碎了!
2023/4/8 20:50:00 销售兵法

    

    来源:大江湖解局 id:ZhiChangDJH

     这两天,余承东有点烦,他的造车梦,又要耽搁了。

     在3月的最后一天,华为在深圳坂田基地,召开了2022年的年度发布会。

     在这次备受关注的会议上,从加拿大归国的孟晚舟被委以重任,首次当上了轮值董事长。

     另外一个同样重磅的消息,是任正非在当天上午,再次签发了《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

     《决议》强调:华为不造车,并且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文件期限为五年。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议上,也对华为造车问题进行了回应:华为不造车,只会帮车企造好车。

     表达清楚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后,徐直军又不忘补上一刀:期限5年,不是我们5年后会造车,而是我们的文件期限只有5年;到期前我们再出个文件,继续不造车。

     关于出现在问界汽车上,出现“华为”和“HUAWEI”字样的问题,徐直军更是态度严厉地说: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

     消息一出,余承东造车梦碎,连夜下令,拆除问界门店所有与华为相关的宣传物料。

     其实,早在2020年,造车新势力崛起的时候,华为内部就有过关于要不要造车的争论。

     当时,造车派被压制,华为内部发布了一份《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决议》内部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决议》对造车派措辞严厉地说: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这份《决议》对造车派的警告,余承东无所畏惧,眼看《决议》3年有效期即将到来,余承东加快了“造车”的脚。

     2021年12月,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M5正式发布;2022年3月5日,问界M5用户交付代工启动。

     在余承东的大力宣传下,通过华为的强大销售渠道,问界M5一炮走红,当年8月,交付量即破万辆。

     眼看问界M5形势一片大好,2022年7月,余承东又紧锣密鼓地发布豪华智慧大型SUV-问界M7。

     然而,问界M7未能复制M5的神话,10月销量冲击到5200辆后,随即下滑到3000多辆。

     2022年结束,问界交出了年交付7.5万余台的不俗业绩。对于这个新品牌来说,这个业绩可谓爆表;但对于华为和余承东来说,这个交付量不达预期。

     时间来到2023年,特斯拉开年大降价,叠加春节因素,问界的销量未能保持去年的势头,两款车型单月销量出现严重下滑。

     今年1月,问界交付新车4475辆,环比下滑56%;今年2月,问界交付新车仅有3505辆,环比再度下滑21.8%。

     看到不断腰斩的交付量,估计余承东也是懵的,心里也凉了半截,华为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进入3月,余承东慌了,为了逆转问界连续下跌的趋势,他不惜搭上了华为的品牌声誉。

     3月8日妇女节这一天,AITO汽车的官方微博上宣传上,出现了HUAWEI问界的字样。

     余承东掌管的“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转发了AITO汽车的宣传文案,并配文道: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由此之后,问界的宣传物料,全部变成了HUAWEI问界。

     一些问界M5和M7的车主,纷纷响应,私自将HUAWEI的标志,贴在了自己的爱车上。

     一时之间,华为要下场造车的消息不绝于耳;官方既不承认,又没否认的微妙态度,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默认就是承认?

     时间来到3月底,问界的销量并没有因为宣传物料的改变,而有明显的起色。

     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任正非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一锤定音。

     满腹委屈的余承东,像古时候被县太爷审判的犯人,被侍卫拉下去打板子的时候,还要大喊几句:冤枉啊,冤枉啊。

     华为内部有一个员工使用的论坛,叫“心声社区”,三年前的那片帖子《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又重新热闹起来。

     华为业绩发布会结束的那天晚上,心有不甘的余承东,在这篇帖子上回复道: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余承东壮志未酬的留言,获得了不少匿名同事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这个留言就被删除了。

     这份留言的截图,也外传到互联网平台上,我收藏了几个这份截图的帖子,回过头再去看时,不少也已经404了。

     华为向来如此,为了保持战略定力,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就不允许有不同声音了。

     4月1日下午,余承东在北京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并做了演讲;演讲中,余承东对“华为不造车”进行了回应:原本是希望华为问界成为生态品牌,不让消费者产生困惑。但是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意见,要求把华为去掉。

     至此,余承东的造车梦,暂时画上了句号。

     余承东“死谏”华为造车这事,和他掌管的手机终端业务,有一段惊人相似的历史。

     1997年,任正非押宝GSM 2G方案,推出了无线GSM解决方案。为了辅助华为的GSM销售方案,华为内部申请研发GSM手机。

     当时,华为一直给运营商提供通信产品和技术,为了让客户放心,任正非给运营商承诺,不进入通信消费品领域。

     任正非拒绝了研发部门做手机的申请,并且5年内都不允许做手机。

     时间来到2002年,《华为研发》的作者张利华,看到国庆期间,消费者在营业厅门口排起了长队,只为买一部能发彩信的手机。

     2002年10月底,在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任正非主持了一次无线产品讨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张利华抓住机会,对任正非说:华为3G设备只能卖一次,但是消费者一年会换好几部3G手机,中国有好几亿消费者,华为应该尽快立项3G手机,否则会失去巨大的市场机会。

     任正非一听,又有人吵着要做手机,拍着桌子说:华为不做手机这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再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张利华哑口无言,甚至做好了离职的准备。

     然而,2002年底,事情发生了转机,任正非带头开展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不再固执己见。

     张利华再次作完汇报之后,任正非当即决定拿出10亿,开始做手机。

     2003年,华为成立手机研发部门;同年的11月,华为终端公司成立。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华为手机成为了业界的顶流,2022年华为终端业务销售收入2145亿。

     若不是被美国制裁,华为终端业务一再萎缩,华为手机的销售额远不止于此。

     20年前张利华“死谏”华为做手机,如今华为手机的成功,相对于原来的华为,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华为。

     20年后,掌管华为手机的余承东“造车”梦碎,华为会错失一个再造华为的机会吗?

     更多好文:

     莆田兄弟,巨亏265亿

     任正非的老对手,杀回来了

     方便面,卖不动了!

    

    ▲注意▲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 销售兵法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985高校硕士毕业,500强外企职员;一个专门扒富豪发家秘史、曝行业黑幕、挖股市内幕的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销售兵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