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抢先感受下“中医小说”的样子
2016/2/2 23:42:05 小水牛说医

     第一章 吴氏生儿险难产 道士相救劝修身

     弘治五年七月十五日晨,好几辆装满行李物品的骡子车横停在了周家大门前,周家上上下下忙得晕头转向,谁也没功夫来卸下行李。周家主人是礼部尚书周洪谟的孙子周才御,他们一家远复老家四川长宁送走周尚书。刚刚回到家,有孕七月的周夫人便喊着痛,似乎快要临盆。

     周才御第一次要当爹,很是紧张,催促着仆人去找稳婆、烧开水、备草纸。稳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边往产房走边笑着说:“老爷,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我王婆出马可还从没有失手过咧。”

     “是,是,是。王婆这回还得多劳烦您。”周才御知道这个王婆是霖磐这地最有名的稳婆,有她在倒真可以安心一些。

     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等夫人将自己的孩子带来人世的时候。夫人已经叫喊了一个时辰了,可孩子还没出生,这时稳婆满头大汗的出来了,略带愁苦的表情让周才御极其紧张。

     “王婆,发生什么事了?”

     “这太奇怪了,我接生三十年也没见过如此事情。周夫人一直喊着心口疼,坐卧都不行,像中邪似的。”

     “中邪?”周才御更觉害怕。

     “是呀,周老爷,尚书大人刚离世,你们又刚从四川回来,一回来令夫人就要生产,这里面邪乎得很。”

     “那怎么办啊?若真是中邪,我儿子会不会胎死腹中啊?”冷汗已从周老爷的额头冒出。

     王婆猛然想起来,她说:“西江村的郊外有一个道观,住着一个得道高人叫玄空大师,若能把他请来,也许可化此劫。”

     “桂妈,你亲自去西江村郊外,无论如何得把玄空大师请来。然后叫小李他们自己去请黄大夫。”周才御吩咐站在身旁的桂妈。桂妈是家里最有地位的仆人,原来是周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周才御决定南下定居时,老太太特别让她陪着少爷,顺便料理一切。

     桂妈转身叮嘱长工小李,她说:“赶紧去请大夫回来,黄大夫若不在,也有退而求其次,明白吗?”小李答应了一声,赶忙往外跑去。桂妈从小跟着周老太太,也算是在书香门第长大,对神鬼之言并不太认同,她内心寄希望于大夫能救救年轻的少奶奶。

     小李前后请回了两个大夫,头个大夫开了生化汤活血催生,见没有效果就走了。第二个大夫是隔壁莆田村的,姓陈,有点胖,人称胖郎中,把了脉后,说:“两尺脉绝,胎已死,赶紧以麝香调蓖麻子下胎,母才可幸存。”

     周才御听后瘫软在地,口嘟囔着:“没了,这下真没了。”

     “慢着!胎未必已死。” 众人抬头看,一个瘦瘦的老道士正把着周夫人的脉,突然大笑:“果真如我所料。你怎么说胎已经死了?”道士凑到陈大夫面前问道。陈大夫面带不满地说:“两尺脉绝,尺脉胎儿,胎何有生还之理?”

     道士随即答道:“行医者,难道不识“胎气上逼”之症?如果面赤舌青,则母活子死,如果面青舌赤,则母死子活,如果面舌俱青,母子皆死。今夫人面不赤,舌不青,可知其子未死。”

     “为什么两尺脉皆绝,这作何解释,你个丑道士如何知晓医理。”陈大夫开始有点气急败坏了。

     这个道士却一点也不生气,面露微笑,继续说道:“两尺虽绝,但其它脉像很是平和,这是气血上逆,未能下行而已。夫人可能刚遭受舟车劳累之苦,使得气逆胎上,于理气上冲,夫人还应觉心痛。”

     “是啊!玄空大师,您料事如神,他们刚从四川奔丧回来,夫人一直喊着心疼。”忍了许久的王婆终于找到机会插上嘴了。陈大夫脸色完全青了,收拾好药箱,扭着那胖大的身躯就往外走,刚出产门脚就被抱住了。原来是瘫坐在地下的周才御见他要走,出于爱妻的本性一把拦住了陈大夫,说:“大夫,您可不能走啊,虽然我儿子没了,但你得救我夫人啊,我可不能一天没了老婆和孩子啊。”

     这个胖大夫一下子就挣脱开了周才御,边往外去边摇头说:“习医多年,竟不如一神棍。”

     玄空道士让人准备可令气血顺下的紫苏饮。药服下后,周夫人心不再痛,转而腹痛欲产,玄空便走出产房,王婆满脸崇拜地在玄空大师手上接过工作。

     申时刚过,婴儿的哭声便传了出来,这一哭声惊醒了仍坐在地上的周才御。王婆面带笑容走出来,说:“恭喜周老爷,喜得一儿。”周才御好不欢喜,拉着人就说:“我当爹了,我周家有后了。”

     王婆向四周张望,眉头一紧,问道:“玄空大师呢?”

     “刚走,只留下了一锦盒。”桂妈停下手头的活,拿出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盒子。

     周才御接过盒子,在众人的围观下打开了,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写着:“此难虽去缘前福,在劫难逃因今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水牛说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