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的最新研究,就是一出闹剧
2017/9/3 14:29:06 小水牛说医

    

    

     最近这篇要打各医生,各营养专家脸的文章在朋友圈疯狂转载。小编就挺纳闷的,为什么最近都流行打脸呀?

    

     这文章说柳叶刀(英国某杂志)发布了一个研究,研究结果有如下几点:

     一: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会增加总死亡率的风险。

     二: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总死亡率的风险。

     三:高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接着文章作者就开始发挥了,说吃米食会死得更早,多吃点油能让你活得更长哦,然后顺势轰击了著名的营养膳食塔还有中医经典之最《黄帝内经》,并在文章后特意卖了个汉堡的广告。

    

     吓得小编赶紧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碗里诱人的米饭迷失了方向。但认真仔细一看,就发现好像不太对劲呀。

    

     这个表是柳叶刀那个研究的核心结论。我们把它大概翻译一下。

    

     一眼望穿,这表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能量比的多少与心血管疾病致死率的关系。

     一看曲线,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其它各类脂肪都是蹭蹭往下降的。看起来吃米饭(米饭中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确实更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吃猪肉、肥油可以活得更久啊。

    

     殊不知,就是这么个声称权威的研究结果,实际连小学实验水平都没有,因为最基本的控制变量都没做好。

     能量占比的横坐标压根就不一致。

    

     拿一个0到15的区间和人家50到90的来比,有可比性吗?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脂肪占用能量比后续是这样的:

    

     而碳水化合物是这样的:

    

     那我们还敢不敢说吃大米越少越好,吃肉越多越好呢?

    

     最后要为营养膳食宝塔证明,柳叶刀的这个研究数据也是符合一直以来倡导的营养搭配比例的,不信我们可以按照宝塔的比例来对应这个研究。

    

     这是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我们换算一下比例,代入柳秋刀的研究图,结果是这样的。

    

     红点表示为营养膳食表所建议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比。无一例外,都处在引发心血管疾病的较低水平。那么问题来了,这如何打了医生和营养专家的脸呢?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位作者,原来美国胖的人都是因为穷呀!

    

    

     中国人瘦小,居然是因为吃青菜,难道每天都不吃米饭吗?

    

     神医的棺材板谁来按好呀?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水牛说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