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用“涩法”,疗效才好!—— 涩法刍议(下)(文后有福利)
2022/3/18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郭贞卿先生运用“涩法”治疗疾病的经验。

     我父亲根据对文献的学习和自己的经验体会,给我们众兄妹传下一条清规,治疗咳嗽、崩漏、带下、遗精、痢下、泄泻、汗出、喘息、潮热等病势向外类疾病,在并无明显虚象时,也要自觉地将涩法与其他法则配合起来,要善于利用相反相成以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我父亲说,这样做的理论根据在于:人体的气、血、津、液贵在流通,但它们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和轨道上流通方为正常,而保证这种正常流通的就是人体收敛功能,离开了人体的收敛功能,就会出现气脱、血溢、汗泄、二便失常等滑脱症状。

     涩法和涩药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体收敛功能恢复正常的手段,所以,从防微杜渐这种意义上说,邪实或早期使用涩法,并非是不可以理解的。

    

    01

     以带下为例,一般谓带下黄稠腥臭属实热者,须清化湿热,不能使用固涩法,只有在带下清稀无臭之偏寒者,才能使用固涩法以止带。

     临床上,我治疗湿热带下,不论带下红白黄色,只要属于实证热证,就常在重用清热解毒之品的同时,选配牡蛎、龙骨、樗根白皮、白果、山药、芡实、山萸肉之类以固涩。

     特别是山萸肉,用于红白相兼带下,有显著疗效。缺药时,我常用金樱子、乌梅炭、生山药合用相代。

     通过妇科检查,将清解药与收敛药配合起来,不仅能有效地减轻症状,而且对愈合宫颈糜烂、减少炎症部位渗出物,均有不可忽视的良好作用。

     诸书在治疗痢疾的禁忌中常说,下痢初起,邪实未去者,不宜过早固肠止泻,即使久痢(利)不止,若积滞未去,湿热不清者,也不可使用涩法,只有在邪实去,积滞消,正虚滑脱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固肠止泻法去进行治疗。

     对此,我在临床上也不奉为圣旨,选方常选芍药汤、白头翁汤、葛根黄连黄芩汤等,并选加收涩药物如石榴皮、赤石脂、五倍子等。

     自伤阴时,选加乌梅;脾虚时,选加山药等。对于那种里急后重,下坠感特别明显者,我常用大黄类攻下药与收敛药同用,每收捷效。

     总之,治疗痢疾泄泻,我是将清热、解毒、导滞、收涩等治则熔于一炉,根据具体情况,而各有所侧重。

     至于外感内伤咳嗽而痰多者,虽日久不愈,先应祛痰,不可早用涩法,以防恋邪之说,也不可过于拘泥。

     我在临床上感到,纵然久咳不愈,耗气伤阴,致使痰少难咯者,不配伍化痰之品,单用敛肺之药,咳虽减少,但却常会加重痰不易出,胸闷等症。

     因此,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使用涩法的早晚,而在于如何使用涩法。

    

    02

     《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能解表化饮,用于肺有痰饮兼感风寒的病症,方中收涩药物五味子半升,白芍三两,剂量并不少于发散之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这种收与散相配伍的方法,赢得了百世的称赞。

     补气固表止汗的玉屏风散,临床上老幼感冒风寒,我常将此方作为基本方去加减使用,对于容易感冒的病员,此方之效已为不少报道所证实。

     真正治疗气虚自汗,牡蛎散显然比此方更为中肯合拍。

     因此,对于各种实证,只能说需要慎用固涩方药,而决不能说必须禁用固涩。

     另外,涩法用于实证,还可以避免和减少祛邪药的副作用,以及防止药力过度而造成伤正的情况。

     如《伤寒论》大青龙汤方下说“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伤寒论》所用的温粉究系何物,书中未曾记载,但使用的目的在于遏止大青龙汤所致汗出过多的作用却是显明的。

     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是用煅龙骨、煅牡蛎末、黄芪末各9克、糯米粉30克,诸药合匀,用稀绢包,扑身,此亦是属于涩法范畴者。

    

    03

     至于涩法能不能治本,在中医书籍中,一般还是认为不能治本,带有对症治疗(治标)的意思。

     我认为,涩法除了治标外,应该还能治本,表虚固表,里脱固里,只要我们不把涩法当作涩药的简单组合或参与去看待,那么,就是一种包含着治本意义的治则。

     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什么?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使人体的功能活动重新恢复正常和协调。

     滑者涩之,也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闭者通之,惊者平之等治则一样,都是治本之法。

     也就是说,都是针对疾病基本病机加以调整的治疗法则,这应当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

     休克汗出,用生脉散是治本还是治标?湿热痢用芍药汤是治本还是治标?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很容易加以判断的。

     综上所述,那种认为涩法是为纯虚无邪,滑脱不禁之证而设,若邪未去,当先攻其邪,不可误用涩法,需待邪去才用固涩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这种结论的产生,是把涩法和治疗复杂疾病割裂开去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有它正确的一面,它注意到了使用固涩方法不当,会导致出现收敛邪气并使之不易祛除的情况。

     但这种观点也有它凝固和僵化的一面,不善于利用涩法的收敛作用去扶正和祛邪。

     涩法作为一种治疗法则,也同其他治疗法则一样,各自有其适应范围,不能相互取代,只能相互补充、促进。

     各种治疗法则,针对复杂多变的疾病,只要配合得恰当、巧妙,就能减少病员痛苦,缩短疗程,促进康复。由于疾病的情况会受到气候、体质、情志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呈现复杂的情况。

     因此,相应的治疗方药,就不能限于一方一法,涩法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完全有发挥作用于邪实诸证的可能性。

     总之,随着中医学的日益进展,把涩法仍禁锢在旧有的认识中,是既不恰当也不可能的了,应该而且必须让涩法这一祖国医学遗产中的一株灿烂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治好感冒,你有几成把握?

     想10分钟学会搞定感冒吗?

     快快扫码,

     来看肖相如老师讲感冒的特异性方证!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郭贞卿医论集》,杜英杰著,学苑出版社出版,1983.12。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治疗哮喘,该如何控制中药的剂量?

     温阳法分期治“哮喘”(内含3个经验方)

     哮喘急性发作,除了西药,还有没有别的缓解方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