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的八大病理变化
2022/7/13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王庆其先生复习《黄帝内经》中“阳气”的八大病理变化。

     01

     阳失卫外的病理变化

     由于阳失卫外作用,时令外邪乘虚而袭,演变出种种证候。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根据《素问吴注》的原文改动)

     寒邪外袭,阳气被郁而不伸,邪正相争则热若燔炭,此邪在表,当以发汗解表法,一汗而解,诚如仲景麻黄汤证是也。

     查方中麻、桂,均系辛温之品,辛能疏散,温可助阳,此借药力扶助人身阳气以驱邪外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阳失卫外,暑邪外袭,暑为阳邪,“炅则气泄”,故汗多心烦,甚则喘喝有声,此为暑邪扰乱心神,故有心烦不安之症;暑邪最易耗气伤阴,汗多则气阴两伤,心气不足故静则多言。

     前者属实证,后者为虚证。此对暑邪袭人证候的描述,言简意赅。

     前者的治疗用清暑宁神,可投雷氏清凉涤暑法或白虎加人参汤法;后者可循清暑益气汤法。前人所谓“暑病先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可为绳墨。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湿邪中人,郁而化热,则湿热交并,最易损伤筋脉,“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朱丹溪)。

     前文已述及,阳气可以温养筋脉(形体),则筋脉运动自如,湿邪伤及阳气,筋脉失于温养则拘急而挛,久则筋肉痿弱不用,肢体失去了随意运动功能。

     《素问·痿论》有“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伤湿”,进而出现“筋急而挛”或“胫纵不任地”的记载。

     对照临床,某些风湿病,殃及筋骨出现或拘急或痿弱者,屡见不鲜,治疗之早期应采用通阳化湿,湿化热者当清利湿热,后期则着重温通气血,通络除痹。

     “因于气(风),为肿”。

     《素问直解》注:气,“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

     从文例看,寒、暑、湿、风四字代表四时之邪,整段云阳失卫外,四时之邪乘虚而袭,且与下文“四维相代”相吻,据此“气”当作“风”字无疑。

     风邪侵犯可引起浮肿病,这在《平人气象论》中也有类似记述:“面肿曰风”。

     《水热穴论》将因风邪所致的浮肿称为“风水”,其机理是“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肾,名曰风水”。

     可见浮肿不全因于水湿之染,即使由水肿稽留引起的浮肿,治疗不可拘于利水退肿一法,某些浮肿病(如由肾炎所致者)往往以祛风利水法而获奇效。

     02

     阳亢阴竭的病理变化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阳主上,烦劳过度,阳气上亢,“劳则气耗”,阳气亢盛,煎灼阴津,则阴亏;劳作于暑天,暑热耗伤阴精,则阴精濒临竭绝,于是发为昏厥。古人名之曰“煎厥”。此病类似于现代“中暑”病。

     明代周慎斋称“动而得之者”为“中暑”,“静而得之者”为“伤暑”。

     张介宾将暑证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者,乃因暑雨受热者也,……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疼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

     “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即伤寒也。”前贤所述,极切临床。

     《生气通天论》所称之“煎厥”类同于“中暑”、“阳暑”证。而“煎厥”一词,为阳气亢盛、煎熬阴精,导致的昏厥,既形象且富深意。

     03

     阳气逆乱的病理变化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举痛论》说:“怒则气上。”

     大怒则阳气上逆,血随气升,临床可见面红目赤,静脉怒张,神情激昂,若进一步气血逆乱,可出现突然昏厥。如伤及筋脉,可见筋脉弛纵,半身不遂等,很明显,“薄厥”证类似于后世的“中风”病。

     有人认为,中风的病因学说在唐宋以前都以“外风”立说,自金元时代以降始以“内因”立论。

     其实,《生气通天论》中“薄厥”,即以“大怒”立因,所不同者病名而已。

     《调经论》也有类似的描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内经》已明示“薄厥”、“大厥”,均由阳气逆乱进而气血上逆所致。

     清代名医叶桂提出由“身中阳气之动变”,“阳化内风”而导致“内风动越”,可以认为是续《内经》之余绪。

     不过叶氏对“阳化内风”形成的机理有更多的发挥,诸如肝肾阴亏,厥阴化火;肝失濡养,阳浮风动;阳明脉虚,土衰木横;嗔怒动阳,木火化风等。

     这些对剖析中风病机,指导临床治疗颇有价值,但追本溯源,仍以《生气通天论》说为宗。

     04

     阳气偏沮的病理变化

     该篇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枯,即半身不遂。沮,即阻止的意思。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人身之汗出,赖阳气宣泄,今汗出半身,则说明另一半身阳气偏沮不畅,故无汗出,可能导致病侧肢体偏废不用。

     结合临床分析,某些患者早期出现半身麻木、肢冷、无汗出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

     但也有些半身汗出者未必会发生半身不遂,仅从分析病机看,阳气偏沮一例,阳不化阴,气血运行不畅,则是肯定的。治疗可采用通阳除痹、活血通络法,可望收到良效。

     05

     阳热蓄积的病理变化

     原文云:“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梁,即膏粱,泛指肥甘厚味之品。丁,通疔,泛指疮疡。

     《素问吴注》:“膏梁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丁。”

     从临床实践看、长期过食脂肪类厚味粘腻食品,阳热蓄积,“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发为疮疡;

     也有多食肥甘厚味食物,“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奇病论》),由消渴引发疮疡,甚则肉腐化脓而烂筋,这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说明《内经》的描写来自临床实践的观察。

     06

     阳气郁遏的病理变化

     原文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痤,即小疖子;疿,即痱子;皶,为粉刺。

     劳作时阳气动而疏泄,易汗出,玄府开张,若见湿气、冷风之类,则阳气猝然凝滞,汗孔闭合,汗泄不畅,结于肌腠,出现疖、痱、粉刺之类皮肤病。

     07

     阳虚邪恋的病理变化

     “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传骇;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上述所论皆是阳气开合失司,外邪入侵为犯,外邪久稽,阳气虚衰,病邪深入的种种病候。

     如阳虚寒邪入侵,痹闭于背,筋失温养,出现背曲不能直立之症;

     寒邪深陷经脉,气血凝滞,久则经脉败漏,积久发为溃疡,形成瘘管,脓水时漏,久不收口;寒邪留连肉腠,由俞穴内传五脏,脏病不能守神,出现种种精神症状;

     如果营卫失调,阻逆于肌肉之间,热胜肉腐,发为痈肿;如阳气被热邪所耗伤,汗出不止,风寒乘虚而入,俞穴闭阻,发为风疟。

     这是由阳虚邪恋,深入不同部位而引发的各种病证。

     这段经文前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句,提示由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形和神,故而导致各种损害。

     08

     阳气蓄积、上下不并的病理变化

     原文云:“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上文阐述了阳虚邪恋,或入筋脉,或入脉中,或入肉里,或入俞穴,或入脏腑诸端形症,若病久不除,可进一步发生传变,令阳气蓄积不行,上下不相交通,阴阳否隔不通,此时预后不佳,治宜通泻法,以冀万一。

     《伤寒论》中邪热入里,结于中焦,气机怫郁,阻遏阳气流通,出现热深厥深,甚至神昏谵语者,属于此类。治疗当以通里攻下,以交通阴阳,则阳回厥除,可望向愈,如治不及时或治不如法,恐有危及生命之虑。

     注:本文选摘自《黄帝内经心悟》,王庆其著,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1998.2。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怎么理解?

     谨记“固护阳气”,治疗“夹阴伤寒”

     从“日全食”谈到“阳气”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