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的正常运行”与“嗜睡症”
2023/2/7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这句话的临床运用。

     《灵枢·大惑论》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提出有的人睡眠多,其原因在于其胃肠宽大,皮肤涩滞(据《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经文中的“湿”字应作“涩”),肌肉不滑利。

     胃肠大则使卫气停留时间长,皮肤涩滞则肌肉不滑利,卫气的运行迟缓。

     卫气的正常运行规律是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故卫气在阳分行尽人就要睡眠,在阴分行尽人就醒来。

     胃肠大,卫气稽留过久,皮肤涩滞,分肉不滑利,则卫气运行缓慢,停留于阴分得时间长,不能如常运行至阳分,因此人就欲闭两眼而多睡。

     由此可见,卫气运行状况与睡眠密切相关,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卫气运行失调,都可改变卫气运行的常度,如果使卫气流于阴分的时间过长,则会形成嗜睡。

     嗜睡,又称多寐、嗜卧、嗜眠。故临床通过调节阴阳升降等方法,以保持或恢复卫气正常运行也是治疗嗜睡的重要法则。

     01

     案例举隅

     孟某,女,42岁,1984年3月5日初诊。

     2个月来,每晚在7时左右出现嗜睡,不能自制,沉睡1h便醒,醒后一切如常。

     每次不管是谈话,还是干活,均可和衣坐着而睡,时间从未错过戌时。患者曾试图趁嗜睡证发作之前早睡,以作纠正,但取卧位后反不能入睡,导致彻夜难眠。

     亦曾服过治疗嗜睡证的单验方,都未取效,于3月5日由人介绍,请予施诊。

     诊査:察其形体略胖,舌淡红瘦瘪,脉沉实稍数。询知有大便干燥史,几个月前曾有一段时间感到胸闷,余无异常。

     处方:生地9g,熟地12g,当归9g,升麻6g,枳实9g,炒杏仁6g,陈皮9g,甘草6g,红花6g,白蔻仁6g,生姜3片。水煎,下午2时服,每日1剂。

     1剂药进后,当晚未发作嗜睡,仅在7时许稍有困意,但已能自己抑制。

     药进4剂,嗜睡症基本痊愈,困倦感亦向后延至9时左右。

     察舌质如前,脉滑稍数。前方去白蔻,加白芍9g,细辛1g,服法如前。

     二诊:3月15日。上方药服3剂,嗜睡、困倦等症均已消失。

     患者追述过去经常数日不大便,是无便意,大便虽较硬而不是大便困难,胸部时有满闷感。前方加理肺降气药。

     处方:生地9g,熟地12g,炒杏仁9g,当归6g,炙甘草6g,升麻3g,枳壳6g,红花6g,紫菀9g,苏梗6g,生姜2片。

     上方药共服4剂,痊愈。(李克绍医案《中国现代名医医案》)

     02

     按 语

     卫气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可见其行于阳或行于阴,是睡或醒的关键所在。

     但卫气由行阳转入行阴,或由行阴转入行阳,也有一个交换时间,这个交换时间,一是在平旦,一是在日入。

     故《灵枢·营卫生会》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入阳衰而阴受气矣。”

     此外,卫气的内外出入,虽然与时辰有关,但其或出或入的顺利与否,则又与人体的内而肠胃脏腑,外而皮肤分肉有关。

     即肠胃等内脏正常,皮肤分肉滑利,也影响卫气之运行。所以,《灵枢·大惑论》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

     本患者的突然性嗜睡,可以由卫气运行失常来说明。

     日夕是卫气由行阳转入行阴的关键时刻,午后7时,正是申酉之交,日夕之时。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日入为秋”,“夕则人气始衰。”《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

     说明申酉之交出现突然性嗜睡,是卫气由行阳将要转入行阴的外在反应。

     本患者阴虚血燥,大便常秘,清气当升而不升,故嗜睡不能自制,浊气当降而不降,卫气行阴之路也不畅,固此倏间又醒。

     申酉是阳气已虚之时,此时嗜睡不能自制,说明卫气已有下陷之势,故方中用升麻以助其升;又因肾阴虚,肝血燥,卫气行阴之道涩,故从滋阴养血,升降阴阳着手,拟就本方。

     本方的基础是通幽汤,方中有升麻以升清,以防卫气按时而下陷,又加入枳壳之降,以“通其道”,使降者接时而降。

     加白蔻仁者,是宽胸散结,以利升降;加杏仁、紫菀、苏梗是调肺气,既可改善便秘以利于降浊亦有助于卫气的运行,因为肺主诸气,卫气行阴行阳,亦必与肺气攸关。

     以升降阴阳法治疗睡眠失常,受启发于《圣济总录》升降并用之坐孥丸之用药。

     该方主治膈上虚热,咽喉噎塞,小便赤涩,神困多睡。

     方药为:坐孥草、大黄、赤芍、木香、升麻、枳壳、黄芪、木通、麦冬、酸枣仁、薏苡仁,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太,每服20丸,麦冬汤下。

     本案中升麻、枳壳并用,就是取义于此方。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内经临证发微》,王庆其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失眠与麻黄细辛附子汤

     酸枣仁,除了治疗失眠,还有什么功效?

     跟着《内经》学治“失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