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肾病的“要点”与“用药”
2023/2/9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肾病的辨证要点以及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相关用药。
01
肾病辨证论治要点
肾为先天之本,故肾只有虚证而无实证。肾之寒热均为虚证所致,故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就是肾病寒热的病机。
肾阴虚证大致可分为:肾阴虚之证,如腰痛、消渴等;肾阴虚生内热之证,如遗精、血尿、齿衄等;肾阴虚夹湿热之象,如膏淋。
临床辨证,共同可见头昏、眼花、耳鸣、腰膝酸软、脉细、舌淡红等证。
阴虚内热兼见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脉细数、舌质红等;兼湿热可见轻度浮肿、腰酸痛、胸闷、咽喉干燥、口苦、小便短赤、脉濡数、舌苔黄腻等。
另,肾气虚常见腰膝酸软、健忘、耳聋耳鸣、毛发枯脱、遗尿、哮喘;而肾阳虚可见一派虚寒之象,如四肢厥冷、气喘、背中寒、恶风、脉沉迟、舌苔淡白,亦可因肾阳虚而影响脾阳不足,如泄泻、痢疾等。
总之,应根据临床的突出症状,以及对脾阳是否产生影响或脾肾是否都发生病理改变来分清脾阳虚、肾阳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与其它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肾的病变必然影响它脏。
如阴虚火旺,则病变与心肝发生关系,又如肝肾阴虚、脾肾两虚等等,这当据证而辨。
02
肾病用药归类
一、按药物性质归类
滋阴药:西洋参、沙参、石斛、天门冬、麦门冬、龟板、鳖甲、玉竹、山萸肉、女贞子、黑芝麻、燕窝、粳米、生地、元参
助阳药:鹿茸、鹿角霜、肉苁蓉、杜仲、续断、补骨脂、益智仁、冬虫夏草、蛤蚧、胡桃、淫羊藿、巴戟天、狗脊、菟丝子、韭子、海狗肾、钟乳石、韭菜根叶、桑寄生、羊肉、羊肾、羊肝、羊血、葫芦巴
固纳肾气之药:五味子、胡桃肉、补骨脂
清热利湿药:紫花地丁、旱莲草、板蓝根、黄柏、蒲公英
利尿药:车前子、滑石、萹蓄、瞿麦、萆薢、石韦、海金沙、冬葵子、苡仁、赤小豆、绿豆、茯苓、猪苓、泽泻、冬瓜仁、防己、木通、通草、灯心、淡竹叶、地肤子、苎麻根
敛汗涩精药:麻黄、浮小麦、龙骨、牡蛎、五味子、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芡实
二、 按肾的寒热虚实用药
补肾药:熟地、枸杞、淫羊藿、五味子、生地、巴戟天、首乌、杜仲、龟板、女贞子、绿豆衣、海参
温肾药:破故纸、鹿茸、鹿角霜、山萸肉、艾叶、菟丝子、大茴香
凉肾药:海螵蛸、元明粉、苦参、生地、丹皮、知母、滑石
泻肾药:猪苓、泽泻、知母、赤茯苓、苡仁
三、按立法选药
滋肾:生地、熟地、山萸肉、黄精、龟板、女贞子、枸杞、潼沙苑、桑椹子、淡菜、牛骨髓、猪骨髓、鱼鳔胶、鳖甲胶
温肾: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仙茅、葫芦巴
利尿:茯苓、赤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木通、冬瓜皮、通草、蟋蟀
行气:台乌、小茴
四、按症状选药
潮热骨蒸:地骨皮、银柴胡、白薇
腰痛膝软:杜仲、续断、狗脊、淮牛膝、木瓜、桑寄生
耳聋耳鸣:磁石、胡桃肉、黑芝麻
气喘:蛤蚧尾、五味子、补骨脂
遗精:桑螵蛸、金樱子、莲须、芡实、煅龙骨
阳痿:海狗肾、仙灵脾、锁阳、海马、蛇床子、韭子、阳起石
小便不禁: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五、泌尿生殖系统中草药
利尿:猪苓、茯苓、泽泻、苍术、白术、车前子、木通、淡竹叶、琥珀、萹蓄、瞿麦、半边莲、半枝莲、龙葵、海金沙、萆薢、石韦、滑石、玉米须、白茅根、芦根、冬瓜皮、夏枯草、麻黄、香薷、浮萍、鸭跖草、茵陈、苦参、黄芩、地肤子、益母草、大腹皮、防己、葶苈子、北五加皮、茶叶、黄芪、桑寄生、山茱萸、甘遂、芫花、商陆、牵牛子、猫须草
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有抗痛风作用):秦皮、威灵仙、秦艽、茜草、土茯苓、车前子
排泄尿路结石: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琥珀、萹蓄、瞿麦、钩藤、玉米须、猫须草
消除乳糜尿:萆薢、瞿麦、荠菜
恢复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黄芪、人参、党参、白术、云苓、鳖甲、山药、当归、枸杞子、桑螵蛸、莲须、淮牛膝、杜仲、生地、玄参、麦冬、菟丝子、土茯苓、蝉蜕(配紫苏叶、益母草)、金樱子
抗利尿:威灵仙、人参、南五加皮、桑螵蛸、潼蒺藜、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甘草(大量)、陈皮、红花(肾血管收缩)、浮小麦、鸡内金(作用于膀胱括约肌)
兴奋子宫药物:枳壳、枳实、贯众、益母草、茺蔚子、鲜马齿苋、王不留行、蒲黄、山楂、薏苡仁、五味子、急性子、红花、大黄、皂角刺、常山(副作用)
抑制子宫收缩:当归、川芎(大量)、香附(收缩时更明显)、杜仲、延胡、白术、黄芩、秦艽、橘皮、苏梗、木香
促进子宫内膜充血:丹皮、大黄、紫河车、甘草
促进精液生成与分泌:鹿茸、紫河车、仙灵脾
促进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紫河车、川续断
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附子、乌头、人参、秦艽、汉防己、金果榄、甘草、五味子、僵蚕、蜂毒、蜂乳、青风藤、穿山龙、石蒜、水牛角
抑制肾上腺:党参、黄精
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穿山龙、蜂乳(王浆)、黄芪、制首乌、玉竹
抗阴道滴虫:蛇床子、苦参、白头翁、苦楝皮、仙鹤草、冬芽、薄荷、桃叶、葱白、大蒜、莱菔子、乳香、皂角
抗大肠杆菌:菊花、马齿苋、地锦草、蒲公英、败酱草、马鞭草、老鹳草、龙葵、黄芩、大黄、瓜蒌、萹蓄、木香、仙鹤草、大蓟、小蓟、丹参、白芍、大蒜、乌梅、麦冬、半枝莲、苦参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内科脏腑证治述要》,陈忠仁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6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国医大师邹燕勤先生治“肾病”对药介绍
“地黄汤类方”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肾病患者可以服“膏方”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