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两法治疗妇科“癥瘕”
2023/2/17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温经和清热两法治疗妇科“癥瘕”的临床经验。

01
温经散寒,破血化瘀法
蒲辅周诊治经验(《现代名中医类案选》)
药用:当归6克,川芎6克,醋制鳖甲15克,吴茱萸4.5克,桃仁、赤芍各6克,肉桂3克,槟榔3克,青皮3克,木香、莪术、三棱、大黄各3克,延胡索6克,血竭3克。浓煎温服。
如治患者陈某,女,23岁,某年春三月求诊。
自诉月经3月多未来潮,渐渐腹胀疼痛,小腹硬,手不能近,连日流血,时多时少,坠胀难受,食欲减少,某医院诊为妊娠,而患者自知非孕。
观其颜青,舌色紫,扪其腹,拒按,大如箕,脉象沉弦涩,末次月经是去年12月中旬,正在经期随夫运货,拉车于旅途之中,自此月经停止。
此实非孕,腹大如箕,非三月孕形;腹胀痛而小腹坠甚,拒按而坚,亦非孕象;且连日流血而腰不痛,又不似胎漏。
此必经期用力太过,兼之途中感受冬候严寒所致,病名石瘕,此女体素健壮,主以当归饮,血竭散合剂。
此方温通破坚,服一剂,下掌大黑血一片,痛稍减,坠胀不减,脉仍如故,乃以其妹来告:
服药一时许,患者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手足亦冷,见下衣皆湿,宽衣视之,皆为血块,大如碗者一枚,余如卵者数枚,色多瘀黑,不一会儿,手足自温,神志渐清。
今日有恶心,不思食……患者自觉小腹胀痛俱减,但觉尚有似茄子硬块未去。
蒲老以“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况血海骤空,胃虚不纳,宜急扶胃气”。
原方止后服,易以异功散加味,嘱服二剂。
越三日,其妹来告:“患者服药后,胃口已好,睡眠亦安,已不流血,惟连泻豆渣状物,今晨复下卵大硬块,色白,坚如石,弃之厕中。”
再以十全大补,连服三剂,诸症皆除。惟全身浮肿,此虚肿也,仍以十全大补、肉桂易桂枝又进三剂,身肿消失,精神渐复,停药,以饮食调理,又一月恢复健康,月经应期而至。
按语:
此例患者正值寒冬腊月经期来潮之时,外出受寒,寒凝血瘀而致癥瘕包块,又观其体质素壮,蒲氏采用温经破血法,攻其瘀血,包块遂去,继以扶胃益正之法调理善后,包块除,月经应期而至。

02
清热散结消癥法
一、南振军诊治经验(《陕西中医函授》)
药用:土茯苓30克,猪苓12克,全蝎3克,蜈蚣1条,僵蚕10克,?虫9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12克,山药15克。3剂水煎服。
如治患者陈某,女,34岁,农民。1986年7月18日初诊。
主诉小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3月余。
患者于3月前曾患“急性盆腔炎”,经静滴青霉素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后因农忙停止治疗。
遂常感小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气味臭秽,身中烦热,腰酸困疼,劳累后加重,月经提前6~8天来潮,量多色暗红,质黏有块,经行腹痛加剧,纳差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妇检:外阴已产型,阴道通畅,有较多黄色分泌物,气味腥臭,宫颈光滑,宫体后位稍大,质中,压痛(-),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区均压痛(+),子宫后方有一包块约7cm×9cm×4cm,质软不能活动有压痛。
B超:子宫后方有一约7cm×8cm×4.5cm之囊性包块,提示为炎性混合性包块。
中医诊为癥瘕、带下病。属慢性盆腔炎,证属湿热蕴结。
服上药后带下量明显减少,腹痛腰酸稍减,药已中的,效不更方,继用原方6剂后腰腹痛明显减轻,遂去诸虫而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继续治疗2月余,诸症尽消。
妇检:子宫后位常大无痛,质中活动,双附件(-),子宫后方之包块缩至3cm×3cm×2cm,质较硬压痛不明显。B超示子宫后方有一3cm×2cm×1cm之实质性包块。本例经近3月治疗基本痊愈。
按语:
此患者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以致残余之邪羁留不去,而使癥瘕形成。经言“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因其热毒湿浊蕴结于下,黏腻胶着,难清难利,难消难化,故用虫类药全力攻逐,搜络剔邪,然其药性猛烈,其有毒而易伤正,故当中病即止。
二、何子淮诊治经验(陈少春等整理.何子淮女科经验集.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药用:血竭、桂枝各5克,制大黄6克,川芎、六一散各9克,茯苓皮、败酱草、生山楂各15克,椒目3克。
如治患者王某,女,41岁,工人。
久患慢性盆腔炎,月经先期,经来量多,夹块腹痛,遇劳后即大出血不止。婚后不孕,未曾生育。曾因盆腔炎急性发作,腹痛昏厥。
妇科检查有附件炎性包块而住入某医院,经用庆大霉素和中药抗菌消炎及调经治疗,腹痛缓解,但于子宫后穹窿部触及鸭蛋大小囊性肿块,质地中等,有压痛,出院后继续在门诊用中西药治疗。
来本院门诊时,阴道指诊附件炎性包块仍如鸭蛋大小,有触痛,下腹疼痛明显,小便灼热感,大便不畅,肛门下坠,脉弦,苔薄黄腻。
证属湿热蕴滞胞络,日久瘀血凝聚,积而成块。治宜清热软坚化积之法。
上方连服14剂,腹痛缓解,下身胀坠,疲劳尤感不适。
处方:血竭、生甘草各5克,茯苓皮12克,三棱、莪术、鸡内金、海浮石、浙贝母、川芎、大腹皮各9克,草蔻仁6克。
三诊:上方又服14剂,适值经转,下血量多,伴有血块,腹痛未现。再经化瘀生新,引血归经。
制军炭、炙甘草各6克,炒白芍、川断、小蓟炭、焦白术各9克,炒党参、狗脊各12克,藕节30克。5剂。
四诊:经化瘀生新,经色、经量较为正常,仍感头晕乏力。
再拟攻补兼施,炒党参、焦白术、川断、狗脊、穿山甲各12克,制军、炙鸡内金、赤白芍、槟榔各9克,炙甘草5克。
五诊:先后经化瘀攻积,扶正软坚等治疗,腹痛消失,精神好转,附件包块缩小至卵巢大小。方药中肯,原意追击。
炒党参12克,制军、赤白芍、炙山甲、槟榔各9克,血竭3克,焦白术、广木香、桃仁、炙甘草各6克。
经持续服药三月余,妇科复查:子宫大小正常,宫体后倾,无触痛;双侧附件未触及脾块,无压痛。症状体征均已消失,病告痊愈。
按语:
本案例为婚后十年不孕,病由郁热久滞,气血不畅,胞络瘀结而致。气滞血瘀,癥瘕由是。
方拟仲景桂枝茯苓丸合何氏女科祖传血竭化癥汤加减,逐瘀攻积,间或随证加入扶正生新之品,以防长期攻逐而伤正。
采取攻补兼施,寓消于补之治,使大结大聚渐消缓去,而人体本元不伤,此乃癥瘕积聚证治中最为常用的基本方法。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妇科病奇方妙方》,魏睦新、许慧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月经问题,不仅仅是“宫寒”
左金丸治疗脘胁腹痛的临床指南
“攻坚汤加味”治疗子宫肌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