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苇茎汤”的N种用法
2023/2/22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钱远铭先生学习千金苇茎汤的各类用法。

     苇茎汤,出自《千金·肺痈门》中,为专治肺痈之方。由苇茎、桃仁、苡仁、瓜瓣四味组成。

     据其药性分析,主要作用不外清热化痰、排脓祛瘀八字。因此,本方针对病机,不外湿热蕴结、痰瘀阻滞之证,故能主治肺痈,为治疗肺家瘀热痹阻之要方

     01

     本方在清热化痰、排脓祛瘀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性味甘平,清热而不犯苦寒,不伤胃气。

     2. 质润不燥,祛痰不犯香燥,不耗津液。

     3. 桃仁虽属祛瘀之品,但具有生发之气,祛瘀而能生新。

     02

     本方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派之发展,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几乎内外妇儿各科多有用之,大大超出了肺痈之范围。

     然据钱氏个人经验,本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适应症:

     1. 小便短赤或兼灼热者,若清白而量多者不宜。

     2. 大便滞下或干结者,若泄泻或完谷不化者不宜。

     3. 口中干苦者,若味淡而和者不宜。

     4. 舌红或绛或紫,苔黄或黄白相兼,或白底浮黄者,若舌淡而苔滑者不宜。

     5. 痰色黄稠,或痰中带血,或痰有臭味者,若清稀而滑者不宜。

     03

     本方由于性味清淡,剂量宜大,小则无效,特别在急症重症中尤其如此。

     一般苇茎可用50~200g,瓜瓣可用50~200g,苡仁50~200g,桃仁10~50g。

     煎药时水量应足,每次可服300~400ml,少则煎熬不适,量小无力,效亦不显。

     方中瓜瓣亦名瓜练,即冬瓜瓤,和瓤连子入药,用之疗效更为显著,若无瓜练,干冬瓜子亦可,但必生用。药肆中加工炒黄之冬瓜子不堪入药。

     04

     临床应用,应结合具体证情加味配方,则疗效尤为显著。

     1. 本方加黄芪、太子参,为甘淡甘温合法,祛邪扶正合用。对肺痿肺痈后期正虚有邪者,有较好效果。

     如患者李某,14岁,女,住院号:47179。

     1962年3月1日以右侧肺脓疡,脓腔大如小儿拳头而住院治疗。

     症见发热,自汗盗汗,面色萎黄,脉来虚数,舌淡少苔,食欲不振,咳嗽无力,痰虽黄臭而量少清稀,诊为正虚邪实之候。

     本方重加黄芪、太子参之甘温益气以扶正,酌加黄连、双花以助清解之势。

     服后证情得到控制,月余后,症状消失,面色红润,精神胃纳转佳。胸片复查:脓腔闭合,出院休息。本例自始至终未用西药治疗。

     2. 本方加蔻仁、藿香、橘红等,为甘淡芳香合法,清利芳化合用。对邪热内伏,湿痰阻滞者有较好疗效。

     如患者李某,成年,女,住院号:47257。

     1962年3月6日以恶寒发热、咳嗽气促,倚息不得卧4天入院。白细胞26.1×10^9/L,中性90%,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症见咳逆胸闷气促,痰多黄稠,面目虚浮,小便短赤、舌紫、苔黄白相兼,厚积积粉,为湿热生痰,痰热阻肺,气滞血瘀之候。

     用本方加藿香、蔻仁、川贝、郁金。服药5剂,咳嗽大减,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好转,血象正常。2周后出院休息。

     3. 本方加川贝、郁金、瓜蒌、桔梗、鱼腥草等,可助清热解毒、排脓祛痰之势。

     如患者罗某,男性,76岁,住院号:55594。

     1963年8月19日以恶寒发热,咳嗽胸闭4天入院。

     X线下证实左下肺包裹性积液,胸穿抽出脓性液体100ml,诊为左侧脓胸。

     患者高年体衰,不愿接受西医治疗,转诊中医。证见发热,口干不欲饮,咳唾黄痰,舌质紫暗,苔黄而厚,脉来弦数,为痰热阻肺,气滞血瘀之候。

     用本方加川贝、郁金、桔梗、全瓜蒌、鱼腥草等大剂投服。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好转。于10月3日突然喉中作痒,咯出大量脓性痰液约300~400ml。

     自述胸中豁然,惟夜间盗汗、精神疲乏。改用本方加丹参、麦冬、川贝、郁金守服半月而愈。

     4. 本方加红花、丹参、赤芍、丹皮等,可助活血化瘀之作用。对肺心病心衰出现气滞血瘀、痰热互结者有较好效果。

     1978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临床研究中,发现许多肺心病心衰患者,出现唇绀舌紫,舌下瘀筋粗大,伴见气急痰鸣,心慌胸闷。

     单用清热化痰,解除气分之邪,效果不显。改用本方加入红花、丹参、赤芍、丹皮,痰瘀两治,效果甚为满意。

     曾有一余性患者,住院号:19893。

     1978年12月15日以肺心心衰合并感染入院,经中西药治疗十天之久,症情确无好转,后改用此法痰瘀两治,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总之,本方在急性热病中应用甚为广泛,但其主要作用以清肺解毒,化痰祛瘀为其重点。

     在此基础上,如能结合具体证情适当加用对证之药物,则效果更为理想,诚为切于实用之良方,不可以其平淡而忽视之。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上)》,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1年7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则中医经验方

     喉咙一痒就咳嗽,怎么办?

     肺痿属燥无虚寒 —— 清燥救肺汤的特异性方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