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闭经”,疏肝理气通经验方9则
2023/2/26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学习9个治疗闭经的经验方。

     今天学习运用疏肝理气通经法,治疗“闭经”的名家经验及效验方9则。

     01

     姚寓晨诊治经验

     药用:紫丹参15克,紫参15克,紫石英15克,柏子仁12克,淮小麦30克,广郁金12克,生卷柏12克,琥珀末5克,合欢花10克

     心火旺者,加焦山栀12克,麦冬10克;心肾失济者,加交泰丸30克(包煎)。

     按语:

     闭经一证,有虚实之异,《济阴纲目》引朱丹溪云:“因七情伤心,心气停结,故血闭而不行”。

     此等之证,忧思过度,暗耗心阴,虚火灼精则经闭血枯。

     应用本方的辨证要点:闭经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苔薄、舌质暗红、脉细涩。

     方中紫丹参功能活血通经,凉血除烦,为心、肝二经之要药。紫参又名石见穿,专司活血止痛;紫石英功能镇心定惊,且能暖宫;二紫相伍,上能定志除烦,下能养血通经。

     柏子仁功专安神、润肠,为心、脾之要药;淮小麦养心安神,专疗神志不宁,两药相配,养心安神,润燥养营;广郁金具行气解郁,活血祛瘀之功,又系疗神志之恙的要药。

     生卷柏既能破血通经,又能止血,破血通经当生用,《名医别录》谓卷柏能“强阴益精”,《日华子本草》云卷柏“生用破血”。

     琥珀末为重镇安神之要药,合欢花功专解郁除烦,两药相合镇惊安神,畅气破瘀,以收通补兼治之效。

     (杨思澍主编.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02

     蔡小茹诊治经验

     药用:炒当归9克,大生地9克,川芎4.5克,白芍9克,柴胡4.5克,制香附9克,乌药9克,丹参12克,广郁金9克,怀牛膝9克,红花4.5克,青陈皮各4.5克

     如烦躁不安、紧张易怒者,增淮小麦30克,合欢皮9克,生甘草3克,甘以缓急。

     按语:

     多因环境改变,不能适应,或抑郁不快,影响情绪而导致闭经,自当疏肝解郁、理气调经。

     (张文康主编.刘云鹏等编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03

     蒲辅周诊治经验

     药用:抱木茯苓三钱,炒白术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醋炒竹柴胡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炒栀子一钱五分,甘草一钱,制香附三钱,夏枯草三钱,吴萸八分,生姜三片

     案例举隅:

     一患者月事不以时下已两年半之久。

     近一月来头晕目眩,心跳胸膈不舒,睡眠不佳,饭后脘胀,消化力弱,二便尚调,颈部右侧淋巴腺肿大约一年。

     现已两年零两个月经水未来潮,自觉脐下有软包块,按之则痛,肌肉日见消瘦。腹部胀气,子宫体正常大小,后倾能动,左右穹窿无扪痛,子宫颈口有轻度糜烂。

     脉象两寸微,两关弦,两尺沉涩,此属肝郁脾弱,心肾不交,《内经》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治宜先调肝脾。

     月经闭止而见肌肉消瘦,头晕目眩,气短心慌,手足心热,饮食较差,欲作风消之候,人见之莫不知其为虚,但颈部淋巴结核,气郁之象,少腹包块能移,为血瘕之征。

     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先调肝脾,使其饮食渐增,头晕目眩渐减,而后通经化瘀,以法攻之。

     若只知其为虚,而补气补血;不知其月经久停,络脉受阻,气血不和,瘀结已成,而忽视通经化瘀,则虚者愈虚,闭者日闭,瘀者日瘀,而为血枯经闭。

     故用三攻之法,而月经即有欲通之机,虽不补而补已寓其中;气以通为补,以和为补,三攻之后,而即用调胃理气和血之剂,虽不再攻而攻已尽其用,“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蒲辅周医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04

     班秀文诊治经验

     药用:柴胡5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枳实9克,香附9克,益母草15克,牛膝5克,川厚朴9克,合欢花9克,甘松5克

     案例举隅:

     一患者14岁月经初潮,一向错后,第一年仅经行四次。自去年8月开始停经,迄今一年余,经水仍未来潮。

     现胸胁、乳房及少、小腹胀痛,心烦易躁,夜难入寐。平时带下绵绵,色白质稀,量不多,胃纳不振,二便一般,脉沉细,舌苔如平。

     用疏肝理气,通络引降之法,意在“急则治其标”。

     然本不治则经源无由,肝郁诸症虽见减轻,依然经闭不行。

     二诊以四物加味,补血疏降并用;

     三诊以圣愈汤益气补血,加川厚朴、枳实、坤草引降通行,以补养为主,惟通行之力不足,经水仍未来潮。

     五诊时加入甘苦平之王不留行,直通冲任二脉,血海充溢,胞脉通畅,经水来潮、

     本病病机为肝主疏泄生发失常,不能行其“以生血气”之职,以致冲任失养,血海空虚。

     (班秀文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入民卫生出版社.1987.)

     05

     王渭川诊治经验

     药用:钩藤10克,白蒺藜18克,蚕蛹20枚(焙干研末,吞服),当归10克,川芎6克,生白芍12克,桃仁10克,泽兰12克,?虫10克,水蛭6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熟酸枣仁12克,夜交藤60克,槟榔10克,琥珀末6克(冲服或布包煎),山甲珠10克

     案例举隅:

     治一患者月经已停四年,并未生育(输卵管阻塞)。

     症见少腹胀痛,精神郁闷,眩晕,见屋转,失眠,胸胁胀痛。带多色黄臭。脉沉弦,舌质紫暗,舌边有小红点。

     本病例经过四个月的治疗,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方中蚕蛹有镇痉调肝作用,辅以钩藤、白蒺藜则效果更显。

     桃仁、泽兰、?虫、水蛭、蒲黄活血化瘀之力甚强,不亚于桃红四物汤。

     红藤、蒲公英、琥珀末清下焦湿热,为治疗妇科炎症和带下症的良药

     槟榔行气而不耗气,鲜生地和生姜互炒,能通经调气,对营卫失调、形寒者良效。

     炒川楝、山甲珠是治疗不孕症、输卵管不通症的主药。

     王老认为,本病案虽属气滞血瘀,却由不孕而发肝郁,既影响停经,更必须联系到肝肾冲任论治。

     (王渭川著.何焕霞、林从禄整理.王渭川疑难病症治验选.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06

     祝谌予诊治经验

     药用: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熟地各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鸡血藤30克,王不留行10克,川断15克,女贞子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

     案例举隅:

     曾治一患者月经初潮13岁,经量较多,伴经行腹痛,1989年因参加考试,精神过度紧张,逐渐月经稀发,每2~3月一行,至1992年底闭经,经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继发性闭经。应用雌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可行经。但因学习紧张近8月未用药。

     现症:末次月经为1993年2月。

     心烦易急,乳房胀痛,口干不思饮,腰酸痛,大便偏干,白带稀少。口舌暗红,苔白,脉细弦。

     辨证为气滞血瘀,冲任不畅。治宜行气活血,补肾调经。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二诊加车前子10克(包),五味子10克,覆盆子10克,肉苁蓉20克。疗效显著。

     闭经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亏损,血海空虚,无血可下,或肝肾两虚,精血不足;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或寒凝血滞,胞脉不通。

     本案因精神过度紧张而使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瘀不行,冲任受阻,经闭不行。同时与先天肾虚,冲任不盈亦有关,故先见月经稀发,后成闭经。

     祝氏治疗闭经实证,常根据气滞与血瘀情况侧重不同而选方用药。

     气滞为主,用逍遥散加味以疏肝解郁,养血调经;血瘀为主,轻证用桃红四物汤,重证用血府逐瘀汤。

     常加香附、益母草、鸡血藤、丹参、月季花等既补血养血又能通经之品,以免攻伐太过,徒伤正气。

     本案合用了五子衍宗丸以补肾调经,是治本之举,而川断配女贞子是祝氏治疗肾虚经闭的经验对药古医记载此二药善治女子性乏感症,祝氏体会其有提高性腺功能促进排卵作用治疗闭经每每用之。

     (董振华等著.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6.)

     07

     翁充辉诊治经验

     药用:熟地15克,当归12克,川苓12克,赤芍12克,三棱9克,茯苓9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

     按语:

     本方为治疗妇女闭经属气滞血瘀的常用方剂。

     方中主要以四物汤调理冲任,补血通经。其中白芍改为赤芍,欲其行血祛瘀通经。加入桃仁、红花理气活血,化瘀通经。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有益无损。

     (翁充辉.中医妇科临证备要.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08

     陈雨苍诊治经验

     药用:柴胡6克,郁金9克,香附9克,丹参9克,当归6克,赤芍9克,牛膝9克,川芎6克,益母草12克

     按语:

     陈氏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冲脉通于肝,具有调节月经按时排泄之功能。若藏血不足或疏泄失调,均可导致月经病,临床以气滞血瘀之闭经为常见。

     本方以柴胡、郁金、香附疏肝理气,丹参、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赤芍、益母草、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诸药合之,具有疏肝养血,活血通经之效。若寒凝血瘀,经闭不行,可加桂枝、吴萸;血虚经闭,可加鸡血藤、白芍、何首乌、熟地等。

     (杨思澍主编.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岀版社,1996.)

     09

     刘云鹏诊治经验

     药用: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郁金9克,川芎9克,甘草3克

     按语:

     肝郁化热者,加炒栀子9克,丹皮9克,以清郁热;小腹胀痛者,可选加枳实9克,青皮9克,木香9克,槟榔12克,以理气消胀;脾气虚者,加党参5克,白术12克,茯苓9克,以益气健脾;

     兼血瘀腹痛,酌加丹参15克,赤芍12克以及失笑散,以活血化瘀;腰痛,加续断12克,巴戟天12克,牛膝9克,以补肾活血止痛;腰胀痛,加乌药9克,牛膝9克,以理气活血止痛。

     刘老认为,七情内伤,以致肝气不舒,导致冲任瘀滞,胞脉阻隔,经闭不行。

     然而脾为生化之源,经水出诸肾,肝郁气滞可犯脾,脾虚化源不足而血少难以养肝,则肝郁益甚,久之则血瘀。

     再则乙癸同源,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肝失所养,疏泄失常,久之气滞血瘀,形成虚实相兼之证。

     重在疏肝理气,辅以健脾活血调经。经潮时则应活血祛瘀,以因势利导,常主以生化汤。此即刘老之经前宜理气为主,经期宜活血为主的调经法之一。

     至于纯气滞血瘀证则自始至终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方可随症变,法不可改。

     (张文康主编,刘云鹏等编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刘云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妇科病奇方妙方》,魏睦新、许慧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疏肝养肝怎么办?4个方剂帮你忙

     半夏厚朴汤治不了的“梅核气”,试试“疏肝养阴汤”

     这两味活血化瘀药,你是怎么用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