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治“闭经”验方6则
2023/3/5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六则“益气化瘀通经”治疗闭经的经验方。

01
王渭川诊治经验
药用: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补骨脂12克,地鳖虫10克,水蛭6克,泽兰12克,益母草24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炒蒲黄10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槟榔10克,琥珀末6克
方中以参、芪益气,并采取鳖甲煎丸和化癥回生丹中主要虫类药,以疏络通经,及失笑散、一贯煎、滋水清肝饮中所选适当药物。诸药合用,收效显著。
——王渭川著.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02
朱小南诊治经验
药用:棉花根30克,茺蔚子12克,黑大豆12克,香附6克,仙鹤草12克,鸡血藤膏6克,甘草3克
治一患者闭经7月余,面目虚肿,精神疲惫,小溲频数,有时不能自制,四肢有麻木感,小腹感重胀,时欲瞌睡,脉为虚缓,苔薄白。用此方治疗半月余后,每月经水来潮如常。
方中棉花根性温无毒,有补气健脾利水的功效,且有通经作用;配茺蔚子以行血调经,鸡血藤膏能养血活络,增加经源,并能医治肢节酸麻及筋骨不利等症。
黑大豆是滋养利水剂,能补充营养、消除虚肿;仙鹤草有补气养血健脾胃的功效;香附有理气调经功用,于补养药中加入香附一味,以调气行滞,候血海稍充后使血液流通,则经水常能来潮。
末以甘草殿军,作补脾胃矫药味之用,综合诸药效能,有补养、健脾、通经、退肿的功效。
脾虚能致经闭,首先记载于汉代《金匮要略》:“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说明脾胃虚弱,养料不够,能引起经闭,脾虚又能形成浮肿。
《素问》中早有记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脉“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浮肿,若水状也。”
由于脾阳虚弱,运行失职,津液也就无从疏散,聚而成湿,湿渗溢于肠则为泄泻,泛滥于肌表,蓄积而成浮肿。
元代李东垣谓:“妇人脾胃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衰而致经水不行。”
——朱南孙等.朱小南妇科经验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03
班秀文诊治经验
药用: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归身12克,生地10克,甘杞子克,川楝子5克,瓜蒌壳10克,合欢皮10克
阴血为月经之源,阴血亏虚,则冲任二脉失养,血海不能满溢,故经闭不行。
取一贯煎加甘寒之瓜蒌壳以清润宽胸,合欢皮以宁神解郁,意在既能滋养阴血,又能润通血脉。
诊治时用药虽有所增减,但均不离柔肝、补肾、健脾之品,平允冲和,阴阳气血并补,精血得生,冲任得养,血海充溢,经水自行。
——班秀文著.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04
裘笑梅诊治经验
药用:太子参30克,清炙芪10克,当归9克,炒白术10克,仙灵脾12克,炒枣仁9克,制远志6克,辰茯神9克,扁豆花6克,佛手花6克,玫瑰花3克,川朴花6克,代代花3克,青陈皮各4克
此方适用于血海空虚,冲任失养,经汛不能自转证。
曾治一患者,其于1981年12月分娩时,胎盘剥离大出血,未予输血,形体消瘦,五毛俱落,闭经3年。
用人工周期疗法,月经虽转量极少,末次月经9月3日。食欲不振,畏寒困倦,头晕目眩,心悸怔忡。两脉沉细,舌质淡红。
初用壮阳助肾健脾方药,由于患者体虚难以接受温燥之剂,二诊改用芳香化浊,使脾得运,胃得受,生化有源。三诊助以补气,则阴血渐生,血海得盛,冲任得调。
——裘笑梅著.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05
刘奉五诊治经验
药用: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一钱半,熟地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二钱,益母草三钱,党参五钱,莲肉三钱,山药四钱,生芪一两,远志三钱,牛膝三钱,炒枣仁三钱
治疗一患者,闭经5个月,现症头晕,健忘,心慌,气短,出虚汗,睡眠不实,多梦,全身乏力,身痛,腿酸易抽筋,阴道分泌物减少。
刘老分析本例属于脾肾不足,血虚经闭。
所以除闭经外,见有头晕、健忘,均为血虚不能上荣之故。血虚不能养心,则神不守舍,故睡眠不实而多梦,心气不足故见心慌、气短、出虚汗。
因为汗为心之液,心阳不能布于表,卫气不固则出虚汗。脾气不足,故见乏力、身痛、腿酸,血不荣筋则腿酸易抽筋。
所以用归脾汤为主方,健脾益气,安神养心,继而配合五子衍宗丸加强补肾,并用四物汤养血。
随后几诊中以健脾补肾贯彻始终,重用生黄芪、当归补血以治其本。另外五味子敛心气,桂枝通心阳,桂圆肉、柏子仁养心血,远志交通心肾,疏通心脾之气机,补充脏腑气血之虚。
全程以调理气血,冲任之功能,使之经脉畅通,月经始能来潮。
——北京中医医院编.刘奉五妇科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06
何子淮诊治经验
药用:炒党参15克,炒白芍12克,焦白术、淮山药、炒扁豆、平地木、川断、仙灵脾、当归、茯苓各9克,橘皮、橘络、炙甘草各6克,远志3克
治疗一女月事15岁初潮,量少色淡,常为一二月或三四月一至,经后少腹时感疼痛。近来,经闭已达半年,小腹并无胀痛。
患者面色不华,四肢倦怠,时有头晕腰酸,纳食无味,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来细软。
本证气血虚弱,关键抓住中焦化源不足。《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景岳全书》也说:“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以灌溉一身。”
或因脾胃素弱,或因忧思劳伤心脾,中土不运,血气无源,故其治重于脾。
济生归脾丸为调补心脾之剂,方中龙眼、红枣补心气,参、芪、术、苓、草为健脾妙品,薛立斋加远志、当归以交心肾,是心脾兼肾合治之意。
对脾肾兼虚、血枯经闭者不用阿胶,而熟地改炒炭;因脾虚血少者,厚味滋补,营血非但不能速生,脾运反为之腻滞。
本例采用参、芪、术、山药、扁豆、平地木、甘草、甘淡运脾,敦促化源,佐以益肾调冲之品,使阳生阴长,气血同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待症状改善,月经行后,或嘱病员久服归脾丸补脾养血,或不专事药用,而以红枣、扁豆、花生肉(带衣)煮烂佐食,也可达到健脾生血的目的。
——陈少春等整理.何子淮女科经验集.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中医治疗难治性妇科病奇方妙方》,魏睦新、许慧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治疗“血虚肾亏”闭经的“四二五合方”
治疗“闭经”,可以用这个经方
“闭经”治疗经验七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