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先生的“治咳七法”
2023/3/23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姜春华先生临床治咳七法。
先生临证治疗咳嗽,注重紧扣治咳各个环节,倡用截断方药,对于久嗽正虚患者,酌加益气养阴之品,每获良效。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症状,中医认为病在于肺,但也可因其他脏腑而引起。
中医治疗以辨证为主,以证分类,如外感风、寒、温、暑(热或火)、湿、燥等,内伤有劳瘵(相当肺结核)虚损、脾虚、肝旺、肾亏、心火上炎等,治疗则每一证有一定治法、一定方药,各有一定的治疗规律。
如劳瘵的治疗为补肺、健脾、益肾,重在杀虫(抗痨);如痰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为温肺、健脾、壮火,重在温寒;肺痈(相当于肺脓疡)的治疗为清热解毒,活血消瘀,排脓散结,重在解毒。
先生认为,中医对于不同病种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正如前人所云“毋见咳而止咳”,说明了专以止咳为事的方法不一定能解决咳嗽,惟有扣住某一环节时,则止咳固然好,不止咳也会好。
如有表证的解表为主,痰多的祛痰,痰浓的化痰,无痰的使之有痰,咯痰不爽的使之爽,气逆的使之下降,剧烈的使之缓和。
01
表者解之
凡一切外感咳嗽而有表证者,以解表为主。病因虽有六气之分,症状则分寒热二型。
表寒性症状,选用下列药物:紫苏、麻黄、前胡、荆芥、防风、细辛、豆豉、生姜、葱白。
成方:华盖散、三拗汤、参苏饮(去人参)。
表热性症状(或兼肺热),选用下列药物:白前、薄荷、银花、连翘、蝉衣、桑叶、桑皮、马兜铃、元参、鲜沙参、黄芩、瓜蒌仁、马勃、知母、山栀、枇杷叶。
成方:银翘散、桑菊饮加减。
如寒热症状区别不明显,上二类药可参合用之。
不问寒热类型皆可加入解毒药,如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开金锁、鸭跖草等。
祛痰止咳可加半夏、大贝、款冬花、百部等药。前人认为半夏用于寒性咳嗽,大贝用于热性咳嗽,其实可不必拘泥。
02
寒者温之
凡慢性咳嗽表现里寒性症状,咯痰清稀量多者,用温热药。
如半夏、陈皮、麻黄、干姜、细辛、款冬花、钟乳石等。若肢冷畏寒、腿肿面浮者,加附子、桂枝。
成方:小青龙汤加减。
03
热者寒之
凡急慢性咳嗽而表现里热性症状,痰黄而浓者,用寒凉药。
如生石膏、知母、桑皮、黄芩、瓜蒌仁、竹茹、天花粉、马兜铃、海浮石等。
成方:泻白散加减。
临床上证见寒热有时与痰不一致,如证见热性表现,痰则清稀而多;证见寒性表现,痰则黄稠,当须分别用药,其症状属寒性者用温药,属痰热者,则用寒药,温凉并用。
如大青龙汤治表寒里热,其中麻黄、桂枝治表寒,石膏则清里热。
04
燥者润之、清之、化之
不管急慢性咳嗽,凡痰黄浓成块,或咽喉干痒,或痰粘成丝,咳嗽费力,或干呛无痰者,都用清凉性滋润药。
如瓜蒌仁、元参、麦冬、天冬、北沙参、天竺黄、天花粉、知母、生地、牡蛎、白芍、木蝴蝶、甘草、竹沥等。
05
湿者燥之、温之、祛之
凡咳嗽痰涎清稀而量特多,咯吐不完者,有下列几种情况:
(1)因表邪而致痰壅肺实,以祛除为主,用三子养亲汤加味。如半夏、南星、苏子、陈皮、白芥子、桔梗、远志、莱菔子等。
(2)慢性咳嗽责之在脾,脾虚则中气不足,津液化痰(表现气虚),用健脾燥湿药,香砂六君汤加味。如党参、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砂仁、干姜、木香、钟乳石、甘草等。
(3)慢性咳嗽由于肾阳虚,脾阳虚弱,津停化痰,兼见肢冷畏寒便溏(表现阳虚),同上方加温阳药,如附子、肉桂、益智仁、潼蒺藜等。
06
逆者降之
(1)肺气上逆,壅滞胸中,致胸闷气急(表现气窒),根据不同类型酌加下药:旋覆花、枳壳或枳实、川朴、苏梗、瓜蒌皮。
(2)肝火上冲,表现肝胆气逆上冲,咳引胸胁痛,兼有目赤,性躁,咽干,痰少(表现肝火),用清火降逆药:桑叶、青黛、钩藤、丹皮、山栀、白芍、蛤粉、郁金、枳壳、黄芩、木蝴蝶、百部。
(3)心阴耗损,致心火上亢,咳嗽痰少,兼见心烦、心悸、不寐、易醒、舌红口干,或见口疮,调养心血,清降心热(表现心虚),用归脾汤加减:党参、当归、五味子、茯神、柏子仁、枣仁、龙眼肉、川连、连翘、山栀、百部。
(4)肾阴不足,相火上炎,致肺阴受烁,肺叶热燥,咽干无痰或痰粘成丝,咳嗽连连,兼有腰酸膝痛,“咳在于肺而本在于肾”(表现阴虚肺燥)。
用益阴滋水法,七味都气丸加减:生地、熟地、山萸肉、山药、五味子、丹皮、茯苓、款冬花、天冬、麦冬、百部、阿胶、玉竹、胡桃肉。
07
剧者止之
凡急慢性咳嗽剧烈,或持续性,或阵发性、无痰或少量痰,可用止咳药:百部、天浆壳、南天竺、马勃、木蝴蝶、甘草,可酌加元参、麦冬、沙参、蒌仁。
上方集自民间单方,不管新老,不论季节,任何咳嗽,皆可应用。
急性亦可加入开金锁、千日红、知母、枇杷叶、西青果等。成方止咳散用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治诸般咳嗽。
上述七法是先生在60年代初总结自己在临床处理咳嗽几个环节的体会,曾先后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的各类研究班上作专题讲座。
从中可窥其一贯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病求本,为病寻药的学术观点,也反映出先生70年代初创立“截断扭转”学术思想的原始雏型。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上)》,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1年7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可以截断“咳嗽”的一个经验方
“久咳”的截断方,这一味药很关键!
喉咙一痒就咳嗽,怎么办?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