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陷胸汤,是怎么来的?该怎么用?
2023/4/3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伤寒论》大小陷胸汤的由来与用法。
结胸一证,乃经方之著名病证。历代医家对此证解释颇多,但自圆者恒少。
一
《伤寒论》128条云:“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者,名曰结胸。”文中谓“按之痛”,但痛在何处?其意尚有不足。
《伤寒论》137条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此条明确指出了结胸证疼痛部位在“心下至少腹”,因其主方为大陷胸汤,主证当是“大结胸”。
138条又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此条明确提示“小结胸”病名,正与前述之大结胸相对应。
综上所述,结胸证当分为:①大结胸,②小结胸。前者之痛在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后者之痛在心下,按之则痛。
由此可见前者之痛,其范围大,其性质重;后者之痛,其范围小,其性质轻,故所以前者谓“大结胸”,后者谓“小结胸”。
二
大结胸之主方大陷胸汤,小结胸之主方小陷胸汤。
何以谓陷胸汤?
《伤寒论》134条云:“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巨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由此可知阳气内陷,结于胸膈,是结胸形成的主要病机,因此主方名曰陷胸汤。
结胸证既是阳气内陷,则必属阳、属热,《伤寒论》131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说明了这一点。
既是阳热之证,治当以寒下为法,不论是大陷胸汤还是小陷胸汤之组成均以寒凉为主,正合其理。
大陷胸汤之组成大黄、芒硝、甘遂;小陷胸汤之组成瓜蒌、黄连、半夏。
前者性峻猛,釜底抽薪,适于结胸之大者;后者药性平和,宽胸降气,适于结胸之小者。
三
笔者尝以大陷胸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以小陷胸汤治疗干性胸膜炎获效;
又因大结胸有心下自少腹之满痛,因而用其方试治部分肠梗阻有效;又因小结胸有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因而用其方试治萎缩性胃炎获效。
在大陷胸汤中加入葶苈子、杏仁为丸,名曰大陷胸丸,治结胸之“项亦强,如柔痉状”(《伤寒论》131条)。
方中加入行痰利水之葶苈子、镇咳去痰之杏仁,显然加强了对胸中水痰之作用,适应证当是渗出性胸膜炎类,以丸药服之,意在缓缓图治,当适症慢性渗出性胸膜炎也。心下至少腹之满痛,当不宜此丸。
大结胸证,因其有“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又有“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伤寒论》135条)等症状,由此推断此证除前述之肠梗阻之外,尚不能排除胃穿孔、急性腹膜炎之类;
鉴于此,单用大陷胸之类,恐难胜任此病之治疗,因此《伤寒论》133条云:“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132条云:“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裴正学医学经验集》,裴正学编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除了治疗“小结胸病”,小陷胸汤还有这么多用处呢!
两碗水引起的「结胸」,法当如何治疗?
《金匮要略》的方子疗效为什么不如《伤寒论》?该怎么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