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解 | “半夏”、“交泰丸”治失眠
2023/4/7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杨则民先生对“阴阳不交”、“心肾不交”致失眠的新见解。

01
“阴阳不交”新解
冷庐医话记西汉居士案云:尝治一人,患失眠,心肾兼补之药偏施不效,......以半夏二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乃投补心等药而愈。
陆定圃推论,谓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故能治阴阳二气不交失眠之症。
此凿空妄谈也。
考失眠原因非一,或由于上部充血(古称肝阳上行),或由于神经衰弱(即归脾汤证、酸枣仁汤证),或由于消化不良,或由于过度兴奋,或由于胃病变化。
西汉居士以半夏与夏枯草治愈失眠症,殆为消化不良及胃病变化之故。何以知其然也?
考《内经》治失眠用半夏秫米汤,后世则用温胆汤,皆以半夏为主药,而半夏又能治慢性胃炎。
盖慢性胃炎为习见之病,其病之产出物常能刺激神经中枢而起不眠或头痛(古称痰厥头痛),半夏有抑制胃病产出物之效(古称化痰),故能治疗失眠;
至夏枯草有促进胆汁分泌之效,且有解毒作用,胃病之消化不良者,得胆汁而良好,其分泌产物之毒素,得夏枯草新消解,故二药之治失眠,非能镇静神经也,能治胃病与恢复消传机能耳。
按语:杨氏之论半夏、夏枯草治失眠之理,颇有见地。
夏枯草有平肝清火之主功,失眠原因种种不一,肝阳上亢亦能使人失眠。夏枯草配半夏,则寒热并施,阴阳相交而寐得安。

02
“心肾不交”新解
古人治失眠有用川连、肉桂二味而效者,谓之交通心肾,夫心肾不交因为臆说,谓川连泻心火,肉桂降肾火则臆说之臆说矣。
然而用川连、肉桂而能治失眠者何也?
盖失眠无不因于神经之亢奋、血液之上冲,而川连能治面红,急慢性病之颜面潮红者,川连自来为必用之品,可见川连有镇静作用也。
而肉桂内服(若无胃肠炎症)立觉脐部以下有温热感,盖其芳香刺激作用相当强烈,故能刺激胃肠使起轻度充血,因而减少头部之血量,脑神经得以安静而入眠。
由此言之,川连之医治作用在减轻面火,肉桂之作用在引起胃肠充血,因而诱导头面之血液下行,故二品合用能收镇静入眠之效。
按语:此等解释较为妥贴。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潜厂医话》,杨则民遗著,董汉良,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半夏,不仅仅是“化痰药”
治疗失眠没头绪?看看这6对常用药对吧!
“心肾不交”的4种分型及其治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