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治疗,这里有十几种办法!
2023/4/19 7:00:00 肖相如频道

     导读:黄褐斑,一个影响颜值的皮肤疾病。阅读下文,带你颜值加分。

    

    

     【中医论述】

     黄褐斑是一种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为肝斑,面尘,俗称妊娠斑。《外科证治全书?面部证治》中述: “面尘(又称黧黑斑、黧黑?

    ),面色如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面肤相平。”

     【病因病机】

     脾气不足,气血不能润泽于肤,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于 面,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漫,血不荣肤,故致褐色斑片。

     【临床证候】

     1.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尤以妊娠期妇女、野外工作者、劣质化妆品搽抹,或肝胆肾疾病及结核病等慢性疾患者。

     2.多发于颜面部,尤以颧部、前额、眼周最为明显多发。

     3.皮疹为淡褐色,黄褐色或棕色斑片,边缘清楚,可散发,亦可融合。

     4.无主观感觉。

     5.本病需与黑变病,激素性皮炎等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内用药疗法

     (1)脾虚血瘀证:黄褐斑,状如尘污,唇颧多见,常为散在,面色不润,肢体困倦,经期延长,经水稀淡,白带黏多, 舌淡苔腻,脉象濡软。治宜健脾理气,活血化瘀。

     方用人参健脾丸化裁,药用:炙黄芪15g,党参9g,白术9g,茯苓9g, 当归9g,赤芍9g,红花3g,牛膝9g,鸡血藤15g,甘草3g, 煎服。

     (2)肝郁血滞证:色斑深褐,弥漫分布,面颊尤多,中央融合,边缘散在,胸胁胀闷,经前乳胀,经期错乱,痛经为多,经血有块,舌瘀苔黄,脉象弦细。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 瘀。

     方用逍遥散化裁。药用:全当归9g,白芍9g,柴胡3g, 炒白术9g,白茯苓9g,莪术9g,川郁金6g,元胡索9g,青陈皮各3g,丹参9g,煎服。

     (3)肝肾不足证:颜色褐黑,面色无华,伴有头昏耳鸣, 腰膝酸弱,舌淡苔薄,脉象细浮。

     治宜补益肝肾,活血化瘀, 方用六味地黄丸化裁,药用:生地、熟地、怀山药、山萸肉各 12g,牡丹皮6g,泽泻、茯苓、仙灵脾各9g,枸杞子10g,女贞子9g,旱莲草6g,白鲜皮3g,生甘草3g,煎服。

     (4)阳虚血滞证:色斑褐黑,边界截然,状如蝴蝶,形寒怕冷,手足发凉,舌多胖淡,脉象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药用:附子9g,桂枝6g,熟地12g,山药12g,山萸肉9g,牡丹皮9g,胡芦巴12g,泽泻15g,莪术9g,炙甘草3g,煎服。

     二、外用药疗法

     (1)玉容散:甘松、山奈、茅香各15g,白僵蚕、白及、 白蔹、白附子、天花粉、绿豆粉各30g,防风、零陵香、藁本各9g,肥皂9g,香白芷30g,共研细末,外用,每日2次擦面。

     (2)五白膏:白芷、白附子、白及、白蔹、白丁香各5g, 共研细粉。用蛋清或蜂蜜调搽。

     (3)祛斑粉:雄黄、硫黄、密陀僧、朱砂各6g,雌黄、 白附子各15g,白及、麝香、冰片各0.9g,共研细末。用姜片蘸粉外用。

     三、中医疗法

     (1)按摩:每晚睡前洗脸,外搽人参珍珠霜,用手掌顺摩与逆摩各20下,每日1次。

     (2)耳穴:肝、肾、内分泌外贴香附活血膏,内放白芥子 1~2粒,2日1次。

     四、单验方疗法

     (1)祛斑美容散:生地24g,当归、赤芍、桃仁、红花、 柴胡各10g,川芎6g,山药,山萸肉各12g,牡丹皮、云茯苓、泽泻各9g,紫草15g,以上为1料,焙干研粉,每次服 9g,每日3次。

     (2)美容退斑汤:何首乌30g,熟地、女贞子、白芍各 15g,黑芝麻、核桃肉、白附子、云茯苓、丹参各15g,紫草 8g,煎服,每日1剂。

     (3)五花祛斑汤:合欢花15g,红花7. 5g,月季花20瓣, 金银花15g,菊花10g,蝉蜕15g,僵蚕10g,何首乌30g,当 归15g,白芍15g,白茯苓15g,白芷5g,柴胡10g,甘草5g,煎服,每日1剂。

     (4)七草祛斑汤:夏枯草6g,益母草10g,白花蛇舌草15g,旱莲草15g,谷精草10g,豨莶草10g,紫草6g,煎服,每日1剂。

     (5)甘草油:甘草5g,香油100ml,煎枯去渣存油,外用。

     (6)柿油膏:柿叶10g (研末),凡士林90g,外用。

     (7)美容浴:人参、红花、三七各3g,煎水熏蒸颜面。

     (8)芸苓粉:外搽。

     【预防护理】

     1.避免日光暴晒。

     2.少用化妆品。

     3.少食辛辣食品,多吃蔬菜水果。

     4.不要长期服用避孕药物。

    

    

     【西医论述】

     黄褐斑,俗称妊娠斑。是一种对称性后天性慢性颜面褐色色素沉着的皮肤病。

     【病因病机】

     1.生理性因素——如妊娠妇女,雌激素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孕激素促进黑素体的扩散。

     2.疾病性因素——许多慢性疾患,如肝病、结核病、肿瘤、痛经等可诱发。

     3.药物性因素——如长期服用避孕药,苯妥因钠,冬眠灵等也可诱发。

     4.化妆品因素——因化妆品中含有香料、防腐剂,光敏物及铜、锌、汞、铅等超标,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加速色素合成。

     5.日光性因素——夏重冬轻。日晒有促发作用。

     6.营养性因素——偏食者,食物中缺少维生素A、C、E及烟酸、氨基酸等。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皮科临证心要》,宋兆友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公众号图库。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疏肝六法”治咳嗽

     为什么治上半身的病,要扎下半身的穴?

     萧龙友先生临床惯用方6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