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症顽固,要断根你得用这个办法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哮喘是一个比较顽固的病证,往往可以伴随终身,用药调治虽可取得暂时平息,欲求根除,还须配合灸法为宜。

     哮喘西江月词( 2首 )

     明·万密斋著于《片玉心书》

     本文共词二首,主要阐述了小儿哮喘证形成的病因,有因风寒壅阻的,有因客犯咸醋的,有因乳呛而得的,有因痰热阻膈的,发病时虽然有虚有实,但多痰火中藏,治疗时可以根据具体证情,分别运用发表行痰,特别强调了欲求断根,必须施用灸法,颇值临床试用,以便总结推广。原文哮喘证虽有二,皆由痰火中藏,或被风寒袭外方,或被盐水醋呛,亦有乳呛而得,致令攻腠为殃,用药调理法虽良,断根灸法为上 。【译义】哮和喘在证候上是有区别的,凡呼吸气急促的,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则谓之“哮喘”。哮证固然有时可以兼喘,而喘证则不多兼哮。至于发作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因风寒之邪,郁伏闭肺,而致关窍不通,气逆不降,遂致痰涎上壅,呼吸为之急促而不利,有因客犯咸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息道路,气血为之急促的,亦有由于乳水呛肺而作的,总之,成因虽多,皆为痰火中藏所致,由于胃中有实火, 膈上有稠痰,痰热蕴阻胸膈,气郁不宣,呼吸壅滞,因而形成哮喘。由于哮喘是一个比较顽固的病证,往往可以伴随终身,用药调治虽可取得暂时平息,欲求根除,还须配合灸法为宜。【附方】方1、哮喘灸法:对心穴、足三里穴、各灸三壮,仍禁酸咸辛热之物,瓜果生冷等味。按:对心穴在后背对心处。按语哮喘发病的因素,除了词中介绍以外,亦有因虚而致哮喘者,如小儿大病久病之后,或久服寒凉克削之品,或久吐久泻之余,脾伤及肾所致,其发病机制,主要属于肺气壅塞和肾不纳气两大类,亦即叶天士所谓“实喘在肺,虚喘在肾”之意。但是,小儿的哮喘,固以实证居多,由于痰火壅塞于内, 风寒郁闭于外所致,然据临床的实践体会,由于某部脏器机能失调,以及先天素质和气候骤变不能适应,均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朱丹溪论哮喘病因中,除了上述这些主要因素以外,尚有胃络不和而喘,肾气虚损而喘,以及惊忧气郁而喘等各种致病的原因。原文哮喘多成宿病 ,天阴欲雨绵缠,治时发表及行痰,九宝时常灵验,表邪未除五虎 ,里实葶苈为先,不宜砒石作汤丸 ,误了孩儿命短。词解1、宿病:就是夙恙,旧病或老病之意。2、砒石作汤丸:砒石就是砒霜,在治哮喘方中,有寒喘紫金丹,即是砒石、麻黄、豆鼓制成。【译义】哮喘是一种宿病,它的发作规律,颇不一致,有的多年不发,有的一年数发,有的一月数发,如遇气候寒暄不时,天阴欲雨之际,常致连绵不已。古称“喘为恶候”,因此,当本病发作之时,必须及早治疗,一般多以治肺为主(因肺失清肃,不能下行肃降,故上逆而为哮喘),采用发表行痰的方法,苏沉九宝汤常能定喘化痰,获效很高。如果风表郁闭化热的,可用五虎汤以宣肺清热以定喘;若痰热内闭,喘息有声,形成里实者,可用葶苈丸以泻肺顺气,常能药到病除。由于小儿纯阳之体,实证热证居多,不宜应用砒石等辛热有毒的药物为丸,以免发生不测。【附方】方1、苏沉九宝汤:桑白皮,甘草,大腹皮,官桂,陈皮,苏叶,麻黄,乌梅,薄荷,杏仁各等分姜引水煎,微汗为度。方2、五虎汤:麻黄七分,杏仁一钱,甘草四分,细茶炒七分,白石膏一钱半,水煎发汗禁风。方3、葶苈丸:方见前。按语哮喘一证,常发作于气候转变,寒暖不常的气节,但亦有突然发作的,开始发作的证状比较轻微,后来则愈发愈重,须经过一定的发作时间以后,方才逐渐平静,嗣后可经常重新发作,一般夜甚于昼,其发作的时间持续,亦长短不定,有时一昼夜可发作数次,严重的病例,呼吸异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不能就枕平卧,颜面常呈苍白青紫,淋漓汗出,肢体不温,喉间痰声漉漉,状如水鸡声,可以声达户外,几濒于窒息状态。治疗时,不外实则泻肺,虚则补肾的法则,审属风寒与痰气相结者可用小青龙汤;痰多者可用三子养亲汤,如果久病哮喘,肺虚肾弱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倘若大汗淋漓,肢厥面苍者,可用参附汤,黑锡丹,或紫河车等以固正益气。小结哮和喘在某些地方,似乎相类,所以有时就把它们合并讨论。其实哮和喘,在症状上是有不同之处的,主要区分,哮是以声响言,喘是以气息言,所谓哮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喘者是出纳升降失常所致。它的类型,亦有多种,如寒哮、热哮、咸哮、糖哮等,每遇天时转变,或甜咸多食,均能促其病势加剧,临床时主要辨其虚实,给予适当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根据万密斋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认为小儿哮喘实火证候较多,故用五虎汤、葶苈丸等方药治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临床时还以辨证施治为主,灵活体会为要。关于提出哮喘根治的问题,他说:“五虎汤……葶苈丸……此皆一时解急之法,如欲断根,可内服五圣丹,外用灸法”。临床时可以试用,吸取经验,以便推广。附方:五圣丹:南星煨一两,陈皮(去白以盐煎)一两,杏仁七十九个(另研)半夏(汤泡七次)二两。先以南半二味研末,用皂角生姜汁拌匀,合作曲,再用甘草陈皮研细末,别取竹沥一碗,将前末成饼子焙干,又浸又焙,以竹沥尽为度,再研入杏仁泥,炼蜜合匀为丸,临卧噙化一丸,薄荷汤下。哮喘的辨证论治: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医儿科经典选释》,刘弼臣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运用“对药”治疗小儿哮喘

     治疗小儿哮喘14法

     “小儿王”刘弼臣先生治疗“小儿哮喘”的基本方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