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量身定做”的推拿代药法,实用!(下)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小儿推拿代药法,了解它的历史渊源。

     肖相如师门三期弟子薛晓鹏明晚直播分享点击图片预约观看↓↓↓

    

    

     释义

    

    

     推拿又称“按摩”。是一门不用任何药物和医疗器械,全凭医者双手在患者体表的某些穴位上运用各种治疗动作,就能治疗病患的疗法。它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具有疏通经络,流畅气血,从而达到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的目的。这种疗法起源很早,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就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的记载。从汉唐的史籍上看,有关按摩的著作,亦复不少,且隋唐两代的太医院都设有按摩专科,足见它是有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是从宋代又废除了这一专科,因为士大夫阶级为风气所尚,认为这种疗法是一种贱技,致使这一学说滞留不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多么惋惜。所以,我特地写成此赋,介绍其有关技术的使用,希望能够引起各位医家的重视,广泛地推行这一疗法的运用。推拿疗法和用药治疗具有同样的道理,药物有寒热温平的四性,推拿也有揉掐各种手法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之前,也必须先通过四诊辨证,并特别注意腹诊与局部诊查,分清病证的寒、热、虚、实……然后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发挥一定的治疗技巧,才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否则,证候不分,手法不明,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至于推拿疗法的内容,由于各个手法的不同,因而所取得的疗效也不一样。例如:推上三关,具有温散的作用,仿佛药物的麻黄肉桂,适用于恶寒身热,腹痛便泄,饮食不振,四肢乏力,身痛体怠等证,发热较重的患者,就应少用或不用。退下六腑,具有寒凉的作用,仿佛药物的滑石羚羊角,适用于温病发热,咳嗽气急,烦躁啼哭,筋惕肉瞤等证,对于一般热性病的疗效很好。水底捞月,具有大凉的作用,仿佛药物的黄连犀角,适用于伤寒温疫,惊狂谵妄,吐血衄血,下血等证,血分无实热者,不宜应用。天河引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仿佛药物的黄芩黄柏连翘,适用于湿热黄疸,泻痢腹痛,目赤肿痛,瘰疬外疡及热性病证,脾胃虚寒者则不宜用。大指旋推,则具有补益的作用,犹如药物的人参白术,可治痢疾,吐泻等一切肠胃道疾患。如果大指直推,则将起着泻脾的作用,犹如药物的灶心土石膏,对口疮龈肿,口臭颊破,牙龈渗血等证则有效。推三关虎口法,具有止泻的作用,犹如药物诃子炮姜,适用久利久泻。如由虎口推向三关,就起荡涤的作用,仿佛药物的大黄枳实,适用于腹痛便秘等证。涌泉穴推向右转而不揉,也是起着泻下的功能等于药物厚朴芒硝的作用;如果一推一揉而右转,则又起到健脾的功能,与药物的人参白术作用是无差异的。食指下推,有泻肺的作用,如果旋推,则能止嗽。在精灵威灵两穴紧拿,有化热痰的作用,仿佛药物的牛黄贝母;在肺俞穴重揉,也能起到化痰的作用,但只适用于寒痰之证。黄蜂入洞法,有辛温发散作用,仿佛药物的防风羌活。捧耳摇头,具有清热和胃作用,等于药物的生地木香。五指节上轮揉,犹如苍术一样的具有祛风燥湿的作用;在足部大敦和昆仑两穴处运用拿法,有钩藤那样的具有镇痉止抽的效果后溪穴向上推,有清肾利水之效,仿佛药物的猪苓泽泻的作用;小指向下推,则起补肾之功,并不亚于药物的杜仲地黄。涌泉穴左揉,有像砂仁藿香一样的起到芳香和胃作用,手臂重揉,也如白芍川芎那样,起到理气活血柔肝止痛的效果。脐风灯火和元宵灯火,都是定惊解痉的良法,往往具有起死回生的治效,但在运用上焦灼(脐风灯火十三焦,元宵灯火十五焦)多少有别。穴位也有不同。一个病证,由于人的体质既不同,病变的反应情况也有异,治疗之前,必须全面了解疾病的部位属表属里,病变的性质属寒属热,属虚属实,然后针对病候的情况,很恰当地运用各种推拿的手法,自可由逆转顺,由重转轻,而趋于痊愈。如果手法不谙,揉掐不明,随便乱用,盲目施术,是非常危险的。以上将推拿疗法的作用和手法,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些内容,虽然古书未有记载,前人很少论及,尽管内容亦尚不够全面,不堪为人师法,但是,就我所体会到的已作了主观努力而写成此文了。

    

    

     小结

    

    

     推拿疗法,历史渊源,追溯甚古,相传在最古时代,针灸、药物尚未发明以前,人类患了任何疾病,就用两手来推拿按摩等简单操作,来作为治疗的方法。由于小儿推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新的经验,并逐渐与成人按摩形成两派,迄至现代,小儿推拿大多儿科医家所兼理。这种疗法, 虽然很早就被人民所信仰和拥护,但在解放以前,由于反动政府对中医的摧残和压迫, 再加上中医本身对它不够重视,因此日趋下坡,现在我们应当响应党的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号召,推拿一术,殊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应广泛地开展这一疗法,使之更好地为小儿保健而服务。这篇赋文,夏氏根据祖传的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心得写成的,文中所论多是经验之谈,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点击查看上卷:儿科医生“量身定做”的推拿代药法,实用!(上)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医儿科经典选释》,刘弼臣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儿科医生“量身定做”的推拿代药法,实用!(上)

     治疗小儿哮喘14法

     “小儿王”刘弼臣先生治疗“小儿哮喘”的基本方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