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证对应思想解读经典,有什么独到之处?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鲁周南是肖相如老师的六期弟子,中医院校毕业生。进入师门后,严格熟背条文,用方证对应的思想解读《伤寒论》,今天一起看她的分享。

     | 作者:鲁周南(肖相如师门六期弟子)

     1

     我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伤寒论》是大学本科期间的必修课程。本科期间我一直比较迷惘,觉得《伤寒论》条文晦涩难懂,加之老师讲解较少结合临床案例,所以即使学习完《伤寒论》课程,依旧对《伤寒论》临床实用性无切身体会。硕士期间,我主要精力放在规培轮科,也间断读些古籍原著,但更多的是集中于较为简单的口诀如《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我其实不理解《伤寒论》为什么会成为中医经典,内心觉得这门学科较难,也在回避更深入的理解《伤寒论》的内涵和临床运用。后来博士因为选择了中医理论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开始大量阅读中医古籍。

     2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尤其到明清时期随着出版印刷技术发展,古籍数量剧增,有大量重复的内容。而纵观理论发展时间线,中医理论的主干早在汉以前就基本完成,后续宋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明清时期各家学说的发展更多的像在主干上开出的枝叶,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疾病谱,对主干理论的完善与细化。如《伤寒论》对于津液损伤的处理更多的是“回阳救阴”,认为阳气复则阴液能自行逐渐恢复,书中多用“生姜、甘草、大枣”从脾胃的角度调护阴液。而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则用大量笔墨细化了阴液补充的方案。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记载承气汤变方,如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更多的是在《伤寒论》的承气汤的基础上,兼顾温邪耗伤津液的特点,给腑气不通兼津液耗伤的病人提供了更多方法,但核心思维没有离开《伤寒论》大纲。

     3

     进入肖老师师门以后,肖老师要求我们熟背《伤寒论》条文,我很认真照做。惊喜的发现,条文背诵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在临床中遇到病人,许多条文里方证对应的内容会自然的出现在脑海中,给临床用药带来思路。我在门诊遇到一女性病人,腹泻2月。患者在打疫苗以后突然出现腹泻,水样便,泄泻前腹痛,最多时1日腹泻7-8次,外院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多方就诊,疗效不明显,靠静脉营养支持度日。当时患者拿来厚厚一沓病例材料,我内心有些忐忑,想到肖老师说的好好四诊,方证对应,我沉下心来详细询问病人症状,患者泄泻前腹痛,夜间小便次数多,触诊双手凉,脉沉。当时我脑海中就想起了四逆散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病人有可能是因为气机逆乱,阳气郁阻不畅导致的泄泻。于是我决定开四逆散原方3付,先给患者调气机。3日后患者复诊,患者诉日间腹泻完全好转,但夜间仍有2-3次腹泻。触诊患者手足较前转温,中脘及脐周皮肤温度较其他部位偏低,脉象较前有力,考虑为中焦虚寒,本想给患者2剂理中汤,患者提出自己是清洁工,住集体宿舍,煎药不便,改用隔盐灸神阙、中脘2次,患者痊愈。

     4

     经历了这些,我非常认同肖老师的观点:《伤寒论》条文的熟练背诵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与前提。我有幸在肖老师讲解的引导下系统学习《伤寒论》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师父指引的重要性。师父对于经典的理解是我们对于理论入门的法门之一,使得我们站得更高,对于经典临床运用更有信心。肖老师在《伤寒论》课程授课过程中贯穿方证对应的思想,对我的影响极大。比如师父总结五苓散不仅仅用于治疗蓄水证,总结五苓散常见方证之一为:凡是水湿浸淫的病证均可以使用,不必拘泥于现代医学诊断。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舌苔水滑,脉弦的表现均可使用。

     5

     我今年7月底宝宝出生,孩子出生后由于羊水呛入,进新生儿科住院2天,期间新生儿科医生给予了输液抗感染等治疗,感染控制后,孩子出现了黄疸,经皮测量17.8mg/dL,排除溶血性诱因后,新生儿科医生建议再住几天照射蓝光退黄疸,在我的坚持下,孩子出院了。出院后我观察宝宝每顿喝奶不到20ml,皮肤黄,大小便次数均偏少,小便黄,舌偏水滑。我想到了肖老师讲解五苓散时讲的方证对应的思想,考虑到新生儿服药困难,但皮肤娇嫩吸收较好,开了茵陈五苓散3付给孩子洗澡泡浴。泡浴后孩子纳食渐佳,奶量稳步上升,二便次数增多,小便颜色逐步转为正常。用药第4日医院测黄疸值,已经降为9mg/dL,出生14日宝宝已经顺利度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黄疸值为6mg/dL。可见方证对应思想在解读经典方面的独到之处。今后希望能够在肖师的引领下细致学习更多经典内容,也更加希望能够有幸跟随肖师出诊,当面聆听师父的教导。自己能够在温暖的师门大家庭内不断进步,共同成长。

     肖相如师门弟子学习分享,

     点击观看?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师门大讲堂,作者鲁周南。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半表半里”是什么?这些《伤寒论》的“坑”你踩了吗?

     自学《伤寒论》五年都没入门,他选择了拜师

     中医: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你的西医知识够用吗?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