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妇科经验,按年龄辨治崩漏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王氏妇科治疗崩漏一症,多从不同情况立方用药。一起来看~
崩漏指女子阴道下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称漏下。崩漏一证,属妇科常见急症,多可致贫血,甚则严重影响妇女健康。
关于崩漏,历代医家有很多记载,认为“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认为崩漏是“经乱之甚也”。
对于崩漏的成因,《内经》早有明示,谓:“阴虚阳搏谓之崩。”
后世医家更认为是“冲任二脉虚损”;“冲任二脉气血俱虚,不能约制经血”;“或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源;或以肝郁有火,血得热而下行;或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怒动肝火,血得热而沸腾;或脾经郁结,血伤而不归经;或悲哀太过,胞络伤而下崩。”
有关崩漏的治疗,《丹溪心法》中提出寒流、澄源、复旧的治疗大法,至今仍为临床所遵循。
王氏认为,劳顿有热,迫血妄行,或气血不足,无以固摄,瘀血内扰,新血难安,多因心、肝、脾三脏约束无权所致。
其对崩漏的治疗,经前人的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治疗崩漏的独特理论。王氏认为,虽然崩漏病因很多,但可归纳为虚、热、瘀三者。
因虚者脏腑气血俱虚,冲任二脉虚损之故。
因热者,有实热虚热之因,热伤冲任,追血妄行。
因瘀者,瘀血阻滞冲任经脉,新血不得归经,而成崩漏之疾。
王氏妇科治疗崩漏一症,多从不同情况立方用药。
01
根据年龄用药
对青春期少女崩漏,治疗从补肾促进肾气强壮着手,临床常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或以四物汤加补肾之品,稍佐以止血之品。
常用药:当归、川芎、炒白芍、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子、川断、鹿角胶、 生黄芪、阿胶、熟地等品。
如有血热现象,可加地榆、栀子、黄芩;有血块腰痛,加生蒲黄、茜草等品,常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对生育期妇女,其崩漏症状也较为复杂,一定要认真审证,排除不全流产、上环后出血等情况。
崩漏者,其治之法,首选舒肝法。
中年妇女,情绪常易波动,或肝火过旺,热则动血,故治肝常可收效。常用逍遥散、四物汤加舒肝止血之品。
药常用当归、川芎、炒白芍、熟地、柴胡、黄芩、栀子、芥穗炭、香附、焦白术、党参等品。也可根据体质状况适加补益之品。
对绝经期妇女,应明确出血原因,治疗以补脾为先,兼以补肾。妇人更年之期,脾肾俱虚,虚而不摄,而致崩漏。补脾肾,益先后二天,为治疗大法。
常用方如《傅青主女科》安老汤、加味四物汤、归脾汤等。
常用药:党参、焦白术、生黄芪、当归、熟地、山茱萸、炒山药、阿胶、芥穗炭、杜仲、川断等,加减使用,多可获效。
02
临症“活涩并用”
崩漏一症,虽有虚、实、寒、热之分,但王氏认为,可以虚实立论。虚者气血不足,实则气滞血瘀, 故治疗也不外是补之或活之。
对崩漏症,患者气血善充,血下量多块下腹痛者,治多首先以活血,以少腹逐瘀汤治之。活血多可止血,瘀血一去,新血即安。
对体虚崩漏,可用补气摄血法,常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重用当归、人参、黄芪,或加收涩止血之品, 如海螵蛸、龙骨、阿胶、炒芡实、山茱萸等品,或加升提之升麻,常获显效。
03
漏下不止者,常用炭类药
妇人血崩漏不止者,经久难愈,气血日衰,难以固摄。对此类患者,王氏常补气摄血治之。
常加减炭类药取效,如芥穗炭、艾叶炭、生地炭、血榆炭、蒲黄炭、茜草炭、贯仲炭、姜炭、丹皮炭、大黄炭等, 辨证加减使用,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崩漏属妇科临床重症,临证时一定要明确诊断, 仔细分析病情。
引起崩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如不全流产、宫外孕、产后胎盘滞留、子宫肌瘤、上环后出血等原因,一定要详加分析,必要时中西结合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直播预告】
我的中医学医心路历程,面对从医困惑时的选择
欢迎扫码添加助教,观看直播↓↓↓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王氏妇科精要》,王金亮编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崩漏,可不是“止血药”就能搞定的!
速速收藏:介绍治崩漏经验方一则
当归芍药散,一张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的效方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