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你怎么用?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分享师门弟子刘丰丽临床用“特异性方证”之桃核承气汤的医案。
| 作者:刘丰丽(肖相如师门六期弟子)
特异性方证之桃核承气汤运用体会
跟肖老师学习之前对桃核承气汤没啥印象,学习《伤寒论》后对桃核承气汤的印象是“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应该是用在精神症状比较明显、烦躁的病人,感觉这类病人我遇到的不多,这也不是一个常用方,所以很快就忘在脑后了。本次学习了特异性方证,经过肖老师的深入讲解和特异性方证总结条文,我发现“桃核承气汤证”应该是很常见的病情,在临床中试用了几例病人,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医案一

患者陈某,女,41岁,本月7号就诊。6年前因家庭琐事导致抑郁,整天头脑昏沉,郁郁寡欢,常常烦躁不安,面色潮红,血压稍高。介绍病情时动辄眼泪汪汪,就诊时诉近2个月经期时小腹疼痛如刀割,月经量多色深,血块多,入睡困难,时常头晕头昏,严重时站立不稳,曾经摔倒一次。舌暗红苔薄白脉沉,考虑为血热互结于少腹而致痛经,血热向上冲逆,影响心神,致头晕头昏、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心烦失眠、面色潮红,考虑为桃核承气汤证。思虑过度,耗伤阴血,心肝失养,则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此为甘麦大枣汤证。故处方如下:桃仁15g,桂枝6g,酒大黄6g,芒硝3g,甘草6g,延胡索10g,鸡血藤10g,生麦芽50g,大枣10枚。三剂后患者诉头昏沉及烦躁不安减轻,精神状况明显好转,血压也下来了。因服药后腹泻、上腹部饱胀,患者自行停药几天,一周后复诊时是月经第二天,问其痛经情况,患者恍然大悟的说“还真忘了痛经这回事了,这次一点都没痛”,而且整个问诊期间也没有了上次的愁眉苦脸、悲伤欲哭。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厚朴、枳壳、木香,芒硝减量为2g,减轻腹泻及服药后上腹部饱胀。目前患者稍感头昏,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仍入睡困难,准备下一步着重调理睡眠。
医案二

患者张某,男,63岁,11月8号就诊。患者有横贯性脊髓炎病史10余年,自得病后数年来一直全腹部饱满膨胀,尤其吃豆制品后胀满较甚,肠鸣音频繁,矢气频频,大便干,双眼粘腻灼热,自觉头面部冒火,双下肢发凉。就诊时症状:面色潮红,全腹部膨隆,触之较硬满,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本例患者虽然是全腹部胀满,但是血热上冲症状比较典型,且因血热上冲致下部血液减少,而出现下肢凉,这种上热下凉应该是“桃核承气汤证”。故处方如下:桃仁18g,桂枝10g,大黄12g,芒硝6g,甘草6g,怀牛膝15g,车前子30g。五剂后患者腹部胀满感减轻,肠鸣音减少,双眼粘腻灼热,头面部冒火及双下肢发凉、水肿症状皆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续予以五剂后下肢水肿完全消退,双下肢已不凉,其余症状皆缓解80%以上。因考虑大便溏,次数较多,予以大黄、芒硝逐渐减量,本次就诊患者诉以上症状又有复发,大便稍硬。考虑大黄、芒硝减量后泻下血热功能减弱,故患者病情复发。本次就诊将大黄恢复至12g,芒硝恢复至6g,观察疗效。因患者病情属于脊髓病范畴,且患病10余年,不是几副药就能完全好的,还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复杂病症。相信随着跟师学习的深入,我们的临床水平会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医案三

患者王某,女,38岁,10月13号就诊。患者诉近几个月反复上火,口腔溃疡、口周及鼻腔的疱疹、双眼结膜炎症、咽痛等此起彼伏,很少间断。就诊时口周单纯疱疹,舌质红苔薄黄脉稍沉。患者虽然没有少腹拘急,但上部热毒炽盛,于是试用桃核承气汤,予五剂。过了一段时间后患者带其家人来看病,高兴的说上火症状完全好了,服药后至今未复发。《伤寒论》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肖老师讲过:少腹急结是热结膀胱的局部表现,其机理为淤血阻滞在少腹部位,是运用桃核承气汤的主要指征。肖老师说“下腹部的深部有重胀感亦是少腹急结”,而我在案例2中的全腹部的拘急不适用桃核承气汤也是有作用的。结于膀胱的血热会向上冲逆影响到心或脑,是因为热性急迫、炎上使然,所以凡是颜面潮红、头脑胀痛、头晕目眩、头重脚轻、目赤肿痛、麦粒肿、睑缘炎、面部痤疮、面部毛囊炎、酒渣鼻、牙龈红肿、头部痈疽、吐血、咯血、衄血等血热上冲的病症,血热向上冲逆,血液集中于上部,下部的血液分布减少,而出现下部或脚凉,也是桃核承气汤的适应证,这3个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理论。高血压患者出现的头重脚轻也与血液的上盛下虚、上多下少的分布不匀有关,这也是桃核承气汤证,案例1印证了这一理论。不仅桃核承气汤证,我在临床中还模仿肖老师用四逆散治疗额头发凉案,用四逆散治疗了几例额头及头顶发凉、手足凉、一侧的上下肢凉等局部发凉的病例数例,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其机理就是“气机阻滞,导致阳气阻隔,输布障碍,也就是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用四逆散后气机通畅,血液循环正常,局部不通畅所致的发凉也就解决了。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还有点懵懵懂懂,前面学后面忘,临床上用的不太自信,随着病案和特异性方证的学习,我感觉渐入佳境,临床上用方也越来越自信,也稍稍敢于变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病人也在逐渐增多,而且我看病的速度也在加快,很多时候病人介绍完病情,我脑子里也就出现了方证,并且疗效也不错。我相信跟着肖老师进一步学习,进步会越来越大,距离肖老师的“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理念会越来越近,感谢肖老师无私的奉献!感谢肖老师的谆谆教诲!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师门大讲堂,作者刘丰丽。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从排斥到认可|特异性方证帮助我突破中医临床困境
白天工作晚上学“特异性方证”,为什么他这么执着?
重要通知 :肖相如师门第7期弟子招收工作将于12月31日截止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