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指南赋:几十味常用小儿疾患治疗中药使用办法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这篇赋文,作者介绍了七八十味常用中药对于小儿疾患治疗的知识,大家看了,想必也将受到一定的启发。

     幼科指南赋(三)

     明·翁仲仁著于《幼科金镜录》

    

     本文大意

    

    

    

     这篇赋文,作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七八十味常用中药对于小儿疾患治疗的知识,既可用于痧疹又可施于一切杂证,非常恰当地反映了中医基本理论在药物治疗方面所起的指导作用。虽然介绍的药物不多,但却符合“取精用宏”的原则。

    

     原文

    

    

    

     人参益内,甘草和中。用黄芪而实腠[1],得蝉蜕而开肌[2],红花有活血养血之功,生地有凉血行血之效,痘[3],若干红,便宜加入。

     紫草滑肌通窍[4]毒壅堪行,热证赖之而有益,虚寒误用以便溏。山楂善遏疮疼,能消食积,兼理滞气于补益方中,且解郁积于透肌汤内。轻其表而凉其内,功在荆翘;疏其肌而发其壅,妙在蝉壳。

     利咽喉而清气道,能发散而善开提[5],功必资[6]乎桔梗;分清浊而利小便,消痘毒而去膨胀,效莫大于腹皮。川芎引清阳而达表,勿缺于未满之前;乌药敛阴气以济阳,可多于浆足之后。

     牡丹皮去血中之毒,壮热繁红为圣药;地骨皮去气中之毒,毛焦热甚是良工。官桂有鼓动阳气之能,神倦而不振者,用之以收实效;丁香有赞助[7]元阳之力,内虚而不起者,得之以奏奇功。

     木香顺气,而理脾寒,泄泻汤中必用,干葛疗肌[8]而退胃热, 烦渴方内须加。白术茯苓能健胃,佐参芪而益气;当归生地补明气,君枳壳而润坚[9],解蕴毒于犀角黄连,惟热甚则前后堪用;定心烦于麦门五味,有渴证则始终宜加。

     大附子反本回元[10],能理虚寒而收战栗[11],天花粉消痰清胃, 且收肺气以发声音。白芷疏风,痘毒凭之而发散,紫苏流气[12],实证赖是以祛除。羌活有运毒走表之功,防风有散邪逐毒之妙。

     僵蚕则利于肌肤,捐风[13]定痒如神;枳壳能平于胸膈,下气宽中最速。开腠定喘于麻黄,壅遏凭之而发散,平胃温中于胸膈,腹胀用是以消磨。龙骨枯矾权行[14]涩泄,猪苓、泽泻,暂用安便。

     干姜温中气而止呕吐,是以胃寒而虚泻者,宜用则用;大黄 荡肠胃而润燥坚,是以热壅而便秘者,当加即加。鼠粘清利咽喉,透肌解毒, 升麻升发元阳,堪散疮瘦[15],柴胡前胡,解肌安表;黄芩黄柏,退热消斑。

     止嗽开痰于贝母,清便降热于山栀。牛中黄化风热而疗癫痫[16],成扶危救济之效;龙脑片凉心血而起黑陷。有拨乱反正[17]之才。麝香通窍于毫毛,亦能发汗,雄黄解毒于脏腑,兼可消痰。辰砂镇心定志,而有凉血养血之能;珍珠透里入坚,而解骨中髓中之热。

     诃黎勒敛肺气而涩肠,肉豆蔻温脾胃而止泻。天灵[18]人齿,但能发松肌肉,过用则肉裂皮崩;蟾酥穿山,实可振扬痘毒, 多施则虚抬空壳[19],药味不求于异人,取效每存乎常品,明此一篇,思惟过半[20]。

    

     [词解]

    

    

    

     [1]实腠:腠是腠理。就是肌肉的纹理,皮肤之间的毛孔。腠理开泄则汗出。实腠就是使汗出的证象趋于消失,达到腠理开阖正常的目的。

     [2]开肌:就是外邪由皮毛进入肌肉出现寒热无汗等证,用药使其汗出,令邪气外达。

     [3]痘:病名。亦名天然痘,痘疮,一般称为天花,是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

     [4]滑肌通窍:滑可去著,能去湿热有形之邪,通以去滞,系去湿热无形之邪,滑肌通窍,就是去掉留滞肌肉的有形之邪,通利九窍无形之邪。

     [5]开提:就是宣布敷散的意思。如肺气膹郁,不升不降,可用桔梗升提肺气。

     [6]资:取的意思。

     [7]赞助:帮助,佐助的意思。

     [8]疗肌:就是解肌。

     [9]润坚:就是软坚润燥。

     [10]反本回元:就是恢复本来所具有的阳气。

     [11]战栗:恐惧貌。就是寒战发抖。

     [12]流气:流者行也。流气就是行气,理气之意。

     [13]捐风:捐与蠲同,作除字解。捐风就是祛风。

     [14]权行:就是暂且的意思。

     [15]疮痍:瘾疽疮疖等证的通称。

     [16]癫痫:古人对癫痫的论述,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如《巢氏病源》云:“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

     到了明代张景岳也认为是一种病,他说:“癫即痫也,观《内经》所言癫疾甚详,而痫则无辨,即无可知,后世有癫痫、风癫、风痫等名,所指不一,则徒滋惑乱,不必然也”。

     迨至明代后期,王肯堂把痫证附于中风门,癫狂有专篇叙述,方始有了分立的迹象,到了清代叶天士对于癫痫的看法,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疾患,他说:“癫痫证有不同,《内经》虽无痫证之辨,《灵枢》则有痫瘛、痫厥之名,然病发各别,癫者或狂惑愚,或歌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俗名心风,此志愿高大,不遂所欲者多有之。痫证之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则瘛疭抽搐。

     或口眼歪斜,或作六畜之声,过时更苏醒如平人,痫证之辨甚详,岂可混为一谈”,叶氏的论点,是根据辨证法则,详细分析了癫和痫的证情,把它分为二种不同的疾病,这样,癫痫的分立,在医学领域中,澄清了过去混淆不清的看法,给我们有了明确的认识,所以,叶氏以后的医家,如《医学心语》,《证治汇补》都将癫、狂、痫分为三种疾病论述。

     [17]拨乱反正:《公羊传》:“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就是治乱世使之复正。此处运用,是指病情转危为安的意思。

     [18]天灵:就是死人的头盖骨,叫天灵盖。性味咸平无毒,能治虚劳,痘疮陷伏。

     [19]虚抬空壳:是指痘疮,靥中无浆液。

     [20]思惟过半:《易·系辞》:“知者观其象辞,则思过半矣”。就是获益很多的意思。

    

     [译义]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可以大补元气,益血生津。甘草甘平,可以补脾润肺,调和诸药。黄芪甘温,可以补气固表,利尿托疮。

     蝉蜕甘咸性寒,能够宜肺散风,透达痘疹。红花辛温,有破疹生新,活血止痛,消肿去胀的功能;生地黄甘寒,具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凡痘疹由于血热燔灼而呈现干红之色的便宜运用。

     紫草甘咸性寒,能够解毒滑肠,凉血和血,热毒壅遏的证候,用之非常有效,脾胃虚寒的患者,误用以后,可以引起大便溏泄。

     山楂甘酸性温,除能消积化痰,还可破气行瘀,故能遏止疮疡的疼痛,同参芪补益的方药同伍可以消除滞气,避免纳减胸胀,同荆防解肌的方药并用,可以解除郁结,帮助消化。

     荆芥辛温,连翘味苦微寒,二药同用,既可清散表热,又可凉解里热。蝉壳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宣壅解痉。要想达到清利咽喉,发散风寒的目的,必用苦辛微温的桔梗,因其具有开提肺气,散邪除壅的作用。

     欲想达到分清泌浊,通利小便,去除腹胀,消除痘毒的效果,莫过于味辛微温的大腹皮,因其具有利气兼能行水的作用,利气即能宽中除胀,行水就能通利小便。

     川芎辛温,功能散表,可引清阳上达,又能理气和血,是痘疮在浆未贯足以前的必用药物。

     白芍药苦酸微寒,可以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宜多用于痘疮浆液贯足以后。

     牡丹皮辛苦微寒,可以清血热,解瘀血,对于热邪入营,吐衄发斑,或痘疹壮热,颗粒繁红的非常有效。

     地骨皮性味甘寒,可以清肺热,除骨蒸,对于肺热喘嗽,皮毛干焦,烦热消渴,劳热盗汗的功效最著。

     官桂辛甘大热,可补命门真火,以治沉寒痼冷,对于神倦不振,泻利清谷,脉伏欲脱阳气下陷等证,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丁香性味辛温,可以暖胃降逆,亦有赞助元阳之力,凡疹痘由于虚寒而点色不振者,用了以后每奏奇功。木香辛苦性温,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是治疗泄泻的必用药物。

     葛根甘辛性平,可以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是治疗烦渴不可缺少的药物。白术甘苦微温,可以补脾健胃,茯苓甘淡性平,可以补脾渗湿,如同人参黄芪并伍,可以益气和中。

     当归甘辛性温,可以补血活血,生地甘寒,可以凉血补阴,如同枳壳并同,可以润燥滑肠。

     犀角苦酸咸寒,可以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黄连性味苦寒,可以燥湿清热,泻火解毒,必须在大热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麦门冬甘苦微寒,可以清心润肺,养胃生津,五味子酸咸性温,可以敛肺滋肾,生津涩泻,只要出现渴证,始终都宜使用。

     大附子辛甘大热,可以回阳 发散痘毒的良药。

     紫苏辛温,能够理气散寒,是祛除表有实邪的良品。

     羌活辛苦性温,具发汗解表,搜风胜湿作用,所以有运毒走表之功。

     防风辛甘性温,可以发表祛风,所以亦有散邪逐毒之妙。

     僵蚕咸辛性平,可以祛风化痰,治头目昏痛,癃疹瘙痒,收效如神。

     枳壳苦酸微寒,可以利膈宽胸,对食积痰滞,胸腹痞满胀痛等证,收效最快。

     龙骨甘涩性平,可以收敛固涩,枯矾味苦涩寒,可以燥湿收脱,暂时可用于自汗,泻痢,疮口不敛,需要收涩的证候。

     猪苓甘淡性平,可以利尿渗湿,泽泻甘咸而寒,可以泻火利水,适用于小便不利,泄泻不和之证,因为利小便正所以实大便。

     干姜辛温,可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吐泻腹痛,肢冷脉微的证候,当用的就应当立即使用。大黄苦寒,可以荡涤肠胃,润燥软坚,凡是由于里热壅闭形成大便秘结的,当加的就应当立即加入。

     鼠粘子(牛蒡子)辛苦性寒,可以疏风利咽,宣肺透疹,适用于外感表证,麻疹未透,风疹,咽喉肿痛等证。升麻甘辛苦寒,可以升阳解毒,透达癍疹,适用于时气疫疠,喉痛癍疹,以及风热疮疡诸证。

     柴胡味苦微寒,可以发表和里,退热升阳,前胡苦辛微寒,可以宣散风热,下气消痰,二药同伍,可以解肌安表。

     黄芩苦寒,可以清湿热,泻肺火,黄柏苦寒,可以燥湿热,泻相火,二药同用,可以清热消癍。

     贝母苦寒,有润肺止咳,散结化痰的功效。山栀苦寒,有清热泻火,通利小便的作用。

     牛黄性味苦平,可以清心解毒,开窍豁痰,对于热病发狂谵语,神志昏迷,惊风癫痫等证,具有神效。

     龙脑片(冰片)辛苦微寒,可以散郁火,通诸窍,尤其对于痘疹黑陷每每获奏奇功。

     麝香辛温,可以通窍辟秽,窜达经络,对于神昏谵语,痰迷心窍诸暴中恶尸厥,以及小儿惊痫等证,均是异常有效。

     雄黄辛温,可以解脏腑之毒,能化痰涎,对于小儿惊热,痰涎喉痹的,也是非常有效。

     辰砂味甘微寒,可以安神定志,解毒镇惊,具有凉血养血的功能。

     珍珠甘咸性寒,可以镇心安神,坠痰定惊,能解骨髓之中的伏热。

     诃黎勒苦酸涩温有敛肺涩肠功效,对久咳喘急,久痢久泻者有效。

     肉豆蔻辛温,可以理脾暖胃,涩肠下气,对虚泻冷痢,心腹闷胀者可以应用。

     天灵咸平,人齿咸热,这二味药可以内起阴疽,适用于痘疮倒靥,但不可过用。

     蟾酥甘辛性温,可以解毒定痛,穿山甲味咸微寒,可以散血通络,这二味药均有振扬痘毒作用,但也不宜多用。

     总之,治疗疾病,主要关键,在于辨证,证候既然辨得准确,用药又何虑不效,所以,临床用药,并不一定要炫奇耀功,有异于人,因为在临床上取得异常的疗效,还是属于一般性的药品。这篇赋文所阐述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上的价值,就是如此,大家看了,必将受到一定的启发。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医儿科经典选释》,刘弼臣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古人怎么治疗小儿黄疸?他总结了这些经验方

     小儿哮喘症顽固,要断根你得用这个办法

     小儿疳证西江月词3首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