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方证之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咳喘 | 案例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医学必须有肯定、可重复的疗效。

     肖老师说特异性方证是方和证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具有精准、快捷、高效、可重复的特征。特异性方证就像公式一样,可以直接根据证的组合套用相应的方,比如凡是有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这一组合的患者,无论男女老少,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直接用麻黄汤。只要符合麻黄汤证特异性方证公式中的证就可以用麻黄汤,而且疗效肯定、可重复。以下是我对特异性方证之吴茱萸汤证的实践、学习总结。

     一、吴茱萸汤治疗头痛

     第一次使用吴茱萸汤是在六七年前,某次跟诊时,带教老师有感而发“吴茱萸汤治疗慢性头痛效果真不错”。我突然想起母亲偏头痛多年,曾经过多番治疗,中药、西药吃过很多,但效果不佳,症状反复,每次痛得厉害就只能吃速效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于是重新翻看吴茱萸汤的条文,发现跟母亲的症状非常相符,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给予吴茱萸汤原方7剂,基本痊愈,现在仅在天气转冷受凉后出现头痛。母亲的偏头痛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恶心,吐清水,但是因为大部分是在刷牙时出现,我们一直误以为是慢性咽喉炎,所以当时学到吴茱萸汤的条文时我没有反应过来。有关吴茱萸汤证头痛的部位,肖老师认为以巅顶痛最具有特征,这与肝经循行最后与督脉会于巅顶有关。日本的医家大塚敬节认为吴茱萸汤证头痛多为偏头痛,或左侧,或右侧,特征是疼痛侧颈部肌肉僵硬、绷紧而突显。黄煌老师认为这种头痛痛势剧烈,如裂如锥扎,这让我想起新冠酷刑之无麻醉开颅。四川省名中医刘方柏曾发声吴茱萸汤是治疗头痛的重要方,特效方,在治疗头痛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无论哪个部位的头痛,都可以相机谴方。所以临床遇到以头痛为主诉的病人,我们可以首先看看是否有干呕,吐涎沫,是否符合吴茱萸汤特异性方证。

     二、吴茱萸汤治疗咳喘

     61岁女性,新冠二阳后出现咳嗽一月余,咳嗽,痰白质稀量不多,咳甚时气喘,少许咽痒,无恶寒发热,无胸闷痛等不适,水滑苔,脉细滑。考虑还是外寒内饮,想着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此时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吐清水,无食物残渣,详细问了一下呕吐的情况,诉这种情况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出现,基本都是吐清水,胃口一般般。这不就是食谷欲呕,吴茱萸汤主之嘛。予吴茱萸汤加减,因为第一次用吴茱萸汤治疗咳喘,没有经验,就先开了3剂。随访,服药后咳喘、呕吐均有好转,又自己在药店捡了3剂,症状明显好转后,因药物比较难喝故未再服药。我没有喝过吴茱萸汤或含有吴茱萸的中药汤,但是吴茱萸的中药封包几乎天天接触,味道的确比较难闻。黄煌老师就建议吴茱萸入汤时宜先用热开水冲洗数次。其实医圣张仲景也知道吴茱萸非常难吃,特地在吴茱萸后面备注了“洗”,只是我忽略了他的良苦用心,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此病案有个需要鉴别的点,小青龙汤也是可以治干呕、吐涎沫,《伤寒论》条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但是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是寒饮伏肺,随肺气上逆而上涌,临床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痰多清稀泡沫痰,吐到纸巾上很快被吸收看不见痰,吐到地上很快化为水,遇寒或天气转冷时加重,可以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多见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等。吴茱萸汤治吐涎沫的病机是肝寒犯胃,饮随胃气上逆而吐出来,呕吐是其必见症,伴有寒象、肝经循行部位的胀痛等,多见于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个病人给我的感受时,呕吐比较严重,食谷欲呕,咳喘症状较轻,所以最后还是用了吴茱萸汤。但其实是不是可以用小青龙汤合吴茱萸汤呢?吴茱萸汤证的涎沫不一定是呕吐的时候从胃中吐出来,也可能表现为口腔异常分泌口水再吐出来或流出来。我有一次恶心欲吐,没有吐出食物,但是疯狂分泌口水,转念一想,这应该也是吐涎沫的一种表现。网上有一医家用吴茱萸汤治疗入睡后口涎外流取得不错的疗效,所以这也为内伤杂病吐涎沫,如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口水外流等疾病提供治疗思路。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习思考总结,深度、广度都比较有限,可能还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自身有关吴茱萸汤的临证经验甚少,以后还需继续研究、挖掘。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特异性方证的体会,作者刘巧。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特异性方证”是中医学的精准治疗体系

     我的中医学习之路——从似是而非,到成竹在胸!

     特异性方证——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抑郁症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