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方证”为什么比“辨证论治”更精准、高效?
2024/4/1 肖相如频道
导读:中医经典方证多为前人反复实践的有效经验,临床以经典作为依据,能大大提高疗效的准确性。本篇文章为肖师师门六期弟子陈楚学习完《特异性方证》模块后的总结笔记,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交流。
| 作者:陈楚(肖相如师门六期弟子)
新一轮的学习不知不觉间就要结束了,相比较《伤寒论》阶段的学习,这次《特异性方证》感觉轻松了很多。
一方面是有了前期学习的铺垫和积累,另一方面就是肖师父将特异性方证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理解起来的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突出强调了特异性方证的关键性、重要性。
“特异性方证”是方和证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具有精准、快捷、高效、可重复的特征。
根据《伤寒论》原文,方对证的适用程度也不同,作为区分等级有:
1.“特异性方证”等级:主之,具有药到病除的特效;
2.一般适用等级:宜,有效程度差一点,但目前这种选择是最好的;
3.可能适用等级:与或可与,相比一般适用等级又差一点,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4.不适宜等级:不可与,不适用等级,或为禁忌证;
5.无方可用等级: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也就是辨证论治的原则。
医学的目的就是找到特效药,对中医而言就是“特异性方证”,西医就是寻找针对病的特效药。无论是中医的宏观规律,还是西医的微观规律,只要有疗效,并能经受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都是宝贵的。
师父在自序中讲“中医治疗对象单位是证,治疗手段单位是方。证是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整体状态的变化,证是确定的,中医的目标是寻找治疗证的方,如果一个方对一个证有肯定的疗效,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这就是“特异性方证”。除了原有的“特异性方证”,还应该在各自领域不断探索和研究,发现和确定更多的“特异性方证”,才能保证中医的疗效。”而在确定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使用辨证论治的方式诊断。
对于这段文字我自己的理解为“证”就像数学中的求解题,“方”就是答案。
而“特异性方证”就是标准答案,“辨证论治”更像是一种解题思路或者数学公式一样,在不停的演算和试验中得到最终的答案。
这个过程不光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要多看多读经典,再配合上医案的实践,才能得到更多的标准答案。
我自身目前还处在知识储备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只有先一股脑的先记下来,才能够一点点的用出来。
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在这次的学习中,不光是加强了前期知识的印象,还有很多知识点的分类很清晰,更加容易区分和记忆。
我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整理和记录:
1.太阳病,恶寒,发热,有汗为桂枝汤,无汗为麻黄汤。
2.桂枝汤证解肌的实质是补脾胃,“虚人感冒建其中”延伸出小建中汤。
3.麻黄汤,治疗以宣肺为主,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因为寒邪束表,津液无法宣发,又不得通调水道为尿,溢于肌肤为肿。
4.五苓散证是中医的补液疗法,不局限于蓄水证,还可以治疗脱水;五苓散可以促进水在胃中的吸收,服药后通过多饮暖水补充津液,化源充足后人体可以正常小便和排汗。
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性质属热,特征是喘利并作。病机为外邪化热入里,上蒸于肺,下迫大肠。
6.呕、利、痞并见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煎服方法要求“去滓重煎”。
7.猪苓汤证病机为阴虚有热,水饮内停,但在阳明为热盛伤阴,少阴为素体阴虚。要与五苓散证的阳郁导致水饮内停区分。五苓散证偏寒,猪苓汤证偏热。猪苓汤证是肾阴虚的水肿,真武汤证是肾阳虚的水肿。
8.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不是半表半里,是正邪双方都不是很强盛,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表现。小柴胡汤的主证有:往来寒热、呕而发热,消化系统类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如果出现少阳兼水饮,除少阳证外还有小便不利、渴但头汗出的表现,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表现。大柴胡汤多见心下拘急或硬满实痛,具有逆、浊、实、痛等特征。
9.黄连阿胶汤的病机是虚实并存,虚为心血虚和肾阴虚,实为心火亢盛。
10.肾阳虚衰的水肿用真武汤,肾阳虚衰的表现有:畏寒肢冷,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水肿特征为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皮肤苍白无弹性。
11.吴茱萸汤中的呕是因为肝寒引起的,只吐涎沫,不吐食物的属于吴茱萸汤证,吐食物的不一定是吴茱萸汤证。
12.乌梅丸也可以用于蛔虫病以外的疾病,但其性质必须是肝热脾寒。肝热表现为急躁易怒、心烦不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口干口苦等;脾寒的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溏腹泻等。
13.腰痛不一定是肾虚,虚劳的腰痛肯定是肾虚。即气血阴阳皆虚,五脏并损的复杂性虚弱病症。肾气丸不能作为补肾阳或肾阴的代表方。肾气丸主证是: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短气。
14.肺燥为一般概念,肺痿为特殊概念,肺燥包括肺痿,肺痿是肺燥的重症。
“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学习的知识要经常温习,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学习最大的感受也是如此,因为有第一本《伤寒论讲义》的基础,所以在这次的学习中不像第一次听天书一样晦涩难懂,尤其是在相同的知识点中,更容易加深理解和记忆 。
师父在出版说明中说:写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最初学习只是为了记录,然后在记录中发现问题,从而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无形中积累了很多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对于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事情。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特异性方证的体会,作者陈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往期推荐:
“一个原则”搞定外感病的失治误治
“半表半里”是什么?这些《伤寒论》的“坑”你踩了吗?
重要通知 :肖相如师门第7期弟子招收工作将于12月31日截止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