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不希望别人以为,活在世上就是戴口罩,走出疫情指日可待
2022/5/9 21:42:14 慢思考王国
疫情来袭,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划的一年一度的旅游,发誓要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得不搁浅。进入商场和地铁,从来没有想过第一步是打开手机扫码。原本戴口罩在大家的眼中是另类,如今不戴口罩仿佛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们的生活变了,变得不再随心所欲,心头总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就像戴着口罩不能畅快呼吸的感觉一样。我们都反感病毒,但病毒却几年来挥之不去,令人倍感无奈。在疫情发生的这几年,我们都在积极抗击疫情,希望疫情尽快散去,恢复昔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岁月。疫情的发生,出现了一些备受大家喜爱的抗疫专家,从钟南山、李兰娟,再到张文宏,他们都是人们心中的“定心丸”。
有了他们的存在,打败病毒,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底气。随着钟南山和李兰娟年纪大,逐渐隐退,张文宏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抗疫专家。张文宏的履历足以证明他的专业才能。张文宏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对病毒的传播特点有着超出普通人的认知。上海医科大学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为医学界培养了不少重量级的医学专家。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张文宏入职华山医院感染科,开启了救死扶伤的专业化道路。31岁时,获得复旦大学的博士学位。
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吴凡相比,张文宏是切实地在一线为病人解除病痛,吴凡是高屋建瓴地进行公共卫生领域的管理。两人所走的路线截然不同。吴凡从毕业时,目标明确,在仕途发展,从科员干起。张文宏从事的是临床医学,走的是技术路线。张文宏发表论文数量颇丰。据网上可查到的信息,张文宏已经发表了150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并不是凑数,确实有极大含金量,其中有50篇是SCI论文,例如发表在SCIENCE、JV等杂志。他说过的话足以说明,他最宝贵的品质是真诚和坦率,违背自我良知的话,宁愿不说,也不可信口开河。他的成名话是“不要欺负老实人”,一句话说到了人的心坎里。他还呼吁,党员先上,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党员是优秀的一群人,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人们树立榜样。他以身作则,有事也总是冲到一线。他多次巡视疫情发生地,获取第一手研判疫情情况的资料。他说,老百姓的安定才是最终的目的。
结合这个判断,张文宏认为,如果再不复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高于病毒本身。那时,肿瘤患者得不到手术,透析患者没法进行常规治疗,人们不能买菜,这是不行的。上海的疫情在逐渐向好。上海遭遇了疫情发生以来最严峻的一段时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眼看着昔日的国际化大都市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一次次给人们带来失望和遗憾,张文宏也是倍感心急。他和许多专家举行研讨会,希望制定出最好的击退病毒的方法。通过多日的努力,上海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病例数已经稳步降低,东方明珠再次闪耀也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关于疫情的消息,大家最相信的还是张文宏的判断。张文宏说,他不希望让所有人以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戴口罩的,我们始终秉承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靠着这种信念,最终我们可以走出疫情。
他的这番话,给了无数人以信心的鼓舞。我们都不喜欢戴口罩,原本戴口罩是明星出门才会做的事,如今迫于病毒的威胁,我们也要处处小心,戴口罩以最大程度隔绝病毒。什么时候才能脱掉口罩,让爱美的女生重现精致的妆容,让孩子能够时刻呼吸到第一手的自然空气,让口罩成为尘封在箱底的物品?张文宏告诉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会告别口罩,一定要有信心。疫情持续将近三年的时间,正是依靠着心中必胜的信念,我们才能实现一轮又一轮的清零,切实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病毒太狡猾,一不留神就会上身,防不胜防。但我们对抗病毒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令全世界侧目。目前,疫情形势复杂,凭借着人民生命健康是首位的宗旨,病毒的负面效应已经降到了最低,保障了绝大多数人平稳生活。此次疫情来袭,上海成为了疫情严峻的地方,因此张文宏的专业理念受到了质疑,并且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网暴。言多必失,也许是在网上说了太多的话,给有些人以可攻击的素材。张文宏干脆就不说话了,沉默做事,行动大于一切。就像吴凡所说,上海不仅是上海人自己的上海。
可想而知,上海更不是张文宏自己一个人的上海,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上海带来稳定和繁荣,至于结果如何,并非他一个人所能掌控。成功时心态平和,不刻意追捧,失落时,不落井下石,是我们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我们需要更多类似张文宏的医生。医生的天职是救治病人,将身体受疾病侵扰的人带离病痛,其余的因素都是副产物。出现更多的有道德有修养同时又有过硬的专业医术的医生,普通人的心才能踏实下来。我们应该满怀希望,深信战胜疫情已经指日可待。因为,外界环境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使自己满怀希望,带着乐观的心情,继续前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慢思考王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