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婷精神恍惚,当街脱裤子,事情已反转?同情弱者,不能纵容弱者
2022/12/10 8:59:16 慢思考王国
叶婷事件火爆网络。前几天,全网在寻找叶婷。
如今,叶婷找到了。
有一则视频出现在了网络上。
视频中,叶婷从一辆私家车中走出来,但神情恍惚,仿佛受到了严重刺激,情绪低落,看起来精神有些失常。

更令人深感惊讶的一幕是,作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叶婷竟然在街上脱掉了自己的裤子。
视频爆出后,舆论哗然,大多认为叶婷以及家人受到了天大的委屈。网友个个血脉喷张。
愤怒之后,收拾起感性的心情,重新审视事件经过,理性看待,我们似乎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叶婷事件受到网络关注,还要从叶婷个人在网上发声说起。

前几天,叶婷在网上发布了长文,并真人出镜,描述了家人受到的委屈和伤害。
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第一,她称她爸在2021年6月28日参加聚会时与村里的刘青彦兄弟发生了争执,然后刘青彦等人就对她爸开始殴打。
第二,她爸在晚上8点左右被人打过后放在路边,直到晚上11点被人发现送回家里。
第三,她爸因为伤势过重,在第二天凌晨29分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
第四,打她爸的凶手刘青彦至今还没有受到惩罚,他们母女有家不敢回,一直漂泊在外。
根据叶婷的描述,她家的主要诉求就是将凶手刘青彦绳之以法,他们认为打她爸的刘青彦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治。
在叶婷将诉求发到网络后,引起了舆论争执。
当地的执法部门随后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通报。

执法部门首先介绍了案件的情况和进展。
大概内容是:叶婷父亲和刘某等人在一起发生了口角,接着就厮打了起来。在当天晚上11点左右,叶婷父亲回到家后感到身体不舒服,接着家人将他送到医院,几天后救治无效去世。在打人事件的第二天,执法部门就接到了叶婷家人的报警,且于当日已经进行了立案,并将嫌疑人刘某等进行了拘留,此案正在审理中。
执法部门认为,叶婷反映的情况不属实,内容包括刘青彦逍遥法外、村支书没有被处理等问题。
由此可见,叶婷家属和执法部门的主要矛盾在于,叶婷所称的凶手刘青彦等有没有殴打叶婷父亲?如果殴打了,有没有受到惩罚?
执法部门认为叶婷在网络上散布谣言。
12月6号,执法部门表示,在叶婷男友在场的情况之下,将叶婷带走调查。
这时叶婷家属又和执法部门之间产生了分歧,叶婷家属称叶婷失联了,并称是被七八名男子夺走手机,强行带走。

大概被带走的三天后,叶婷出现在了大街上,被执法部门送了回来。
叶婷家属在大街上接到了叶婷,但叶婷从轿车上走出后,精神看起来明显恍惚,眼神呆滞,而且一个大姑娘在街上还脱起了裤子。
相关视频传到网络后,舆论一片哗然。
网友都称叶婷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待遇,怎么精神如此的低迷,甚至出现了精神病的倾向,这更加加剧了大众对叶婷一家的无限同情和怜悯。
至此,叶婷事件发酵到了网络的高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希望能还叶婷家一个公道。
综上所述,此事的主要争议点就在于,刘青彦是否是打人凶手?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确定。当时叶婷父亲参加的是一个农村宴席,宴席上必然是人声鼎沸,人员众多。将在场的几个人分别询问,基本就能得到一个可靠的结果。
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做到,但执法部门可以做到。因此执法部门如果能够客观的处理事情的前提下,所通报的内容应该是可信的。
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叶婷一方由于处于弱视,网友大都同情叶婷一家,支持叶婷。

我一贯秉持的观点是,遇到任何事情,一定不要被感性牵着鼻子走。
当我们在心血来潮之后,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后再做决定。
我们可以同情弱者,但绝对不能纵容弱者。否则这社会上的资源就会被平白无故的被浪费,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裹挟。
事件发生了反转。叶婷家人所控诉的所谓的凶手刘青彦的妻子也在网络发声了。
她的陈述和叶婷等人的陈述大相径庭,令人大吃一惊。

刘青彦妻子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她和她老公和叶婷家无冤无仇,根本不认识。并称他们是和当地的老板在一起吃饭,后来叶婷父亲去帮老板欺负他们,四处找茬。
其二,刘青彦妻子称,叶婷父亲在相互厮打之后,她报警了。接着叶婷的父亲逃跑了,逃跑的时候还好好的,回到家去世了,就把责任全推给别人。
第三,叶婷父亲拿酒瓶子砸别人的时候,怎么不说?把别人欺负的没有地方可躲怎么不说?欺负这么多人怎么不说?打自己的亲爹娘怎么不说?在村里横行霸道,没人敢管怎么不说?生了8个孩子都没人敢管,怎么不说?
刘青彦妻子称,叶婷家给他们要400万,他们给不起,接着叶婷家就在网上掀起血雨腥风,颠倒黑白。
刘青彦妻子的话里包含着巨大的容量。如果刘青燕妻子所言属实,即使是部分属实,那可见叶婷等人所谓的控诉,确实是有撒泼打滚的巨大嫌疑。
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是接收了一部分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判断。
在我看来,如果要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首先要保证接触到足够量的信息,并且保证这些信息大多数都是真的,这才能保证我们判断的准确性。如果所接收的信息是非对称的,那可能就严重的妨碍了我们的判断。
就像叶婷事件,当叶婷家人有一个说法,执法部门给出另一个说法,两方产生矛盾时,网友倾向于相信弱势一方叶婷,因为这是我们普通人都具备的一个共性。
延伸来看,这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人性,那就是天然的会同情弱者。因为我们都有着滚烫有良知的内心,这就导致我们倾向于相信弱者。但这时要注意,我们所接收的信息是非对称的,是不够的,是容易受到蒙蔽的。
当叶婷家人所控诉的另一方刘青彦家人发声后,你是否发现,你的想法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为你接收了刘青彦方所反馈的信息,这时你得到的信息容量加大,为你做出最终的判断又增添了筹码。
现在来看,叶婷事件有些欲盖弥彰,真相究竟如何,现在还不能断定。
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有静待事情的后续发展,看看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执法部门给出更有力的说法。
不能因为叶婷一家表面上处于弱势,我们就一窝蜂的去支持她。我前文已经说过,如果事情真相真如刘青彦方所说,那势必导致消耗公众的同情心,使得后续真正需要同情和支持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关怀。
这件事情在执法部门看来,已经是事实清楚,逻辑分明,案件也已经办理完毕,但为何还出现了如此大的影响?许多老百姓为什么还纷纷为叶婷喊冤?
我们应该思考这个背后的原因,即使是叶婷及其家人颠倒黑白,但他们引发出来的这种漩涡效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为什么当看起来处于弱势的群体与执法部门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人们天然的倾向于相信前者?
究其本质原因,老百姓对基层的执法部门缺失信任,这是很大的问题所在。
这就导致即使事实摆在眼前,老百姓也不相信,总会多想一层:是不是有猫腻?普通老百姓和执法部门之间的信任不建立起来,那类似叶婷这种产生两极分化观点的事情绝不是最后一例。
我们老百姓都是善良的,我们看到那些弱势群体,想着去帮他们一把,害怕同胞受到委屈,害怕他们真的受到不公的待遇,但也正是这样,恰恰给了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关于叶婷事件,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慢思考王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