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跨越百年的竞赛,中国不仅仅赢了速度
2017/6/12 新华社

    

    


     在广袤的东非大草原上,

     两列火车同向而行。

     “快看,我们追上米轨列车了!”

     肯尼亚商人理查德很兴奋。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竞赛。

     时速120公里

     带有深深中国烙印的蒙内铁路班列,

     一眨眼的工夫,

     就把米轨列车远远甩在后面。

     车窗外,

     是一望无际的东非大草原。

    

     肯尼亚的米轨铁路诞生于100多年前,

     由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修建。

    

     由于设施老化和缺乏维护,

     车速已降到每小时40公里。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么慢的车,能拉来什么呢……

    

     很多当地人只能坐汽车

     或花更多钱坐航班。

     大量货物也只走公路。

     基础设施的落后,

     已经严重制约了肯尼亚的发展。

     但蒙内铁路开通,

     事情又发生重大变化。

     什么变化?

     更中国

     比如,车站风格变了:

    

     售票窗口是这样的,

    

     这票,眼熟不?

    

     还有进站口的闸机,

    

     上了站台,如果不是有外国字,

     真以为就是在国内,

    

    

     这条铁路,

     不仅是硬件上中国化,

     从调度

    

     到运行

    

     再到服务

    

    


    

    

     都是浓浓的中国风。

     坐上头等厢的乘客哈娜

     今年已经100岁,

     她正打算去蒙巴萨的海边度假。

    

     作为与米轨铁路几乎同龄的老人,

     哈娜米轨、飞机和汽车都坐过,

     她最喜欢这趟列车,

     因为它舒适、方便、安全、美丽。

    

     理查德一家也选择头等座车厢,他说:

    

     “比起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

     全程不到五小时的列车真是太舒服了;

     “比起飞机航班,

     铁路更安全,价格也便宜一半还多。

     “更重要的是,窗外风景真是太美了!”

    

     蒙内铁路沿线风光颇佳,

     部分路段穿越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

    

     等列车接近蒙巴萨终点站时,

     地形已经变成绵延的山丘。

     在舒缓的斜坡上,

     低矮的房屋掩映

     在高大密集的椰子树下,

     一派东非海岸的浪漫景色。

    

     速度快,服务好,

     风景美,票价合适,

     车票自然走俏,

     开通一周就售出近1.4万张车票。

     两个终点站大厅门口,

     已经开始排起长龙。

    

     看到市场如此火爆,

     公司已经决定从7月起加列。

     到时候,

     蒙巴萨和内罗毕就能当天往返了。

    

     一条铁路,承载着什么,

     又可以带来怎样的改变,

     中国知道,

     肯尼亚和东非人民也知道。

     所以,当铁路开通时,

     当地人民载歌载舞。

    

    

     肯尼亚铁路史超过百年。

     通过这段历史,

     他们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

     正如肯尼亚总统肯雅塔

     在通车仪式上所说的,

    

     感谢中国。

     记者:王小鹏、李百顺、陈诚、潘思危、孙瑞博

     监制:刘洪、李大伟

     编辑:陈杉、陈子夏、王朝、朱超、王丰丰

     综合自新华国际头条(interxinhua)

    

     不止是超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