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伤肾、致癌……这种常见的饮食习惯,就是帮凶
2018/2/1 新华社

     咸,是百味之首。在中国人的菜单上,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咸的、辣的、重口味的菜,已是当今餐桌上的主流。

     但在另一份中国人的疾病名单甚至是死因名单上,有一长串和盐超标相关的词。

     比如缺钙、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胃癌……

     对于许多一边崇尚养生一边又吃盐超标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情况,真的有可能遇上。

     高盐饮食,让人缺钙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盐的咸味来自于钠,而钠与尿里排出来的钙有很大关系,肾脏每排出23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就会丢失40~60毫克的钙。

     简单理解就是——盐吃得越多,钙的损失也会越多。

     关键是,中国人可能这种情况更严重、更普遍。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显示: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为10.5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5克;

     而我国人均钙的摄入量只是接近400毫克,仅达到推荐值800毫克的一半。

     这一来一去,钙的损失很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高盐饮食,伤心、伤肾

    

     在生活中,还会与"高盐值"绑定在一起的词儿,非高血压莫属了。

     如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高钠(盐)饮食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

     钠多了之后,人体对水的需求增大,这些水分存在于血液中,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量增加,血管由此受到强大的压力,血压攀升。此外,体内钠(离子)增加时,血管外周阻力也会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管道中,流动的水越来越多,压力怎么会不大?

     其实,不少得了高血压的人并不会有特别突出的不适症状,也不怎么在意,实际上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它引起的症状,而在于它用强大的压力考验着你全身的每一支血管。

     可以说,长期高血压造成的损害,没有一个器官能逃得掉。像心脏、肾脏与血管功能关系最密切的器官,往往最容易受到损害。

     任性地吃高盐食品,伤心、伤肾,甚至有一天血管破裂危及生命,也只是分分钟的事。

     高盐饮食是明确的胃癌推手

     吃得咸,口味重,每一个胃癌高发的国家都有这个特点。

     吃得咸是非常明确的胃癌因素,中式咸鱼甚至成了著名的致癌物,上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黑名单"。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中国拥有全球18.5%的人口,却每年都认领了全世界近50%的胃癌病例。

     得了胃癌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享用不了任何美食、日渐消瘦却无能为力、以及不会停止的剧痛。

     胃是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环节,缺了它人体想正常运行就很难了。正因如此,每年胃癌死亡的人非常多。

     仅2015年,全国有67.9万人新患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则达到49.8万,占了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

     不管是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胃癌都稳居恶性肿瘤杀手榜第2位。

     我们的邻居韩国,胃癌的发病率也非常高。联想到他们爱吃泡菜的高盐饮食习惯,这个结果不难理解。

     但平时同样吃得太咸的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过多的盐

     也许正在损害你的骨、肾、心、胃

     可能很多人会说,虽然我吃得咸,但也不一定超标啊。

     没错,限盐这件事,很多人都在做了。

     大家的健康意识毕竟整体上在进步,不会总吃又咸又辣的食物。

     但实际上,大部分国人吃的盐还是超标了,一些不经意间的行为,就会让你吃下去超标的盐。

     首先看看整体情况。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65%的成年居民食盐摄入超过了6克的每日限定量。

     换句话说就是:一半以上的中国人,盐还是吃多了。

    

     我们在前文中多次提到的钠,是盐的主要成分,限盐的核心是限制钠的摄入。2015版的美国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摄入钠含量不要超过1500毫克。

     1500毫克是什么概念?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感受到了。

     100克椒盐饼干约含1715毫克钠。

     一份5克的汤/酱料包,约含1200毫克钠。

     104克薯片,钠含量636毫克,这还是最小包的。

     80克牛肉干含钠量约为1600毫克。

     普通的二两(100克)鸡蛋面中有3克盐,约合1200毫克钠,占全天用盐量的60%。

     意思就是说,没加任何调料的一碗鸡蛋面,已经相当于两顿饭的用盐量了。

     说了这么多咸的食物,还不算那些尝起来不咸但同样含盐(钠)的食物,比如可乐、蛋黄派、酸奶……

     总之一句话,可能有不止一百种方法吃下超标的盐(钠)。

     高盐饮食,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我们的家人的习惯。

     请提醒自己,也提醒身边的人:少吃点盐。

     来源: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

     监制:李代祥

     编辑:关开亮、陈子夏、钱泳文

     实习:杨笑雨、王金、刘思佳、丁郝时

    

     觉得不错,请点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