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要有底线
2017/7/14 17:48:36 心灵治疗师

有温度 有深度 有鲜度
只等你来关注
01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被离婚,经过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忙,孩子的抚养权终于到了她的手里,陈俊生也同意把房子留给了她们娘俩。
这一点儿让人觉得陈俊生还算有些良心和责任,可谁知接下来他的做法却让人气愤难平。
他去找前妻罗子君,跟她商量,让她和儿子把大房子让给他住,他重新买个小房子给她,理由是他和凌玲没有房子,他没钱买大房子,他爸妈也要来住,一家五口住个小房子住不开。
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开的口,既然房子已经给了,哪有再要回去之理。
没想到,罗子君竟然答应了,她还是有点儿疼惜这个男人。
可是,人家不是这么想的,人家早就算好了她会答应,小房子早已给她找好,甚至还给她寄来了打包箱,催促她早点儿搬走。
被人欺负成这样,她都打算逆来顺受了。
02
好在她有个好闺蜜唐晶,给她写了张欠条,让她再问陈俊生要50万,分两年还。
这过不过分?以陈俊生的收入,他两年内攒出50万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何况小房子和他们原先的大房子之间不止差了100万,要50万并不是过分的事。
就这样的要求,在陈俊生和凌玲看来都是太过分,他们不想给这个钱。
于是,他们还想利用罗子君的善良,把这50万省下来。
先是凌玲装柔弱去找罗子君谈判,接着是把陈俊生的老父母请来,找罗子君去打感情牌。
罗子君差点儿就答应了,好在有贺涵的帮忙,她才坚守住了底线,保住了一点儿自己的利益。
就这样,还被陈俊生父母说她变了,她以前多么懂事善良,现在变得这么不近人情。
自己的儿子把人伤了,人家维护一下自己的利益就变成了自私、不近人情,施暴者反而把自己装成了受害者,这就是一直受益者的逻辑。
善良,没有错,但善良也应该有底线,善良不应该成为别人压榨你的工具。
03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女子的经历。
她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打拼,因为没有安全感,她工作两年攒了一点钱就首付买了一套房,当然,那时候的房价与今天不可同日耳语。
后来,她又买了一套房,并结了婚。
她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孩子4岁的时候,她离了婚,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过的很是辛苦。
她还有个弟弟,毕业后她一直资助弟弟上学,弟弟大学毕业也留在了北京。
父母说北京房价太高,他们给弟弟买不起房,租房又太贵,让她腾出一套房子来给弟弟住。
她觉得都是一家人,帮帮弟弟是应该的,于是收回了那套出租的房子,免费提供给弟弟住。
她和孩子住在另一套稍大一点儿的房子里,这套是学区房,以后孩子可以上好一点儿的学校。
弟弟谈了女朋友,女方说没有房子就不结婚。
她父母给她打电话,让她把一套房子过户给弟弟,她不愿意。
现在那套小的房子也值几百万,她愿意给弟弟提供一些首付,让他在五环外买一套小点儿的房子。
弟弟说还房贷太累了,再说自己手里也没钱,父母直接赶到了北京,软硬兼施,甚至以死相逼。
她心软了,终于答应把自己的一套房子过户给弟弟。
在办手续之前,父母和弟弟又来了,这次,他们想让她把那套学区房过户给弟弟,理由是以后弟弟的孩子上学方便。
“那我的孩子呢?”她问。
父母说,反正你不缺钱,你花钱让她上个私立。
她最终没有把房子过户给弟弟,从此父母和弟弟与她断了联系,他们说对她这么自私的人,他们就当从来没生过。
到底是谁自私呢?
04
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小故事,说一个人每天都把自己的鸡蛋给另一个人吃,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感激,后来就觉得理所当然,等到突然有一天,鸡蛋给了另一个人,开始受益的那个就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去理论和指责。
给人帮助是美德,可当这个帮助不是解决他的燃眉之急,而成了他所认为的必须,这个时候再做下去就不是帮人而是在害人。
比如,一个人快饿死了,你今天给他一碗饭,是在救他的生命。
可假如你天天都管他饭吃,他就觉得白吃白喝是应该的,哪一天你不再管他,你就成了恶人,而他也会因为一直依靠别人,没有谋生的能力,最终被饿死。
这么做,是害人害己的行为。
05
善良,一直应该被提倡。
但善良是要有底线的,这个底线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也不让自己一直当冤大头。
善良是一种美德,无原则的善良可能会变成一种恶。
它助长恶人的习气,它让好人觉得憋屈,它颠倒是非美丑,它影响恶劣。
所以,你要善良,但必须要保有底线。
不辣的妈:左手职场,右手两娃,左突右冲中自得其乐。工作、养娃、读书、写文、健身,写温情的、理性的文字。公众号:不辣的妈(buladema)

专注于心灵疗愈和成长
分享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方式

微信号:xinlingzhiliao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 联系我们 ——
心灵热线:400-880-5265
沈老师微信号:18158537132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灵治疗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