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么多育儿鸡汤,为什么还是不懂教孩子?
2017/7/17 16:27:00 心灵治疗师

有温度 有深度 有鲜度
只等你来关注

1
公号后台经常有读者给我留言咨询育儿问题,比如:我女儿在学钢琴,她现在不想学了,你说我是让她坚持好呢?还是同意她放弃呢?
比如:我家孩子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天天哭闹,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我的回复通常只有几句话:教育问题很复杂,无法三言两语给出建议,详聊请加我微信nuoximom。
然而,许多在后台咨询的人,并没有加我微信与我详聊。
我便知道了,她们想要的不是详聊,而是希望我直接给一个建议:兴趣班坚持还是放弃,学还是不学;给一个办法我照着做孩子上幼儿园就不哭了。
做决策多半会让人产生压力,谁抉择谁负责,有些人害怕负责,便不愿意做抉择。他们总希望别人帮他决定好,他只要照着做就行。
万一最后证明当初的抉择是错的,他们会说:我是听书上说的、专家说的、电视上说的、网上说的......仿佛这样,他们就不负有责任了。
还有些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一直停留在小学生阶段:是非黑白对错,非此即彼;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你告诉我,我照着做就好了。

这样的读者,看到我的回复多半是要失望的:什么教育学硕士!这么个简单问题都不能帮我!没准失望之余还要取消关注。
其实要给出建议很简单,我甚至还能说得很有道理。
比如:要让孩子学会坚持,要有毅力,不能轻言放弃......如果这次放弃了,以后做什么事孩子都会轻易放弃,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或者: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她,她不想学可能是真的没有天赋,也可能没有兴趣。勉强她学就违背了“兴趣”的初衷,效果也不好,还可能导致亲子关系恶劣,最终得不偿失。
那我为什么不这么建议呢?因为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没有什么准则适合所有人。
如果不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三言两语就给出建议,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我们在网上咨询医生,医生给出建议后,负责任的都会附一句类似这样的话:因为无法面诊,建议仅供参考。

2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
孩子到底要不要去上补习班?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孩子物质上到底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妈妈可不可以发脾气?
能不能惩罚孩子?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说回最初关于兴趣班要不要坚持的问题,我想,至少要先了解孩子不愿意继续学的原因。
这原因如果是不可更改的,比如没有天赋,没有兴趣等等,那就建议放弃;这原因如果是暂时性的、可以改变的,比如上次被老师批评了,那就建议坚持。
至于要不要上补习班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有两类孩子建议去上补习班,一类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一类是学有余力、学校内容吃不饱的孩子。至于中间的孩子,爱上不上,就看家长和孩子的意愿了。

孩子被小朋友欺负了要不要打回去?这是个最有争议的话题,在妈妈群里发的话,分分钟就刷屏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打回去”,相关的文章有很多,通常都有比较好的阅读,读完让人热血沸腾。
而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当然我不是圣母,不是从道德和正义的层面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就事论事。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这种事情是很复杂的。从打人者的角度,我们要了解为什么那个小朋友要打人?是因为他不会表达还是纯粹欺负人?他打人的行为是偶尔的还是经常性的?等等等等。
从自家孩子的角度,我们还必须清楚:自家孩子在事件中有没有过失?孩子被打得疼不疼?孩子胆子大不大?语言表达能力强不强?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和身高体型差别大不大?自家孩子平时爱不爱打人?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哪一个答案不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应策略可能都不同。你怎么能够简单粗暴地回答:“打回去”或者“不能打回去”呢?
关于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的问题,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精神上要富养,至于物质上该穷养还是富养,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妈妈可不可以发脾气?能不能惩罚孩子?这些更是需要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3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书,喝了那么多育儿鸡汤,可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呢?
你是不是在心里回忆,书上怎么说的,专家们怎么说的,回忆完发现没有什么参考作用?
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且不说有的文章就是纯纯的鸡汤文,一点干货也没有,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太好了”、“好有道理啊”,读完什么也没有留下。
即便是提供了很多案例,有了操作的可能,给了你鸡汤,还给了你勺子,你也很可能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实在是因为教育的问题太过复杂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不一样,在不同年龄段更不一样。
那么育儿文章要不要读呢?读了有没有价值呢?
这就要看你抱着什么目的了。如果你指望从别人的育儿经里,得到可以直接用在自家孩子身上的“经验”,那你多半要失望了。怀着这样的目的,育儿文章不读也罢。
读育儿文章,最重要是领悟别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人家用一个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中悟到什么,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改变和提升的过程。
至于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终,必须由我们自己,以一颗爱孩子的心,从真正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后,替孩子或与孩子一起做出决定。

4
因此,那些告诉你“有人打了你的孩子,你要教他打回去”的,千万不要理他!
那些宣传“儿子要当乞丐养,女儿要当公主养”的,千万不要理他!
那些鼓吹“孩子要快乐教育,不要上补习班”或“孩子一定要上补习班,学习好了才会有自信”的,都不要理他!
那些强调“兴趣班上了就不要放弃”或“兴趣班不想学就算了,不要逼孩子”的,也不要理他。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所有不问青红皂白,不针对具体情况,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建议,都是耍流氓!
你好!我是诺曦妈妈,华东师大教育学硕士,兼修心理学,讲科学、接地气,分享幼儿的性格和智力培养、二胎、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经验。公号ID:nuoxi-mama


专注于心灵疗愈和成长
分享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方式

微信号:xinlingzhiliao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 联系我们 ——
心灵热线:400-880-5265
沈老师微信号:18158537132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灵治疗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