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人,究竟是想开了还是没想开?
2017/12/1 15:27:32 心灵治疗师

    

     有温度 有深度 有鲜度

     只等你来关注

     木头&马尾

    

     在网易云音乐的民谣歌单中,偶然听到周云蓬在第八届台北诗歌节演唱的《九月》,被那句反复吟唱的“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深深地吸引。

     周云蓬的声音寂寞而悲凉,像是从喉咙深处低吟怒吼的哀鸣,又像是喃喃自语的低诉,每一声叹息都让人感觉到彻骨的荒凉。

     同事说:“这是什么歌?都快把我听哭了。”

     这是眼睛看不见世界的周云蓬,在唱上吊自杀的张慧生谱的曲,卧轨自杀的海子写的词的歌。

     不谈歌词和旋律,仅仅这三位的合作就足以让人唏嘘,三位好友,两个自杀,一个眼瞎。

     评论区的网友说:张慧生和海子看不开,周云蓬看不见。

     循环听了几遍,我的心就戚戚然。

    

     不知道那个梦想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写出“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的海子,以梦为马的诗人海子,究竟为什么要选择离开。

     他拿着三本诗集走在夕阳西下的山海关铁轨道上时,是不是正如他所说的,找到了通往天堂的阶梯。

     于他来说,死亡,是解脱还是逃避?是自由还是枷锁?是想开了还是没想开?

    

     我不知道艺术家们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是不是当他们一度坚持的意识形态和现实社会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用诗歌用冗笔嘶嚎呐喊,发出声音,然后在再世人的一片不理解中走向崩溃。

     总之他们的死亡被人解剖的太神秘太高尚了,为自由或是为信仰,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可是,自杀不是神秘的。

     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在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地方。

     如你所知,被人称为“哥哥”的张国荣是自杀的,流浪在撒哈拉沙漠的三毛也是自杀的。

     他们太有名了,所以他们的死被不断地分析,曝光。究其原因,二人都逃不过一个相同点:抑郁症。

     抑郁症

     「“恶狗”有救」

     我在一个五百人的群里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自杀的人是想开了,还是没想开。

     原本死寂的群顿时活跃了起来。

     有人说:对于自杀的人来说,是想开了。对于旁观者来说是没想开。

     也有人说:活着还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还有人说:死了多简单啊,活着才难呢。

     但是更多的人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我自杀过好几次;我想过很多次死,甚至死的方法都研究过(就像海子一样)

     甚至,还有直接放出照片的,手上一捧药。

     她说:这是安眠药,我攒的。我重度抑郁,吃药很久了。

    

     后来他们在群里开始探讨哪里能买到安眠药,有一个人似乎很急切,不停追问。

     我有点后悔在群里问这个问题,因为之前网上有报道过关于组群讨论死亡的被查封的事件。

     最后,有个人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至此结束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我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再次陷入沉思。

    

     不置可否,在我们身边,真的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死亡。

     表面上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面对阳光笑嘻嘻,逢人说你好,周围人的评价都是乐观开朗。

     但回到黑暗的房间于他便是无尽的黑暗和虚无,在抑郁症这只“恶狗”来临的时候,是无尽的折磨。

     他们是真正的在思考自杀。

     而不是咪蒙的情感文章所说的谁不是一边嚷着不活了,一边努力的活着。

     大多数自杀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们有的病史是几年,有的长达十几年。

     有依靠药物和心理治疗走出来的,有至今在与病魔抗争的,还有不堪生命重负,在长久的折磨中了结生命的。

     这种病来的悄无声息,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没感觉,当一旦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度或者重度了。

     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除了病患,旁人无从理解它,也因此被人称为“富贵病”。

     它来的时候仿佛有无数只黑暗之手,吞噬着身体里的每个细胞。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知乎@百里初灵

     情绪崩溃的时候,你会觉得铺天盖地都是痛苦,简直要一个人对抗全世界,非常非常孤独,非常非常绝望。

     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你,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一切都完蛋了,自己已经彻底没救了!

     有时候你想主动寻求帮助,可是一张口,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别人总会问你,为什么哭?为什么痛苦?

     很难说,说了别人也无法理解。还有很多人会觉得你就是作,公主病!

     于是很多抑郁症,根本不会再求助了!他们会沉入自己的痛苦,直到自杀!

     @须臾

    

    

     @安安

    

    

    

     我也曾有过一段轻度抑郁的黑暗时刻,整宿整宿的失眠,经常在夜里两三点猛地醒来,然后坐在床上,目光空洞的望着那扇黑乎乎的狭小窗户。

     那里没有希望,没有光亮,然后木然的任眼泪直流。

     早上在浑浑噩噩中起床,笑嘻嘻的去上班,和每位同事愉快的打招呼,说笑话。

     天色一暗的时候,就又陷进无尽的悲伤与不安中。

     我给我妈打电话,我说我好想离开这个世界,死了就轻松了,你不要怪我。

     我妈在电话那端发疯一样的说,你不要吓我,你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然后我就在电话里大声地哭泣,我妈在电话那端一言不发,哭到凌晨三点。直到哭累了,撂了电话,沉沉睡去。

     我妈那段时间总是担心我会想不开,于是她每天都会打电话给我。

     我知道,她没有吓唬我,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她一定会疯的。

     所以我不能死,我得活下去。

     于是,我离开了那座城市,回到父母身边。

     他们闭口不提那些事,每天对我关怀备至,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拿生命爱着我

     后来,我换了工作。

     说起来,我真的很幸运。

     在自己心理最脆弱不堪的时候阴差阳错的进了心理学行业。

     我开始学习心理疗愈,并且有幸做了一次疗愈个案,对那时候内心伤痕累累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帮助。

     现在,我可以发自内心的笑,做喜欢的事,和爱的人说我爱你。

     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在黑夜里茫然,但我深知,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

     你能想到的办法,一定有别人想到比这个更好的。

     比如与其死亡,不如纵情博它一把。

     壹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王亚楠说:抑郁症是自杀的主要群体,压垮他们的通常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由“抑郁的认知三角”造成的。

     他们会觉得我是糟糕的,世界是糟糕的,未来是糟糕的。

     所以这些结果会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感到未来是无望的,于是产生死亡的愿望。

     大多没有扛过和抑郁症斗争的人,都是没有经过及时治疗和康复,最终让这只恶魔钻了空隙,夺走了本该享受世间一切美好的载体。

    

     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幸福的人大多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但归根结底都是“需求”惹的祸。

     那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匮乏状态,对世界和人生的迷茫感。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它既然是空洞,就一定有填补这个“黑洞需求”的办法,它不是绝症,它有救的。

     已经摆脱抑郁这只恶狗的网友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以下这些或许有效的办法:

     1、管理情绪。当意识到这种低落、失望的情绪来临时,尽量不要坐着或者一个人呆着,转移注意力。

     试着养成记录的习惯,把每一天发生的开心的事记录下来,多翻阅,增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种意识,也可以尝试多和别人交流,微笑,感受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2、坚持学习。找到一项自己喜欢的事,乐器、画画、打球或者健身等。

     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动起来,如果实在没有这些爱好,可以尝试看一些书,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知识,跳出完美主义的禁锢,在学习中领略生命存在的美好。

     3、做一些利他的事。所谓助人者自助,可以在空闲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增强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4、接触一些积极乐观的人。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一样,当他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废人,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也想自杀,但是他遇到了更多身残志坚的人,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

     5、药物治疗配合心理辅导。这条非常非常重要!在众多抑郁症患者痊愈的案例中,他们多是先踏出了这一步。抑郁不是难过,不是悲伤,是病症。

     该吃药就吃药,该调理就调理。找一个自己信任的医师,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才会逐渐好转。

    

     2012年3月18日,@走饭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随后便离开了人间。

     如今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在今年除夕夜的时候突破了58万,这里就像一个树洞,倾诉着那些对生活和人生无望的人。

     他们感觉自己是被世界孤立的边缘人物,没有温度,没有爱。

     行走在人间,恍如置身沙漠冰窖。

     对他们来说,一句温暖的话可能就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一个恶语就把他们推向黑暗的深渊。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爱,只是没有被发现和发掘。

     唯有爱,才是治愈一切冰冷麻木的躯体和灵魂的良药。

     她像灯,在漆黑的夜里烧了一个洞。

     她像火,在寒冷的高原燃起一簇温暖。

     她像水,在干涸的沙漠荡起一丝清凉。

     如果仅仅是付出一点点爱,就能让这个钢铁森林的人间变成人人向往的天堂,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陌生人的关爱是举手之劳,而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家人的理解、支持和爱。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爱不仅仅是你们给的房子和车子,还有精神上的关心和爱。

     请多给这些折翼天使们一些时间,终有一天,他们会重新飞向蓝天。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终生课题。

     但自杀,不是想开了或是没想开的哲学问题,而是还没研究就下了定论的无解题。

    

     “

     海恩在过去的几年中,服务过很多抑郁症患者,他们从最初的抗拒到一点点的转变,最终回到正常生活。当爱被唤醒,生命才从此真正有了活力。我当初就是想看看这些大师是如何“把爱唤醒”的,所以今天,我才有机会对我爱的人、爱我的人以及这个世界说“我爱你”。如果你也想拥有爱和爱的能力,不妨也来听听这场以爱为名的课。

     海恩第26期爱的唤醒工作坊于12月22日就开课了。

     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人生没有另一种可能性呢?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心灵治疗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