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的羽生结弦:央视华美盛赞,华春莹暖心加油,66年第一人,他凭什么
2022/2/14 16:32:07 心理说

     点上方蓝字关注 心理说

    

     心理说

     作者:姜榆木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美国选手陈巍获得金牌,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获得第4名,中国选手金博洋排名第9。

     金博洋一身红衣,仿若“浴火重生”,一曲结束后,他泪洒当场。央视解说陈滢激动地送上赞美:“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

    

     最后以179.45分,创造了他个人赛季最好成绩。

    

     除了赛场上的金博洋,还有一位日本选手也备受中国粉丝关注, 他就是羽生结弦。

     此前,他已连续两次冬奥会夺冠,成为66年来首位蝉联奥运金牌的花滑男单选手。这一次,无数网友期待他继续创造历史,实现冬奥三连冠。

     可羽生结弦参赛的目的只有一个:再次挑战人类极限4A(阿克塞尔四周跳)。

     遗憾的是,在今天自由滑比赛中,羽生结弦挑战失败,他摔倒在冰场上的画面,让无数粉丝心疼。最后无缘奖牌,但他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羽生结弦在谢幕离场时,向现场观众深深鞠躬,并弯腰触摸冰面。难说再见,感谢羽生结弦在本次北京冬奥会给观众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陈滢这样说道:“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成败也当笑着!” 即便失败,他亦是英雄!

     作为一位外国运动员,能得到中国观众如此喜爱与支持,恐怕独羽生结弦一人。

     在冬奥会刚开幕的时候,#感觉全世界都在找羽生结弦#就登上过热搜。

    

     多少网友一边惊叹开幕式的美轮美奂,一边在日本代表团进场时打起精神,寻找羽生结弦的身影?

    

     此前,因为受疫情影响,本届冬奥会不向境外的观众售票,羽生结弦的日本粉丝找了中国驻日大使馆,拜托中国观众为他加油。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了请求,表示:交给我们!

     由此可见,羽生结弦到底有多优秀。

     4年前平昌冬奥会,羽生结弦伴随一曲《阴阳师》带来的惊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就连央视主持人陈滢也因为他完美的表演,不由动情感慨:“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如此古诗词式的解说绝无仅有,但诉之羽生结弦的美感、坚毅与温润,却是恰如其分。

    

     前不久日本花滑锦标赛的公开训练中,羽生结弦做出阿克塞尔四周跳,成为首位在公开场合完成这一动作的运动员。

     这个动作相当于一边跳远6米,一边空中转体4周半,转速超过每分钟400转,相当于60公里/小时的汽车车轮的转速。

    

     落地时,羽生结弦的脚踝更要承受自身体重7倍的冲击力。要知道,羽生结弦的脚踝曾在比赛中严重受伤,每次训练四周半跳,都意味着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但为了实现在北京冬奥会完成阿克塞尔四周跳的目标,羽生结弦以樱花绽放式的决绝,一次次傲然站上冰雪之巅。

     除去比赛时的坚毅,羽生结弦还有着从骨子里散发的善良与温柔。

     真诚地为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加油。

    

     为送花的小女孩卖力表演,不辜负每个喜欢自己的人。

    

     羽生结弦还喜欢向观众席扔小熊维尼,有人问他为何这么做,他回答:

     “我小时候遇过一次大地震,害怕极了,直到有位叔叔递来一叠印着小熊维尼的抽纸,我一看到小熊维尼,感到特别温暖,也不再害怕。我想把同样的温暖带给每个人。”

    

     有网友评论:每段青春都会老去,但我们记忆里永远会为羽生结弦留一个位置。

     真正的热爱,总是不分国界。

     而回顾羽生结弦的往昔岁月,我们也会发现,无论生长于哪个国家,每个坚强温柔的生命背后,同样有迹可循。

     01

     与其给孩子更多期待,

     不如给他们更多选择

     1994年12月7日,羽生结弦出生于日本仙台一处偏远郊区,从家里出发到最近的车站,有20分钟的车程。

     羽生结弦还有一个姐姐,母亲由美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父亲秀利在附近一所普通中学当老师。

    

     老师这个职业看似光鲜,可面对一家四口的花销,秀利还必须时常兼职文员的工作。

     羽生结弦4岁时,开始由姐姐带着去公园玩。他看到姐姐跟朋友一起滑冰,那种在冰上自由飘逸的感觉,瞬间勾起他的兴致。

     回到家,他扯着妈妈的衣角,嚷着要和姐姐一起滑冰。由美盯着只比长筒冰靴高出半个头的结弦,露出了欣慰的笑。

     她和丈夫不仅支持结弦学滑冰,还认为他应该学滑冰,“结弦有些哮喘,哪里还有比溜冰场更没灰尘的地方?”

     其实不仅滑冰,结弦和许多孩子一样,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棒球、跳舞、唱歌……但凡身边小朋友玩的,他都乐于参与。

     每一次,结弦父母都会给予最大的鼓励,让家庭始终成为他自由延伸的港湾。

     很多人会有疑问,现在随便报一个兴趣班都那么贵,羽生结弦尝试不同的爱好,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如何能够承担?

     事实上,秀利和由美没有一开始就让羽生结弦参加各种培训。他们在这个阶段做的更多是帮助结弦寻找真正的热爱。

     一年后,羽生结弦对各类活动的兴趣逐渐减退,唯独对滑冰情有独钟。

     他的姐姐参加当地滑冰的训练营,他每天都会背着重重的冰鞋袋子,趴在栏杆上看着姐姐在教练的指导下滑冰,有时一看就是一下午。

     有一次,训练营的人还没有来,羽生结弦穿上冰鞋,偷偷入场滑了起来。

    

     他沉醉于冰鞋在冰面上滑动的声音,感受身体轻盈的律动,全然忘了身后早已站满了人。

     当天晚上,秀利收到教练打来的电话:“你应该让你儿子学滑冰,他滑得实在太美了。”

     奥巴马曾在演讲时说:“你也许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但如果你没试着做过几次试验,你不会发现自己这方面的天分;你也许能成为一名作家,但如果你没试着写一两篇文章,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个才能。”

     我们都是这世上的大多数,扛着生活的重担一路走来,对孩子总有特别的期许,希望他们有所成就,不必重复自己的酸楚。

     这本没有错,可一旦固执地认为惟有读书能翻身,其他爱好都是不务正业,会过早截断孩子对外界的探知欲。

     眼中只剩下黑白的人,难以创造斑斓的世界。

     与其把自己的期许强加在孩子身上,给予更多的选择,才能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02

     不用过去的成绩束缚孩子,

     孩子才能创造更多成绩

     滑冰是一项烧钱的活动,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负担姐弟俩学滑冰,压力可想而知。

     知道儿子对滑冰的喜爱后,由美决定找一份兼职。第二天,羽生结弦就去滑冰的训练营报道。

     四年级时,羽生结弦首次参加日本全国滑冰大赛。登场3秒后的空转,他以一种与他幼小身形产生巨大反差的美感,瞬间惊艳全场。

     激烈的掌声中,观众们交头接耳:“这孩子是谁,还没我女儿大呢!”

     颁奖典礼上,羽生结弦爬上最高领奖台,踮起脚尖接住了比自己头还大的冠军奖杯。

    

     这一刻,他成为全日本滑冰爱好者的焦点,人们仿佛看到10年后,他在奥运会上的身姿。

     远离掌声与鲜花的簇拥,羽生结弦的生活回归单调重复的平静。每天放学,他像往常一样前往滑冰室,换上训练服后进行一个小时的单独训练。

     但获得全国大赛的冠军后,他突然失去目标,曾经乐此不疲地训练,不到5分钟就让他厌烦。

    

     有一次,教练都筑章一郎来到训练室,喊队员集合时发现少了羽生结弦,找了半天才发现,他在前台把冰场的传单揉成纸球,和同学用塑料瓶打着纸棒球。

     教练的电话再一次打到羽生结弦的家里。

     他的父母丝毫没有生气,秀利还温柔地拍拍他脑袋:“没关系,不学滑冰,我们还可以学其他的嘛!”

     他让羽生结弦慢慢考虑,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完选择后,要把他的决定告诉大家。

     年仅9岁的羽生结弦足足考虑了一周。

     他想到许多不利的方面,尤其看到父母起早贪黑赚钱时,他觉得如果自己学一门不那么费钱的运动,父母也许就不用这么辛苦。

     然而,即使将所有不利条件摆在面前,他最后还是告诉父母,自己仍要继续滑冰。

     这一次,他彻底下定决心,并将进入奥运会当成自己的目标。

     曾有人问他:“如果当时父母的态度,是督促你必须坚持滑冰,你的选择会不一样吗?”

     “肯定会不一样。”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即使一开始很热爱,都会慢慢变得不喜欢吧,感觉最后会连比赛都可能不喜欢了。”

    

     想起王安石讲过的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远房亲戚的孩子方仲永,5岁就能写诗,被当地人称为天才。

     方仲永的父母带着他奔走各地,每到一个地方,就让他表演写诗,博得达官显贵的好感。

     短短3年,王安石再次看到方仲永时,不禁摇头感叹:“泯然众人矣。”

     我们常说,你擅长做某件事而不去做,是对自己天赋的浪费。

     可当我们将这种逻辑强加在孩子身上,便往往忽略他们内心的感受,忘了一个人即使有天赋,他依然有不使用这份天赋的自由。

     其实,真正的天赋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好,而是始终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

     像秀利一样,接纳孩子学习时的厌烦情绪,并始终将选择权交到孩子手中。

     当我们不用过去的成绩绑架孩子,他们才能在真正热爱的驱遣下,创造更多成绩。

     03

     父母最大的自律,

     是克制做孩子人生导演的欲望

     2018年平昌冬奥会,羽生结弦伴随一曲《阴阳师》的配乐,将日本古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这次比赛,羽生结弦在练习室苦练舞蹈的视频同样走红网络。

    

     不仅专门学习符合意境的舞蹈,他还按照自己惯常的动作节奏,亲自剪辑配乐。

     为了提高衔接感,他甚至录了一段自己的喘息声。

     其实,这仅仅是羽生结弦诸多侧面中的一面。

     在他决定走职业滑冰的道路后,父亲经常提醒他:不能只顾滑冰,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学习。

     羽生结弦每次参加比赛,每到中场休息,他都会跑到休息室,一边翻教科书,一边做作业。

     各种滑冰比赛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多,他的成绩始终很好,尤其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物理,他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凭借优异的成绩,羽生结弦在2013年考上早稻田大学,主攻人类科学专业,身份为统考生,而非体育生。

    

     他的研究方向,是动态捕捉技术在花样滑冰领域中的应用。

     冰雪王子的内心,有着激情的灵魂,滑冰场里的寒冷,带不走他对生活的热情。

     在学校,同学们让他表演滑冰,他立刻在教室旋转跳跃,从不因为已有的成绩拒人千里;

     节目活动上,他一本正经地模仿新垣结衣跳舞,毫无偶像包袱;

    

     比赛时全神贯注,一下场就按捺不住玩心,趁着队友采访时偷偷溜到背后搞恶作剧。

    

     17岁那年,羽生结弦前往加拿大参加特训。

     为了让他练成空中旋转4周的超高难度动作,教练要求他抛掉之前的积累,从零开始接受另一套训练体系。

    

     14年的训练成果被全盘否定,换作一般人肯定很难接受,羽生结弦却一脸无妨:“就算把我过去有关滑冰的时光都抹掉,我也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

     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不是滑冰唯一定义,自然能更坦然地接受在这件事情上的任何改变。

     他曾在采访时分享父亲对自己说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他刚刚开始滑冰时,父亲每次来冰场看他,都会对他说:“再坚持一下,你可以的。”

     第二句是他决定成为滑冰运动员后,父亲每次对他说的话变成:“你滑很久了,要不一起玩玩其他的?”

     秀利努力让滑冰成为孩子的选择,而当孩子选择滑冰后,又时刻提醒他,你的人生不只一个选择。

     教育家杜威曾说:“每位家长都应该克制成为孩子导演的欲望,当你不把孩子框在自己给他安排的剧本里,才会发现他其实能拥有许多角色。”

     这并不是强迫孩子在每件事上都做到最好,而是鼓励他们尽可能拥抱世界的丰盈。

     每一个角色,每一份经历,也许不能带来即时的改变,却都在默默滋养着孩子。

     人生每段难捱的时光,那些内心丰盈的人,始终能活成自己的一束光。

     04

     写在最后

     2009年,羽生结弦参加世界花样滑冰青少年大赛。

     看到参赛服装的价格,秀利和由美双双皱起眉头。但在大赛开始前一天,羽生结弦仍收到他滑冰以来,见过的最华丽的参赛服。

     这套服装哪里都买不到,是由美一针一线缝起来的。

    

     羽生结弦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参赛服,拿到自己第一个国际大赛的冠军。

     高中时,羽生结弦被派到加拿大训练,由美陪在他身旁。

     北美地区的饮食,以肉类居多。他俩每天自己做饭,保证儿子能吃到日本风味的饭菜。

    

     一个成功的孩子,离不开伟大父母的托举。

     这种伟大,距离你我并不遥远。

     秀利和由美一如无数平凡的父母,为孩子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不热烈,但足够真挚。

     最后,分享一段羽生结弦说过的话:

     “我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我觉得应该不仅仅关注缺点,要是能够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开心快乐地成长吧。”

     引导孩子找到并坚持自己的热爱,即使无力为他们铺陈道路,他们也能通过自己努力过上披荆斩棘的人生。

     部分参考资料:

     1. 《羽生结弦:冰面上的少年感》,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 《荒川静香 Friends+》,2012-13期

     3. 平昌冬奥会男单自由滑,央视解说直播,2018-02-17期

     —THE END—

    

     作者简介:姜榆木,来自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责任编辑:郑立寒

     历

     陕西高管家暴妻子引全网怒骂!当事人女子发声,其实是她错了...史

     灭国之灾!汤加海底火山再喷发,有毒气体弥漫全国,连国王都跑了文

     内蒙古娇妻一女侍10夫,狗血真相震惊全网!人若没了底线有多可怕...章

     史上最强软饭男!脚踏三只船、劈腿...女友竟还甘愿为他做夜店公主?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