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成功的情妇,被国王专宠20年的法版甄嬛,人生精彩到令人惊叹!
2022/3/9 心理说

     点上方蓝字关注 心理说

    

     心理说

     作者:卢璐

     来源:卢璐说(ID:lulu_blog)

     前天是情人节,每天都会有人过情人节,但你们知道吗,西方有一个国王的情妇,不仅稳坐西方宫斗界的头把交椅,而且至今我们每个地球人,都生活在她的影响里……

     蓬巴杜夫人,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没有见过她的画像,但她的美貌和香艳,心机和手腕,风格和喜好,格调和追求,以及宫斗的强势和专宠,汇集在一起,让她改变了整个欧洲贵族的生活态度,从而定义了全世界的审美趋向和品位。

    

     蓬巴杜夫人画像

     所以,今天,我们每个地球人,都生活在她的影响里……

     01

     鉴于中国和法国文化,尤其在过去的历史中,有很多差异,让我先从“国王情妇”这个位置开始,慢慢地说起。

     我们都知道,自古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从宫女、答应到贵妃,都是皇上的人,可过去的欧洲,并不是这样的。

     欧洲,无论是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德国,还是信奉新教的英国,教义都是一样的:一夫一妻制且反对离婚的天主教国家,所以即使国王,除非妻子去世,否则也只能有一个妻子!

     然而,权利才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春药,上帝也不会相信国王们会对自己的婚姻忠贞。

     以法国为例,但欧洲所有的国王都是这样子的。之前法国国王的情妇,只不过是人人皆知的野史,但从十四世纪亨利四世开始,他把“国王专属情妇”(ma?tresse-en-titre),变成了一个公开的位置。

     纵观法国历史,从查尔斯五世到路易十八,13任法国国王一共官宣了56个“专属情妇”,平均下来每个国王只有4.3个情妇,猛一看法国国王们真有节制。

     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国王专属情妇,既然是一个身份,就是说,仅仅跟国王上床是不行的,还有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皇宫里,会有专属的套房。

     法国从路易十四开始,实行中央集权,要求所有的贵族去凡尔赛伴驾,现在看着凡尔赛挺大,但当时真的连楼梯下面都住满了人,所以能在这种人满为患的地方,而且非婚的状态下,拥有一套专属套房,这就要看国王的喜爱程度。

     而且跟中国古代,秀女先入宫,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只要没有在宫斗中挂掉,老了就会变成太妃,日子虽然无聊,但会有口饭吃的概念完全不同,欧洲宫廷,是一个彼此征服和猎艳的结果,不仅要挑起国王的肉欲,更要挑动国王的情欲,让他想把你留在身旁,一旦失宠,立刻出宫。

     而在史上,这13位法国国王记录有名的56位“专属情妇”中,论资排辈,蓬巴杜夫人无疑是情妇中一顶一绝对的战斗机NO.1。

    

     因为,路易十五,不仅钦定了蓬巴杜夫人的房间,还专门给她修了凡尔赛的小特里亚农宫(Petit Trianon)。

     要知道,蓬巴杜夫人去世很久之后,路易十六的正牌王后,奥地利公主玛丽皇后特别喜欢小特里亚农宫,住在里面小修了一下,就变成了过于奢侈,上断头台的“罪证”之一。

     无法想象,仅仅作为情妇的蓬巴杜夫人,如果活着会是怎样的。

    

    凡尔赛小特里亚农宫

     参观凡尔赛的人,可以去试试运气,不太常开放。

     不仅路易十五喜欢她,为了纪念她,在2017年,巴黎铸币厂还制作了50欧元的金币。

     背面刻着:“1751 L’ENCYCLOPéDIE”,就是《百科全书》。

    

    巴黎铸币厂制作为纪念蓬巴杜夫人的50欧金币

     国王情妇和《1751百科全书》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253年之后,法国政府推出纪念金币追思一位国王的情妇?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才叫做,一个真正有野心的女人的上位!你就会明白,邓文迪,那根本不叫上位!

     所谓上位,根本不是抓住粘牢某个有权势的男人,而是把这个男人变成自己脚下的阶梯,来成就自己!

    

     02

     1721年的寒冬,一个叫让娜·安托瓦内特·柏松(Jeanne Antoinette Poisson)的女婴在巴黎出生,她就是后来的蓬巴杜,她出生的姓:Poisson,是“鱼”的意思,一点都不高贵。

     她的父亲叫Fran?ois Poisson,是个乡绅,就是有点小钱的中产。

     她的母亲叫路易斯-马德莲·得·拉莫特(Louise-Madeleine de La Motte),很明显母亲出身于更好的阶级!

     为什么呢?

     在这里,我必须补充一个:欧洲人名的知识点,学会之后,可以随便唬人去!

     怎么看欧洲贵族人名

     1、西方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名字在前,姓在后面,比如Louise-Madeleine de La Motte,那么,Louise-Madeleine 是名字,而 La Motte是姓。

     2、每个欧洲国家的贵族,都有自己的标志。

     还是这个名字:Louise-Madeleine de La Motte,在名和姓之间,那个“De”,是贵族的标志。而在英国是“of/from",德国,就是“von",荷兰是“van"。

     而贵族和贵族是不同的,这里面太复杂了,需要专门开篇说。总之,让娜的母亲是贵族,而父亲不是。

     3、欧洲贵族没有重姓一说,每个贵族姓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溯源到每一个家庭,所以血统对于贵族是最重要的。

     譬如全法国,这几千年加起来,大贵族小贵族,加上消失掉的,一共只有三千个贵族姓氏,真的是个人人都认识,盘根错节的小圈子,而能够出入宫廷的,才算得上是贵族中的贵族。

     总之,让娜五岁时,她父亲因债务危机,流亡去了德国。走之前,让娜被父亲寄养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

     三年后,让娜被她母亲接了回来,并让她父亲的金融家朋友查理·图尔内,做了让娜的法定监护人。

     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干爹”,这个瓜有点大。

    

     这个有钱的“干爹”,终生未婚未育,一直在照顾她们,很多人疯传,这就是亲爹本尊!

     也不是没可能,让娜的美貌来源于母亲,在丈夫流亡后,凭着美色和手腕,混于上流社会。

     而在丈夫流亡之后,有过不止一个情人,干爹只不过是其中最有钱的那一个!

     除去“爱情”、“利益”,才能穿越时间最坚挺!在亲妈和干爹之间,交易的中心,显然不是爱情。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要跨越阶级,最便捷和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上贡美人,而让娜的美貌,自小皆知。

     所以,让娜最初的人生,有点像是奥黛丽赫本出演的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一直在按照贵族的标准,接受教育。

    

    电影《窈窕淑女》剧照

     让娜九岁左右,被亲妈和干爹接回家,接受私人教育。

     他们请来当时最好的家庭教师,教她跳舞、素描、油画、雕刻、戏剧,以及锻炼其记住整个剧本的能力等等。

     我只想说一句: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和国家,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读书都是改变命运的通途。

    

    Jeann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

     母亲带着九岁的让娜去算命,得到预言:“你会成为国王的情妇”。从此,她被一家人皆大欢喜地称为“ Reinette”,即“小皇后”,这家人的野心都写在了脸上,所向披靡。

     03

     然而,让娜长大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一个非贵族的未婚少女,社会阶层太低,让娜根本无法进入凡尔赛宫。

     在干爹的安排下,让娜先嫁给了他的侄子,虽然不是贵族,但至少有钱啊,对于让娜而言,已经提升了一步阶级。

     作为结婚礼物,干爹还把凡尔赛皇家狩猎场边,一处自己的庄园,送给了新婚夫妻,真的是用心良苦。

    

     让娜的婚姻并不完全是假的,他们还生了两个孩子,儿子出生当年就夭折了。

     第三年也就是1744年,女儿出生了,从流传下来的油画可见,女儿随了妈妈,美人胚子。

     让娜的婚姻是让她成为“王的女人”的必经之路。

     当时法国国王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被宠坏了的路易十五,正是三十几岁,男人最旺盛的年纪!

    

     法国国王选情妇和中国皇帝有本质不同。他们觉得处女不太懂得风情,没有韵味,更喜欢有经验的女人,跟她们在一起才有欢愉!

     尤其路易十五自小丧母,长期缺少母爱,成年后,他只着迷有夫之妇。

    

    Louis XV

     路易十五常常以“化妆舞会”为名,把下人给他推荐的女人,带入凡尔赛。

     可即使国王再贪食好色,凡尔赛也是有门槛的。在贵族圈里,有身份有地位的有夫之妇,才够资格成为国王的情妇,所以,法国贵族为国王效忠,不仅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也需要用到自家老婆。

     可让娜一个没有封号的平民,根本够不着进入凡尔赛的高度。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芳名飘进路易十五的耳朵里,让路易十五钦点她进宫!

     让娜本身就美貌,结婚生子之后,体态丰腴,风情万种。金融家族没有封号,但有钱啊,婚后,让娜就在自家客厅里,开沙龙(Salon)。

     时至今日,沙龙文化虽然衰弱了,可在欧洲的中产上层阶级,还是喜欢在家开party。

     邀请一群人来家里唠唠嗑,增加人脉资源,也是女主人展示自己的美貌和品位的机会。

     让娜的美貌和多年的艺术培训,很快就让她的沙龙在巴黎社交界鼎鼎有名,吸引了当时很多重量级文化名人,譬如说伏尔泰、卢梭等!

    

    Stephan Sedlacek Musikalische Unterhaltung

     准备了这么多年,机会终于来了!

     1744年12月,路易十五的正式情妇查特夫人去世,宫廷内外所有的已婚女人,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够继任,好吧,我们选择性地,没有看到她们已婚这个事实。

     路易十五决定组织一场大型的化妆舞会,选择自己的情人,那时让娜的艳名已经让全巴黎和凡尔赛都知道了,换句话说,她就是三百年前的“网红”。

     她被路易十五列进了宾客名单里,1745年也就是乾隆十年,摇曳生姿的让娜进入凡尔赛宫,打开了她和路易十五缠绵20年的大门。

    

     历史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同样也是1745年,乾隆爷给魏贵人,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封了令嫔。

     魏璎珞是一个正黄旗包衣,满族社会最下等阶级的女性,从1745到1775,被封为令懿皇贵妃,后又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披荆斩棘,降妖除魔,终成大统!

     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出身平民的“鱼”姓让娜,事业线和魏璎珞真的异曲同工。

     当风华正茂,美艳峰值的让娜,出现在路易十五的舞会上,她成功地引起了国王的注意!

     但在情妇不记名的天主教国家,被国王睡和被国王承认,成为“正式情妇”,根本是两个游戏两种道路。

    

    舞会现场

    

    The Girl in the Fireplace on Doctor Who. Sophie Myles as Madame de Pompadour.

     为了能够入住凡尔赛宫的正式情妇,让娜乘胜追击。还记得当年干爹送的新婚礼物么?

     对,皇家狩猎场旁边的庄园!

     于是,让娜常坐着豪华马车身着盛装,就在路易十五的眼皮底下不断刷存在感,据说,次数频繁到,通往狩猎园子前的路都快被踏平了。

    

    听,我那哒哒的马蹄声

     路易十五铁了心要拥有这个尤物,但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的规矩。凡尔赛规定,没有贵族头衔是不可以在宫中长居的。

     头衔怎么能够难倒国王呢?朕就是专门分发头衔和封地滴!

     路易十五赠予让娜“蓬巴杜领地”以及侯爵夫人的头衔!成功变身的蓬巴杜,有了出入凡尔赛的门禁钥匙。

    

    蓬巴杜和路易十五

     1745年9月14日,在路易十五的表姐陪同下,蓬巴杜侯爵夫人发表了正式致辞,声明了首席情妇头把交椅,从此成为名声享誉海内外三百多年的“蓬巴杜夫人”!

     从小的梦想就此实现了,一个中下等阶层的女孩子,站在凡尔赛辉煌的巅峰,此生何幸?

    

    The Sisters of Versailles

     入住凡尔赛,让娜获得了母亲和干爹,最诚挚的祝福!祝福这个婚内出轨,背叛了自己侄子的女人!

     路易十五向让娜的平民丈夫,破格提供了驻土耳其大使的职位,想让他彻底消失!

     但这个还没有搞清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男人,拒绝了大使的职位!路易十五又安排了他们合法宣称婚姻无效!

     04

     我不得不,再讲一个知识点!

     在当时的法国,婚姻是归教会管,不归国王管。而教会是在国王贵族的上一层!路易十五任命土耳其大使,是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可让一夫一妻制且反对离婚的教堂,宣布他们婚姻无效,是大逆不道的越权啊!

     上一个这么干的国王,是英国的亨利八世,罗马教廷跟他翻了脸,导致整个英国脱离罗马教廷。原来英国这些年,一直都在脱啊脱啊,脱完教,又脱欧,下次也不知道要脱什么了。

     总之,能让路易十五这个风流无底线,风流账无数的国王,如此大动干戈,甚至对抗教会,除了蓬巴杜,没有别人!

    

    路易十五和蓬巴杜

     虽然,蓬巴杜获得了霸道国王路易十五春光无限的专宠,但首席情妇的位子并不是那么好坐的,刚进宫的蓬巴杜有许多敌人。

     他们厌恶蓬巴杜的出身,起了个外号,叫“poissonnades”,就是嘲笑她的低级姓。

     最后,路易十五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对为首的黎塞留亲王(Duc de Richelieu)等人采取了惩罚性行动,为了一个女人,对付完教会,又对付自己国家重臣大贵族,蓬巴杜的魅力,真的是所向披靡!

     入宫后,在1746年和1749年,蓬巴杜两次怀上龙种,但两次都流产了,为什么?

     不用解释了,请想想《甄嬛传》吧!

    

    甄嬛流产

     蓬巴杜深知自己,在宫中全是敌人,她处心积虑,步步惊心。

     和其他情妇不同,蓬巴杜主动臣服于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斯奇钦斯卡玛(Marie Leszczyńska),对啦,情妇之外,路易十五还有个正妻。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头号情妇和王后,两个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常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一起铲除了诸多的“绊脚石”。

     这话说着平淡,可细思极恐,多少血雨腥风?

     作为首席情妇,蓬巴杜的健康状态十分脆弱,未到三十岁,就不能够再侍寝!

     不能侍寝,不能生孩子,只和国王有过不到六年的亲密接触,而且出身卑微,她的位置看起来已经岌岌可危了。

     立刻有朝臣给路易十五供奉了出身高贵的德罗贝克公主,希望能够取代蓬巴杜的位置。

     路易十五最初也被公主迷住了,甚至在一个舞会中,他们一起失踪了15分钟。

     蓬巴杜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经过她的运作,路易十五对这位公主失去了兴趣!

    

    Princesse de Robecq,Anne-Marie de Montmorency-Luxembourg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蓬巴杜的闺蜜,伊丽莎白·夏洛特(élisabeth-Charlotte),当年正是她向国王引荐了蓬巴杜!

     可闺蜜的野心并不仅于此,利用参加舞会的机会,多次试图引诱路易十五!

     蓬巴杜直接把闺蜜灭在萌芽中,“我只是请你吃饭,你却想取代我的位子?铲除!”

     至死,夏洛特也没能取代蓬巴杜的位置。

     1752年,另一个夏洛特出现了……

     05

     第二个夏洛特的出场方式与众不同,她公开高调宣布,绝对不会因为国王背叛丈夫。如此欲盖弥彰的忠贞,极大地挑逗了路易十五的征服欲。

     既然要忠贞,那就让她忠贞去吧,第二个夏洛特的热情,瞬间被蓬巴杜碾压得飞灰湮灭。

    

    Charlotte-Rosalie de Romanet

     这几位仅仅是因为出身和美貌都够格,被正史记录下来的挑战者,在野史中,有的是这类飞蛾扑火,想进宫的女子,反正都没啥好结局。

     但蓬巴杜非常了解,荒淫风流如路易十五,他根本不能没有女人!

    

    To be an history addict剧照,路易十五和情妇

     她的做法是,一方面,她会根据路易十五的口味甄选女人,尤其是歌剧院的年轻女人,带到宫中满足路易十五。有美色没有势力的女人,不会对她产生威胁。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她笃信,性欲是转瞬即逝会消散的,而自己拥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优势,她是以精神、感情、才华和能力和路易十五斡旋,变得不可代替,从而加倍得到恩宠和特权。

     这种打法,简直就是法国版“甄嬛”。

     虽然欧洲天主教国家,名义上是一夫一妻制,然而到了贵族特权阶级,一夫一妻就是聋子的耳朵,贵族圈里什么乱事都有!

     在十八世纪,贵族圈里最流行的病就是:梅毒!在当时,梅毒是非常难以治愈的。清朝的同治皇帝也是因罹患梅毒而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十八世纪英国讽刺画家威廉·霍加斯《时髦的婚姻》六幅作品中,画中人物脖子下方硕大的黑点,就是梅毒患者的意思。

    

    William Hogarth, Le Mariage à La Mode ,1743

    

    细节图:脖子上巨大的黑点就是梅毒的象征

     甚至路易十五,也很有可能死于梅毒!

     这还是被他戴了绿帽的巴里伯爵(Comte Guillaume du Barry)报复的。

     不过,那是在蓬巴杜夫人去世之后的事情了,黎塞留亲王把自己的相好、巴黎名妓珍妮(Jeanne Bécu),介绍给了路易十五。

     为了让珍妮能够出入凡尔赛,法国国王和当时权利最大的黎塞留亲王,一起找到了“冤大头”巴里伯爵,让珍妮嫁给他,有了贵族的头衔。

     在婚礼上,珍妮做了虚假的出生证明,让自己年轻了三岁。婚后,路易十五立刻就把珍妮,现在的巴里伯爵夫人接进凡尔赛宫内,不仅接手了蓬巴杜夫人的位置,而且接手了蓬巴杜夫人的小特里亚农宫(Petit Trianon)。

     被国王设计戴上绿帽子,可想而知巴里伯爵的憋屈!由于知道自己不足以对抗路易十五,这巴里伯爵也足够阴损。

     他先招妓,让自己染上梅毒,然后把在宫里当国王情妇的巴里公爵夫人叫回来,行使他做丈夫的权利,把梅毒传给她后,自然就传给了路易十五。

     这个巴里公爵夫人,也是个绝顶传奇的人物,从私生女到巴黎名妓,成为公爵夫人,最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最后一任情妇,国王死了后,还找到了其他情人,最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绞死,成为存在主义的膜拜鼻祖,有人感兴趣的话,回头专门开一篇,再议。

    

    To be an history addict, Jeanne Bécu

     好了,我们还是说回,我们的主角蓬巴杜,1745年入宫,1750年以后,结束和国王的肉体关系,转为红颜知己。

     可1754年,蓬巴杜又失去了十岁的女儿。这辈子,她怀孕四次,全都相继离世,至于死因,大约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虽然她非常悲痛,但在三个世纪之前,蓬巴杜就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从此她成了宫中无牵无挂的,铁血女一号!

     06

     讲真,青春或者美貌,永远只能是一个敲门砖,能够存活下来,穿越时光的,那都是实打实的能力。

    

    路易十五和蓬巴杜

     蓬巴杜利用自己善于做沙龙的长袖善舞,从艺术领域开始,她的影响力甚至开始涉及政治!

     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后宫干政都是大逆,路易十五有这么多情妇,可只有“一手遮天”的蓬巴杜!

     蓬巴杜对于艺术,不仅是懂,更是非常在行!她赞助了众多雕塑家和画家,将法国洛可可艺术推向了巅峰!

     基本上,略微看过西方艺术史的人,都会记得一个词,那就是十八世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可究竟什么是洛可可(Rococo)艺术呢?

     洛可可(Rococo),是从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是一种混合贝壳和小石子的装饰物,而coquilles则是贝壳。

     这么听着并不是特别明确啊,其实,洛可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精细、精致,却欢快明亮的感觉。

    

     洛可可,发源于路易十五的时代,被誉为一种非常法国式的风格。

    

     洛可可的服装,也是轻快,奢侈,华贵,四处凸显着女性的曲线,不仅仅是性感,而是一种若有若无,暧昧的诱惑。

    

     譬如洛可可绘画,会以柔和的色彩和弯曲的线条为特征,描绘爱,自然,多情的相遇,轻松愉快、洋溢着青春的场景。

     下面这幅洛可可名画《秋千》,就算不知道,也总看过吧。

    

     躲在灌木丛里偷窥着裙底春光的年轻男子,而姑娘也是有回应的,“无意”地把鞋子荡飞出去。

     这幅画,真的有太多桃色意味的轻佻暗示了,讲真,最高级的春宫画,从来不是赤果果的样子。

     最有名的洛可可画家,就是弗朗索瓦·布歇,他在蓬巴杜的赞助和扶持下,是凡尔赛最红的御用画师,没有之一。

     布歇画了很多幅蓬巴杜的画像,面色红润,青春妩媚,穿着华丽的百褶长裙,配以皱褶项圈,让进不了凡尔赛的广大平民,看到了宫廷的华美和精致。

     在艺术史上,描绘蓬巴杜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流派,蓬巴杜在三百年前,就变成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时尚Icon,到处彰显着自己的美貌,优雅,精致,和知识分子底蕴,巩固自己在公众心中的位置。

     1750年的肖像中,蓬巴杜有着娇艳欲滴的嘴唇和圆润的脸颊,她的手腕上戴着一条珍珠手链,中央是路易十五的浮雕,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国王首席情妇的地位。

    

    Madame de Pompadour by Fran?ois Boucher, 1750

    

    手链中间镶嵌的是路易十五的浮雕头像

     而1756年这幅,穿着绿色丝绸连衣裙的蓬巴杜,描绘了许多小小的时尚细节。譬如,粉红色的蝴蝶结和玫瑰,而这通常只留给皇室使用。

    

    Madame de Pompadour by Fran?ois Boucher, 1756

     而在绝大多数蓬巴杜的肖像上,她的装饰,都是书!

     作为一个艺术鉴赏人,蓬巴杜对于书,并不仅是附庸风雅的样子,她拥有一个有3525本书的个人图书馆!而在法国群星荟萃的启蒙时代里,狄德罗,伏尔泰和启蒙时代其他哲学家们,都是她的朋友!

     这幅在户外的肖像,也是洛可可风格的另一个特征——绿色。因为,绿色和蓝色在十八世纪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之一。

    

     07

     十八世纪的法国,不仅在穿衣风格,就连发型以及鞋子,都是在模仿蓬巴杜。

     宝塔袖礼服,胳膊处收紧,到肘部搭配着宽大的袖口,上窄下宽,层层叠叠的蕾丝相衬托。

    

    层层蕾丝叠加的宝塔袖

     今天我们再看洛可可服饰的,总是精美到极致,还有点不落俗的性感。

    

     在洛可可盛行的时代里,留下过非常多,即使在今天,看起来也是非常精美的服饰。

    

     要知道,这上面的,每一朵花,都是刺绣上去的,而不是机器印上去的。

    

     洛可可本身追求的是淡雅,柔和,彬彬有礼的精致,所以有大量浅淡舒适的颜色,让人不愿意移开眼睛。

     而把洛可可推向顶峰,无疑就是蓬巴杜夫人,即使今天,就算不知道洛可可,可是每个人都会喜欢和心醉的所谓法式皇家风格,其中绝大部分,也是指的洛可可。

     这都是,蓬巴杜夫人改变世界的结果。

     不仅仅是衣服,蓬巴杜发型,大体上是在前额上留一绺卷发往后束起来向后扎,高高地盘在额头上。

    

    高高盘起的贵妇发型

     这种发型在二十世纪初作为理想女孩Gibson Girl外观的一部分被复兴,慵懒而不失优雅的代表。

    

     一直到今天,这种松松的,看似无心,实则精心的发型,还非常流行。

    

    蓬巴杜发型

     而蓬巴杜洛可可式的珠宝,精致古怪,却带着点可爱和性感。

    

    Queen Marie Antoinette's jewels from the Bourbon-Parma Family

    

    玛丽王后的洛可可式珠宝,模特纤长的脖颈被珍珠项链衬地更加性感迷人

     不对称性设计的柔和的宝石,如黄色金绿宝石和橙色的黄玉等在贵妇中也非常流行。

    

     十字架或蝴蝶结图案都是洛可可风常见特征之一。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的大型水滴形天然珍珠吊坠,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超过36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珍珠,女人的绝配今天更流行的是,经过蓬巴杜修改后的穆勒鞋。今天,穆勒鞋经过数次演变,几乎人人都会至少有一双。

     可高跟穆勒鞋,在当时,和蕾丝一样,是妥妥的贵族标志!

     这些女性穿着紧身的高跟鞋,摇摇欲坠的步伐被认为对男人极具吸引力,而现代芭蕾舞,居然就起源于这种步履。

    

    做工精致的穆勒鞋谁不想有一双呢?

     08

     讲真,除去感情宫斗的戏份,不得不说蓬巴杜真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宝藏女性!

     时尚界的翘楚,艺术界的使者。不仅自己懂得欣赏油画,同时还亲自动手制作版画,在布歇的帮助下制作了大量艺术品。

     随着中国瓷器大量进口,在1759年,蓬巴杜在巴黎和凡尔赛之间的Servers市,直接购买瓷器厂所属权,鼓励制造瓷器,法国官窑由此诞生。

     后来这家瓷器厂成为欧洲最著名的瓷器制造商之一,塞夫尔瓷器的粉红色,被称为蓬巴杜玫瑰色。

    

    蓬巴杜玫瑰红瓷器

     除了凡尔赛的小特里亚农宫,蓬巴杜还参与设计了巴黎的协和广场,而且她自己还买了很多豪宅设计装饰,被称为“蓬巴杜风格”。

    

    爱丽舍宫,今天法国总统府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她自己出资购买的戴弗农公馆,不过现在叫做“爱丽舍宫”,对,就是今天的法国总统府!

    

    爱丽舍宫中,依旧保留一部分蓬巴杜风格的装饰

     即使凡尔赛宫也是因蓬巴杜夫人的修整而越发显得富丽堂皇。

    

    凡尔赛宫殿大厅

     这种风格没有任何保留和限制,它集中于幻觉和戏剧性。流畅,弯曲的形状,白色和柔和色与镀金的结合使用,营造出柔和异想天开的美感。

    

    威尼斯的Ca'Rezzonico内饰中洛可可式玻璃枝形吊灯

     是蓬巴杜游说路易十五出版了法国第一本《百科全书》,它作为进步思想的表达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实际上拉开了法国人的知识序幕,堪称启蒙时代的标志!

    

    启蒙运动时印刷的《百科全书》

     为什么启蒙时代,对今天的我们如此重要呢?

     这个论题,如果想要展开写,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字典,也无法一一详述,在这里,我只写一个最重要的观点,那即是启蒙时代,萌发了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意识和态度。

     在启蒙时代之前,人是浑浑噩噩地活着,是启蒙时代改变了人类的意识,让人们想要开始追求自我和幸福,这对于三千年的人类史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而蓬巴杜夫人,就是启蒙时代的推行者。

     但是相比较文化艺术而言,蓬巴杜在政治上,却一塌糊涂。

     在她的策动下,路易十五决定参加七年战争,让法国损失惨重,丢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让路易十五成为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The Battle of Plassey (23 June 1757)The Battle of Carillon (6–8 July 1758)The Battle of Zorndorf (25 August 1758)The Battle of Kunersdorf (12 August 1759)

     而一直到1764年的春天,蓬巴杜夫人因肺结核病病逝,终年四十二岁。

     缠绵了二十年的情感,路易十五看着她的棺木在雨中离开时,长叹一句说:“夫人的旅途没有遇上好天气啊!”

    

    Madame de Pompadour at her Tambour Frame, 1753-64, Fran?ois-Hubert Drouais. 蓬巴杜生前被创作的最后一幅肖像。

     很多人觉得,只要青春貌美,就可以持靓行凶,靠男人上位,一劳永逸!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找到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安稳一生,就能算得了上位成功!

     把有钱有势的男人当成一个台阶,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幕后走到幕前,从男人后面的那个女人,变成和男人并肩的那个女人,这是非常非常的难的。

     而,蓬巴杜可以,她就是把自己嵌入了历史。三百年后,还让我们惊叹不已。

     ps.蓬巴杜的故事,放在今天来看,极其三观不正,但我们要考虑到这毕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我们抱着磕陈年瓜子的心态来看待,就好了。

     不过,当代女性在享受甜美爱情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家现在能享受到的爱情,是历史上那些不守妇道的女人,甚至青楼妓女给大家争取来的。至少,她们是现代爱情的先行者。

     进入男quan社会后,女性沦为男人附属物,尽管有女性因为出身或母凭子贵等被男性及全社会善待,但那时是没有爱情可言的。用大家可以理解的话,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仅如此,男人用宗教、用道德,用各种桎梏来控制女性。

     女性处于被压榨、被奴役和玩弄的地位,爱情这件事,真的是奢望。但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追求爱和被爱,是人的天性。于是,总有女性冒着杀头、吊死和沉塘的风险,追求心中所爱。

     吊诡之处就在于,男人一方面乐于压榨女性,譬如自家老婆、小妾一定要安守本分,但又乐于在外面勾引别家女人,有点才学的风雅男人,尤其热衷于去青楼跟名妓唱和,谈一场性与灵魂结合的恋爱。

     谈就谈了,他们还要用诗文写出来。像薛涛、李师师、柳如是、李香君等名妓的爱情,都曾被称颂一时,让无数闺中少女、少妇心向往之。

     她们渴望这种郎情妾意的爱情,而不是硬塞给自己一个男人,就必须跟他啪啪,给他生娃,然后伺候他和孩子一辈子。

     很不幸,那时留给女性的阳光爱情太少,甚至那种单身男女相恋冲破世俗和家族阻力而要在一起的爱情,都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的爱情,不过就是寂寞少妇跟婚外男人的私通。

     在欧洲,贵族夫人跟骑士的爱情为主角;而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贵族夫人往往是跟仆役暗中勾连。以至于皇帝都不放心,把内宫的男仆全给阉了!

     但是,热衷于“私通”的女人越来越多,尝到爱情甜美滋味的女人,宁可死也不愿放弃这种追求。女性追求爱情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而男人一方面不想让渡男quan,另一方面也经不起爱情的诱惑,于是,网就破了!

     男人是一种非常现实、理性而贪婪的动物,他们发现了爱情的妙处,虽然可能让自己的利益、名誉等暂时受损,但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就开始默许并配合女性玩爱情游戏。

     譬如一些小贵族被大贵族绿了,大贵族被国王绿了,自己可以捞到不少好处,等有了更多的金钱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根本就不愁女人了。

     譬如一些贫民小伙,可以借爱情的名义,把一些平时根本不敢仰视的贵妇弄上床,甚至可以借助爱情一跃而改变阶层……

     总之,到了最后,爱情成为婚姻的前提,对于当今的女性来说,没有爱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但饮水思源,大家应该对以前那些被人诟骂的“不要脸”、风流女性,说一声“谢谢”!

     因为,正是当年这些不惜粉身碎骨,不惜沉塘丧命也要“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的女性,才让大家把爱情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发展到后来,很多爱情又变质了,不再仅有情爱,而是掺杂了太多的阴谋和别有用心。譬如像蓬巴杜夫人,爱情变成了她的武器……

     —THE END—

    

     作者简介: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新书《三十几,来得及》,正在热卖。个人公众号:卢璐说 (lulu_blog),微博@卢璐说 。

     责任编辑:郑立寒

     历

     陕西高管家暴妻子引全网怒骂!当事人女子发声,其实是她错了...史

     灭国之灾!汤加海底火山再喷发,有毒气体弥漫全国,连国王都跑了文

     内蒙古娇妻一女侍10夫,狗血真相震惊全网!人若没了底线有多可怕...章

     史上最强软饭男!脚踏三只船、劈腿...女友竟还甘愿为他做夜店公主?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