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妈妈抱2个月宝宝跳湖自杀身亡:恭喜婆婆,这回你彻底赢了!
2022/3/9 心理说

     点上方蓝字关注 心理说

    

     心理说

     作者:43楼编辑部来源: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妈妈们的崩溃,从来不是临时起意。

     太痛心了!

     前几天,网传一年轻女子抱着孩子跳湖。

    

     最初还抱有一丝希望……很快,警方证实消息确凿,女子和孩子已双双身亡。

    

     女子年仅24岁,宝宝才2个月大,简直不要太痛心!

     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媳妇孩子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据说出事前,婆婆索要宝宝满月酒的礼钱,媳妇不乐意,发生激烈争吵。

    

     没多久,媳妇抱着孩子跳了湖。

     丈夫赶回来,和媳妇娘家协商,警察无奈地表示,这哪里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好的事。

    

     是啊,就算把此生的话说光,老婆孩子也不可能死而复生。

     想起在节目中看过的故事。

     女孩讲述,她出生后六个月,妈妈就喝农药自杀了。

    

     因为她有先天残疾,奶奶对此十分不满,把所有怨愤都发泄在妈妈身上。

     这还不够,每当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奶奶都会横插一杠,指责妈妈,甚至动手。

     终于,在某一次争吵后,妈妈喝下农药,撒手人寰。

     很多人也许不解:现代社会,居然还有如此想不开的女子,因为吵架而轻生?

     但趟过婚姻河的人都明白:

     婆媳吵架只是导火索,女人积攒太久的气愤、失望、懊恼、后悔,才是内因。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的累积,真的能让一个女人彻底寒心。

     而且,“无媳全家急,有媳全家欺”的家庭,往往有个共同点:

     婆婆强势霸道,媳妇软弱退让,丈夫愚孝不作为。

     儿媳、老公、子女,本来是家庭稳定的三角结构,现在因为横插一个“婆婆”,导致很多小家庭分崩离析,儿媳携子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出。

     这类现象,不得不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点。

     01

     携子自杀的悲剧,别再重演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作为父母,只有权生,但无权让她们死。

     1月16日,一男子疑因感情受挫,将自己的2个孩子捆绑身上,欲带着孩子一起跳楼。

    

     警方赶到后,孩子们撕心裂肺地哭喊:

     “警察,警察,警察,来救我!”

    

     纵使血浓于水,但孩子依然不想死、渴望生。

     这是人类本我最原始、最本能的渴望。

     带着除自己以外的人赴死,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精神病学教授、心理学家瑞尼克,大量研究此类案例后,发现了5个心理动因:

     利他心理,觉得孩子是障碍,报复配偶,急性精神病,意外。

     前三种主观因素中,“利他心理”和“报复配偶”最常见。

     “利他心理”:

     我没有办法给你更好的生活,我不放心把你交给不讲情理的家庭,不如我们一起死,你的漫长人生,再无痛苦。

     就像一勒死孩子的父亲,在遗书里写的那样:

     “不要因为我杀了自己的孩子而唾骂我,我是在爱他们。因为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不会开心的。活着只会饱受煎熬。我让他们解脱了。”

    

     “报复配偶”就更容易理解了。

     苏珊·尤班克斯与老公离婚后,枪杀4个儿子后自杀,她留给丈夫一封信:

     “你抛弃了我,我失去了所有我爱的人。现在,你该尝尝这种滋味了。”

     惨案当屏,我们实在不忍心对逝者多加评判和指责。

     绝望的父母,可怜又可悲。

     可悲之处在于,父母的这种想法与做法,与心理学中畸形的亲子关系无异——

     病态共生:你是我的一部分,我也为了你而活,我们生死与共,不可分割;

     全能自恋:唯有我,才能培养好孩子;离开我,他们活在地狱;带着他们一起离开,是让你体验我的痛苦、活在后悔自责中的最佳方式。

     可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延续父母的生命、承载父母的悲喜。

     多说一句,不是孩子引发了家庭矛盾,而是孩子暴露了原本就存在的问题。

     要追溯,先从成年人开始。

     他们仅仅代表独立的、自主的、有权利的他们自己。

     纵使你的人生不值得留恋,但你无权替孩子决定生死。

     对于携子自杀的当事人,我们可以同情,但不能宽容。

     02

     成熟的男人

     应该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婚姻里孤立无援的女人,真的会“自我了断”。

     开头那个例子,表面看是婆媳矛盾,但网友们分析得明明白白:

     “和婆婆吵架了,只想老公安慰一下,可他一直在讲道理。”

    

     “和婆婆吵架会生气但不会万念俱灰,肯定和老公诉说过,但得不到任何帮助!”

    

     婆媳虽不是天生的亲人,但也不是天然的天敌。

     她们不过是因为一个人而产生了联结和关系,那个人就是丈夫。

     懦弱愚孝、不作为的丈夫,是强势婆家的帮凶。

     还记得两年多以前,写下长篇遗书、携两个幼子自杀的母亲吗?

    

     结婚七年,受尽公婆的污蔑、压制、暴力和霸凌。

     遗书里有一句写给丈夫的话,看得忍不住潸然:

     “其实每次别人问你话,你大可以为我澄清,直接说一切都是你父母说谎,直接说我没做过,这样我会觉得很欣慰。”

     本来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却被所有人“围攻”。

     这里不是家,而是战场,自己却孤立无援。

     为什么说一个成熟的、有担当的男人,应该“娶了媳妇忘了娘”?

     过去,我和父母是一家人;

     建立自己的家庭后,父母是我原生家庭的亲人;

     我的家庭我做主,夫妻关系第一位;

     妻子无法替代我的父母,但在我的小家里,父母也只是亲戚。

     可太多的丈夫,无视这一原则。

     抖音上有个视频。

     婆婆当街揪着媳妇的头发,一边打一边骂:

     “你比我儿子大四岁,为什么不能让着他?”

     婆婆歇斯底里,媳妇叫声凄惨,唯有那个男人无动于衷,最后干脆转身走开。

    

     这是什么操作?明明是自己家的事情,男主却无动于衷?

     “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一点,张铎给丈夫们打了样。

     张母的强势、挑剔、苛责,也是很严重了。

     逼着儿媳陈松伶吃大蒜,不吃就黑脸:

     “我知道你不喜欢东北的东西。”

     喜欢用碱洗碗,陈松伶觉得洗洁精洗得更干净,结果婆婆再次黑脸:

    

     陈松伶想给婆婆买衣服。可无论拿哪一件,婆婆都一脸嫌弃。

    

     陈松伶又拉着她看包包,可她眼皮不抬,整张脸大写着“不领情”:“那我也不要。”

    

     说实话,这句话从婆婆嘴里说出来,挺伤人的。

     一天天这种气氛,也是够糟心了。

     可大张铎八岁的陈松伶,依然心态开朗,容光焕发,因为她身边有明事理、能担当的丈夫。

     张铎会提醒母亲:

     “你可以自由自在,但要遵守我们家的规矩”。

     母亲无视陈松伶,他屡次强调“旁边还有个人呢”。

    

     或者干脆大手一挥:“听人家说话。”

    

     看到妻子被逼吃蒜,他“反杀”亲妈:

     “吃点这个鱼,再吃一点,别不吃,就吃一口……”

     妈妈说不爱吃,他趁机讲道理:

     “人家不吃,你总强迫别人。”

    

     而且,他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特别令人动容:

     “其实松伶也可以像我一样,去跟你发脾气,你想要接受那种脾气吗?

     亲戚在,朋友在,他们看到你儿媳妇原来跟你这么说话,你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好的情况吗?”

    

     而且他还明确支持妻子做自己:

     “大家都坦诚一点,你就真实地表达自己就好。”

     当初两人结婚,由于年龄和名气的差距,感情一度被唱衰。

     特别是家有如此婆婆,所有人都为陈松伶捏了一把汗。

     但多年过去,两人依旧恩爱如初,其秘诀,其实并不高深。

     重要的一点,在他妈面前,张铎不怂。

     03

     婆婆们“清醒点”

     才是为了儿子好

     如果说,陈松伶的婆婆是人间糊涂,那么黄圣依的婆婆就是人间清醒。

     不管别人怎么套话,态度就摆在那:圣依100分。

    

     儿子儿媳闹矛盾,从不干预,实在不行也是向着媳妇说话。

     从不倚老卖老,力所能及做自己的事情,黄圣依帮她洗澡,她毫不吝啬感激之情。

    

     看儿媳妇在节目中的性感热舞,也会手舞足蹈地跟着一起跳。

    

     这样的婆婆,没有压迫感,贴心而不失边界,谁和她相处都轻松。

     如果说糊涂的婆婆,是皇帝自恋,毫无界限感,恨不得当全家的妈;

     那么明白的婆婆,则是人间清醒,深知为儿子好的最佳方式,就是尊重和理解媳妇。

     网上有个灵魂拷问:

     “儿媳该像孝敬妈妈一样孝敬婆婆吗?”

     这位婆婆的观念可谓教科书:“媳妇不是女儿,我没有这种‘非要你孝敬我’的观念,和媳妇少讲话,客客气气。”

     “平平常常就是真”这句话说的太精辟了。

     平平常常,就是公平又正常——不偏不倚,不近不远,做好自己,不苛求别人。

     即便要管,也是管自己的儿子。

     一女子被老公骂“滚,哪个女人不会生孩子呀”。

     她跑去告婆婆,改口管婆婆叫阿姨,结果高情商的婆婆一句“改口费到期啦!”瞬间逗乐了女子。

    

     听到缘由后,又操起家伙对儿子就是一顿打:“家里还有个老太君呢!”

    

     女子感叹说,若不是有个好婆婆,早离800回了。

     是啊,因为婆婆和儿媳懂得求同存异,彼此尊重,才是经营一个家的根本。

     其实,这世上,真的不缺乏好婆婆。

     比如这位婆婆,媳妇生孩子,婆婆根本顾不上大孙子,只心疼遭罪的媳妇。

    

     还有72岁的她,媳妇瘫痪,她就八年如一日照顾。和媳妇挨着睡、每天半夜起来给她翻身、喂饭时一口口吹凉……

     不是亲妈,胜似亲妈。

    

     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却明白一个最核心的家庭的根本:

     “媳妇在,这个家才完整”。

     这句话,也希望提醒每一位有可能当婆婆的你我。

     04

     妈妈们

     即使再难,也要为自己而活

     最后,必须说说媳妇自己。

     一网友说过一个观点:老公怂、公婆坏,自己千万不能窝囊,要豁出命和他们干。

    

     话糙理不糙。

     做女人,别软弱。

     你越好欺负,别人就会越加得寸进尺。

     武志红说过:

     “懂事,是很深的绝望。”

     看看现实中,太多的女人,为了家庭和孩子,在“过高期待”和“过度奉献”中,节节败退。

     她们的本意无错,但方式出了严重偏差。

     把婆婆当妈,就容易陷入“你应该、我应该”的母女执念。

     就如papi酱说的那样,千万别把婆婆当妈,因为对亲妈,女儿能使坏脾气,但是对于婆婆,你得靠“演”。

    

     三代人每天住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习惯,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别提改变。

     执念,是一把双刃剑,有时能让人撑下去,有时却将人推向深渊。

     人生漫长,放平心态,公婆既不是父母,也不是天敌。

     对于公婆,其实他们没有义务像亲爸妈一样包容呵护自己,帮助带娃,已十分难得。

     至于老公,如果他愚忠愚孝、是非不分,让自己陷入糟糕的境地,那么请及时止损。

     俗话说,好女嫁渣男,悍妇嫁好男。

     讲得不是非要用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身为女性,真的得活出大女主的硬核姿态:

     先谋生,再谋爱,自己有经济实力,谁也不依赖;

     自己的孩子能自己带的就自己带,争取不欠任何人,别人也就没权利对你指手画脚。

     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我们放弃生命,更别提带着孩子寻死。

     和谁生气也不能死,活得好好的,才能“气死”她们。

     生命很贵,他们不配。

     05

     婚姻中,女人是“牺牲者”,而男人真的是最大的受益者。

     生孩子的是你老婆。奶娃带娃的是你老婆。为家务忙里忙外的是你老婆。处理婆媳矛盾的是你老婆。面临职业与家庭平衡的也是你老婆。

     每个女人选择嫁给你,其实当初都是“图你好”。

     但是男人:

     请别对“所有人都好”,却忘了善待自己的枕边人。

     —THE END—

    

     作者简介:43楼编辑部 常常。关注妈妈网育儿(ID:mmwyuer),500万妈妈都在看的母婴公众号,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转载请联系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责任编辑:梦见羊

     历

     知名女主持人惨遭卫视除名!只因参加一场富豪寿宴...经不住诱惑的人有多可怕?

     史

     欧美最变态时尚大亨诡异死亡!曾发掘无数超模,诱拐上千模特做名人性奴文

     《金粉世家》的少爷小姐和鲁迅的相似之处:四个字章

     榨汁女友风格百变,掏空身体就说再见?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